《暮色心約》是由李昂執導,任嘉倫、Angelababy主演的當代都市劇 。根據禦井烹香的小說《隻因暮色難尋》改編。2023年6月29日騰訊視頻開播。
該劇講述了編劇祁連山和心理咨詢師劉瑕機緣巧合下成為同租室友,二人從初見時的針鋒相對,到慢慢了解後相互吸引,最終攜手共渡難關、治愈傷痛,不僅迎來各自的事業高光,也收獲了浪漫愛情的故事。

目前,我看了四集。
男主:
好消息是:任嘉倫的台詞有進步。歎氣聲是沒有了,就還是腎虛。
壞消息是:進步不大。情緒、頓挫,依然是短闆。
女主:
好消息是:演技有進步。吹眉瞪眼沒有那麼直觀的辣眼睛了。
壞消息是:進步不大。
所以,這兩位因為台詞、演技備受争議的演員,在除了粉絲基本沒人期待的情況下,還是交出了一份相對來說頗有進步的答卷。
但是,有進步不等于優秀。從20分進步到40分,是很值得鼓勵的,但是這個成績依舊不夠拿出去吹噓。
不過,既然已經有進步了,還是應該誇獎一下。畢竟,他們進步不進步,隻要還有一點流量,都不會被資本放棄。一點進步也沒有,就依舊要荼毒我們的眼睛跟心靈。有進步,也是他們為自己的将來做打算。努力了看得到成效,總比那些說努力卻一點成效都沒有的好。

但是,他們努力了,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不是就等于這部劇好看了呢?
并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任嘉倫的劇已經被我劃入了“爛劇”的範疇。我上一次誇他,還是在《周生如故》。
而他這一次,飾演一個編劇。國超這個演技,真沒看出來跟《一生一世》裡有什麼區别。粉絲也别說什麼“天天《一生一世》,隻看過《一生一世》了。”
他演這麼一個角色,就讓人想起他演過的劇,這隻能說明他的演技同質化非常嚴重。
《請君》裡的陸炎跟《周生如故》裡的周生辰大同小同,連異都沒有。
《暮色心約》裡的祁連山跟《一生一世》裡的周生辰大同小異,為數不多的區别就是祁連山沒有周生辰那麼慫了。
但是,他瑟縮的樣子,尴尬的動作,不懂社交的表情,都如出一轍。我不要求他劇抛臉,但是也不能總讓我換了好幾部他的劇,都感覺他在演同一個人啊。
對,是“不懂社交”而不是“社恐”。他演不出“社恐”來。
本劇他的人設是個編劇,然後他寫的故事會有他本人帶入故事人物的演出,而他真的沒有能力在一部劇裡分飾幾角。
這種設定,玩的就是一個演技。結果,他劇裡的編劇人設與《一生一世》裡的周生辰差不多;這個編劇現在在寫的故事人設,經他演繹後,跟《不說再見》裡的穆青沒什麼兩樣。根本分不清任嘉倫是在演男主,還是演男主寫的角色。
真的,這部劇裡他唯一能拿出來誇一誇的就是台詞真的有進步。前提是,與之前的他對比。
ps:任嘉倫真的不能剃一下發際線嗎?

至于楊穎。她的台詞是比任嘉倫的好的,演技……稍微有點進步吧,至少能感覺到她是在飾演一個角色,而不是在炫了。
其他的我居然已經找不到話講了。
總之,兩位主演對人物的解讀很迷。
男主演個編劇,是個創作體驗型編劇。我也見過一些編劇,不少都是寫故事的時候會嘟嘟囔囔或者坐着比劃幾個動作的,但是像本劇男主一樣這麼哼哼哈嘿、活蹦亂跳的,我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所以我覺得這個隻是他的一種自嗨行為,就是感動自己,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很沉浸,很忘我的……幹了攝像或者導演的活。
編劇是不負責具體動作的執行的,大概寫一下就行了,不可能這麼細節。
導演為啥需要呢?因為導演需要畫分鏡,他需要知道每個鏡頭怎麼拍,所以他一定是要自己嘗試的。不嘗試很難說清楚。
演員也是。他們要多次嘗試一個動作,看看是不是OK。
編劇對這些是沒有要求的。
劇本是不會寫“某某往前走了三步”這種的,隻會寫“某某走上前”。
至于走了幾步、怎麼走,其實是導演、攝像和演員來處理的。
所以,我不太理解他這麼嗨是為啥。然後,我看了四集,居然絲毫沒有get到男主的人物魅力。
這是一個平庸的男人,從事着一向不怎麼如意的事業,然後,這是一部偶像劇。
請問:編劇想讓我們看什麼?看台詞裡對國産劇劇情現狀的吐槽嗎?拜托,吐槽别人之前,先寫好自己的劇本。不要讓我們觀衆感覺台詞好像在諷刺現在的編劇,但是又沒有什麼卵用。

楊穎。
我不知道作為一個在做自殺幹預的心理咨詢師,怎麼敢自己把自己說哭了。以情動人嗎?自殺幹預要求情緒穩定啊,一定要穩定啊。她自我感動個啥?
講真,國産劇裡的心理醫生,但凡出現看病的情節,大多數時候我覺得像在做法。我去看過心理醫生啊,怎麼沒覺得他們這麼玄乎?就是很平常的聊天,希望我能信任他。
其實心理咨詢第一步是建立信任,自殺幹預也是一樣,都是要快速建立信任。結果,女主這個王牌心理咨詢師,看到有人要跳樓,嘎嘎上去把自己說哭了……
我要說點什麼好?
還有後面她給一個女病人做心理輔導,大概有點催眠走幻境的意思。
我隻能說,我有限的就醫經驗不足以支撐我理解這個情節。可能因為我們看的不是一個病?所以千人千方。我的醫生跟我聊天,給我開藥。這位女主就給這位姑娘做法了?還是我小地方的人沒有見過大世面啊?
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類似催眠的心理輔導是要什麼病才能遇到!誰告訴我一下,我去挂個号!

最後,這部劇裡面的人,做事都一陣一陣的。男主是,男主那個哥哥更是。一下子就買了上百萬的車,一下子又租了個很大的工作室。我可以理解他的動機,但是我不能理解這個節奏。他這人來瘋似的,我隻想到了“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這部劇的重點是反映目前國産劇編劇的不穩定精神狀态的嗎?
難怪他們寫出來的東西都翔一樣,區别就是大一點,小一點,臭一點,更臭一點。

【原創聲明:本文為公衆号“今天娛樂調查局” 獨家原創,歡迎轉發,但嚴禁任何形式無授權轉載到其他平台,發現必追責到底!】

文:踏歌
編:喵局長
圖:net&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