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脚印

迪士尼在这部影片中又一次丰满了自己的价值立像。在通过Frozen完成了反父权反压迫的女性主义童话叙事后,这一次又高举多元和包容的旗帜,完成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影片通过设计族裔之间和两性之间的矛盾,建立了猜疑与分裂,再随着主角将矛盾化解,推倒隔阂彼此的高墙,高扬love and peace。迪士尼的情绪调动能力、对氛围的营造能力越来越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早知是套路,还是愿意进入角色之中,一起喜怒哀乐。

而遗憾的一面是,我在这部影片当中,看到了迪士尼的某种困境。

多元价值与决定论?

迪士尼在性别议题上的保守和退让,让这部电影的价值树立落在了一个安全区。仿佛因为多元价值太左了,得再性别议题上把整体拉右一点,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这个思想不能说错,但站在进步主义立场还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知道,多元价值与建构论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哲学亲和性与连带关系。二者核心诉求都是反本质主义,批评的是一种静态的、独断的、宣称具有唯一真理性的世界观。政治、哲学上支持多元价值的主流论述都主张,正因为价值是“被建构”的,而非“被发现的”,我们才相信价值体系多样性必然存在。

《疯狂动物城》在建构论和决定论的问题上态度极为模糊,但很大程度是偏向后者的。兔子警官的形象固然可爱,但身为渴望功绩的热血警察,关键时刻还是展现着刻板印象女性气质:会哭,会摇尾乞怜(虽然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但个人认为表现得有些过了),甚至会拖累同伴的后腿,这个人物形象让我又爱又叹;反观狐狸男主,永远理智、果断、有决策能力。你也许还会发现,zootopia里各种动物表现出各具特点的性格,只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是有那种性格的动物。这些元素都有强化刻板印象、助推本质论深入的可能。

我判断这种情况为为了商业成绩的平衡之举。事实上,这个平衡术的确做得很成功。在保守主义男性用户占比较大的网站哔哩哔哩上,疯狂动物城不管是评分还是观看人数都超越了冰雪奇缘。有来自男性观众的热评,明牌拉踩两部电影,认为疯狂动物城做得更好。其实这很有趣,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步电影在意识形态上的左右倾向程度。

我稍稍谈谈我认为的,迪士尼的困境。近年来,舆论场上,文化轴的左右两派舆论分野越来越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字战争从未像今天一样激烈。迪士尼演着它进步主义主旋律,想做一部不冒犯所有群体的电影变得越来越难。它左手抓左的普世价值,右手抓 “让所有人都开心” ,这是一项超高难度的杂技表演。

磨钝了矛头,但至少赢得了销量和欢呼。

以上。

2025/9/6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