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第五場#

在白先勇童年時與昆曲結緣的美琪看這部紀錄片也是美麗的巧合。

2019年四月份的時候,聽過白先勇與王安祈為台灣國光劇團“京昆未來式”做推廣的講座,而與昆曲結緣也在最近幾年,看過梁谷音版《潘金蓮》、國光的《十八羅漢圖》和蔡正仁的《販馬記》,也參觀了中國昆曲博物館。細想之下,喜歡昆曲似乎是因為從小浸潤于江南文化中,無論是對昆曲的詞、曲、唱、服飾甚至是江南方言說出的念白,都有着親切感。

整部電影借青春版《牡丹亭》之緣起、籌備排列、公演、尾聲(排校園版),展現白先勇對于昆曲不遺餘力地推廣,他不僅排了一部好戲,培養了小蘭班一批生旦淨末醜的演員(請汪世瑜、張繼青、嶽美缇當老師),更培養了年輕的觀衆(校園巡演);不僅企圖振興昆曲這門式微的藝術,更将其傳播至海外。整部電影在采訪間還穿插了大量《牡丹亭》的台詞、江南古典園林景色及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影像,讓觀衆沉浸于昆曲的世界。

17日在美琪看有關昆曲的紀錄片有三重巧合,一是領到了印有梅蘭芳在美琪演昆曲系列報道的“舊報紙”,二是啟蒙白先勇愛上昆曲的正是美琪大戲院梅蘭芳演的《遊園驚夢》,三是也是張充和逝世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