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感動與否不是評判電影的标尺。一部好電影,看的時候會有很多東西戳到心裡,看完還會有很多深思和回味。當然,它或許也有令我感動的情節,甚至讓我多次流下淚水,但是,戳到心裡的不止是這些。
《小小的我》就這麼把我的心戳痛了。一個聰明好學、善良又有理想的孩子,成了母親心目中不能見人的bug,從未得到過母親的笑容,幸好外婆把他當作普通孩子,帶他到自己的朋友中間,稱贊孩子的每一次嘗試。但外婆對外孫的縱容又何嘗不是在彌補對女兒的虧欠呢。
易烊千玺太好了,他不是在演戲,而就是電影中的劉春和。蛻皮的情景是撕裂的痛,是夢境與現實的差距。外婆的幽默中有細膩,母親的焦慮,都呈現得很好。
楊荔鈉導演特别擅長深入探究親緣關系,這次是兒子的視角,來自母親的壓抑令人窒息,那種痛楚揉入骨髓,無奈但又必須承受。上次是《春潮》,從女兒視角的感受也是如此。而《小小的我》,父親更是淪落到隻剩一個生物學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