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創世王理解為天皇(或權力的象征物),戈爾戈姆黨所做的,便是維護其存在,保證當下社會機器能順利運轉,同時巴結好現首相,以付出怪人種族利益為代價,獲取種族幸存的機會,沒有反抗,隻是麻木妥協,三神官最後可謂是成為了集權的附庸,體現出忍讓保守的思想;劍聖隻想守護創世王,但是創世王其本身也隻是為集權服務的,如果要選擇守護創世王,那也隻能跟戈爾戈姆黨的三頭領一樣,選擇成為首相的附庸,他矛盾了幾十年,還是想開了,在最後小葵向全世界公開日本政府做人體實驗的真相時,選擇犧牲自己,抵擋圍剿部隊,以此來救贖他害死小葵父母的罪。
南光太郎和秋月信彥在對待創世王問題上的根本分歧是:留存和抹除。秋月信彥是想打倒創世王,讓自己來做,這本質上是一種右翼思想;南光太郎的想法則是徹底将創世王抹除,推動一個新制度的誕生,契合左翼的思想,二人觀念的矛盾從根本上映射出的是日本左右翼之間的沖突。
個人感覺劇情有反映以下幾個日本近代史:
1.七三一部隊。是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實施細菌戰、活體實驗等反人類罪行的核心部隊,其暴行至今仍被視為人類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怪人創世王,是二戰期間人類改造的産啊,在日蝕之日往戰俘體内植入帝王石,讓其變異為蝗蟲怪人,這是對日本活體實驗暴行的展現,是對軍國主義踐踏生命的批判,戰後政府繼續利用創世王的"藍色液體"和"精髓"制造怪人,這些東西也成為怪人的吃食,甚至還創造怪人用于地下交易拍賣,可謂是将種族歧視貫徹得淋漓盡緻。
2.全共鬥運動。全稱為 “全學共鬥會議”,是 1968 年至 1969 年間在日本發生的一場重要學生運動,主要參與者包括多個左翼學生團體,本質上是對社會民主、自由等問題的反思,采取的鬥争不契合日本實際,以失敗告終,加速了日本左翼政治的退潮。就像劇情中所表述的,南光太郎和戈爾戈姆黨一行,最早是為了争取怪人和人的平等,選擇帶着創世王逃跑,還綁架了當時首相的孫子(也就是後來的首相),南光太郎受到新城可裡的言語感染,決定去做掉創世王,但是計劃提前洩露,最後沒有得手,南光太郎還被創世王弄殘了一條腿,這不正映射了這場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且讓左翼思潮在日本社會慢慢褪去的社會現實嗎。奧利弗·約翰遜雖然帶着一顆帝王石逃走了,但是後來他也被劍聖找到幹掉,他的孫子後來積極将自己改造成了怪人,在故事尾期還聯合蝙蝠幹掉了現首相(也就是舊時間線中首相的孫子),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不過權力的更叠,始終是不會間斷的,即使一個代言人被打倒了也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出問題的并不是某個個人,而是這個運轉權力的本身。
3.“赤紅事件”。通常指 1950 年發生在日本的 “赤色整肅” 事件,是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在冷戰背景下對日共及其支持者的大規模鎮壓行動,對日本政治和社會産生了深遠影響,此次事件以後,日本保守黨的勢力大大加強,在過去那條時間線中,南光太郎想幹掉創世王失敗後,新城可裡直接被劍聖殺了,秋月信彥戰敗被俘,比修姆,巴拉歐姆,達羅姆三神官勢力擡頭,他們選擇的是妥協、保守,犧牲怪人的利益,換取能夠在社會生活,以至于後期滋生極端種族主義者,天天喊着驅逐怪人,制造種族矛盾。
4.種族平等和反對種族歧視,這是貫穿全劇的主旨,應該不必多言。
...女主父母回到日本,被劍聖綁架,父親被改造成怪人,慘死,母親亦亡于劍聖之手,女主後來自己也被改造成了怪人,跟她關系不錯的麻雀怪人(同學,是人跟怪人結合的産物),最後硬生生的被極端種族主義者頭頭給打死,但這貨也沒好下場,演講的時候被秋月爆頭(老慘了)。鲸怪人在這部劇中最後活了下來(也算是彌補87年舊版他最後犧牲的遺憾吧),蝙蝠怪人在這部劇得到了洗白,還有個替劍聖做改造人手術的章魚怪人,最後也是加入了正義陣營,南光太郎和秋月的初次對決以光太郎犧牲告終,劇情也是完美複刻鲸怪人用生命精華讓他複活的劇情,最後兩兄弟為了各自的信念展開最終決戰。
看點:1.有一些導演對現狀的批判和思考,不過涉及到的敏感點太多,深度不夠,有些地方有隔靴搔癢之嫌,流于表面;2.場面尺度夠大,有些台詞确實夠燃,過去、現在兩條線交織帶了一些懸疑感,劇情推動整體很舒服;3.南光太郎和秋月信彥是真的帥,倆老哥最後的宿命對決,那變身動作,更是帥炸了。
...最後,用約翰·洛克在《政府論》中的這番話,來做結尾吧:“政府的權力源于人民通過社會契約讓渡的自然權利,其目的是保護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産。權力本質上是公共的,若被私有化,人民有權反抗甚至推翻這樣的政府。”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