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并不是它本身有多麼完美,而是我賦予了它特殊的意義,所以它在我心中才會獨一無二,《哈爾的移動城堡》對我來說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之所以認為它是宮崎駿所有作品裡我最喜歡的,并不是說它的劇情有多麼精彩,而是關于它的記憶我居然可以從第一次聽到它的名字一直追溯到現在,仔細回想真有一種伏脈千裡之感。
小學的時候,老師說讓讀課外讀物,某個假期的晚上我爸突然遞給我兩本青少年文學書,裡面收錄了很多寫青春期男孩女孩的故事(這兩本我至今還留着,裡面的故事都非常非常對我胃口,過了青春期再看仍舊超級喜歡,後來很難再找到這種類型的書了)。其中一篇是伍美珍寫的,叫做《悠池的移動城堡》。故事大概情節就是,一個叫做悠池的帥哥因為過敏而變成麻麻臉,想體驗一下“醜男”的生活,所以轉校去另一個學校借讀了一陣。轉校班上的女孩邱佳并不在意他的麻麻臉,而且抱着“如果他真是帥哥那我一定和他做不了朋友”的想法和他發展出了一段友誼。在此之前邱佳也是想要進入别人的“城堡”,融入他們的圈子,但往往都是徒勞(突然發現這種情況并不限于青春期)。所以當她發現悠池的“城堡”對她敞開大門的時候,真的非常珍惜這段友情。
最後悠池過敏症狀消失了,麻麻臉也重新變成了帥臉,悠池回到自己的學校又重新獲得了帥哥的待遇,但是和邱佳的這段友情(或是帶有一點喜歡)他仍然還是維持得很好。仍記得他給邱佳寄生日禮物,是《哈爾的移動城堡》dvd,邱佳心裡“像有一堆彩色氣球嘩啦啦飛上了天”,以及最後邱佳在想,自己對悠池是友情還是愛情呢?“或許自己不再介意悠池麻麻臉的時候才是愛情吧,就像哈爾不會嫌棄蘇菲的老态龍鐘一樣”。
至此我第一次知道了這部電影的名字,但是并沒有馬上去看(小學生想找機會完整看個電影很難的)。不過當時在寫小說,整天幻想我的小說裡塑造的男主角,當時塑造方式是這樣的:看完某個書影➡️覺得裡面男主的某個特質我很喜歡➡️加到我的小說男主身上,所以導緻我的男主有各種奇怪的超能力。這個時候我還是以消解書影主角形象➡️提取特質➡️加入自己的創作這樣的流程來完成的。
忘了是哪天突然有機會看《哈爾的移動城堡》,看了,然後覺得哈爾簡直帥得驚為天人,聲音也是,直接心髒狂跳,第一次感受到愛上虛拟人物原來是這樣。想要把他放到我的小說裡,結果感覺要提取的要素太多了,以至于我的小說男主角根本承載不下,從此開始了我的同人女生涯。因為至此我的創作開始變成現有喜歡角色➡️提取我的某些特質➡️加入到他的故事中,完成了主客體的轉變,從消解書影角色特質變成消解自身形象,也可以看作原來是把二次元角色抽離出來放到三次元,而現在是把三次元身份抽象到二次元世界裡。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印象就是如此,情節基本上沒怎麼看進去,主要是哈爾一張帥臉一出來我就什麼都顧不上了(從小就花癡帥哥)。後來又重溫,發現其實有講戰争,真善美,其他雲雲。此外還看過逐幀解讀以及作品原畫冊,反正各種相關的文字和視頻都多多少少看過。
大學有一次心血來潮重溫,看完發了一條動态“明追流火,暗淌心淚”,結果一個高中畢業後沒怎麼聯系的女生突然跟我發消息聊起這部電影,發現她也被哈爾帥到,以及對電影中各種細節和情節的理解,感覺找到了同好(同擔)。不過我昨天給她發消息說我要去看,她居然不記得我們聊過這部電影,還以為我第一次看。
這次重映,真的是懷揣着從小學一直到現在的各種情緒,哈爾算是我對虛拟人物愛的啟蒙,這種感覺不亞于時隔多年見到初戀吧(沒有過初戀所以不知道,但是程度應該差不多)。電影的原聲專輯是我去年播放次數最多的專輯,畫面也是一如既往,所有細節和情節都很熟悉,真的就像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重逢一樣。之前去重溫《天空之城》之後寫下感想“有時候覺得記憶消退也是一件好事,喜歡的書和電影可以一看再看,好像每一遍看都給原作加了一層切片,最後記憶裡剩下的是一個立體的、有些情節深刻有些情節模糊的感覺。大概類似于給某一幀或者某一行加了權重吧。”我想,那麼《哈爾的移動城堡》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這個作品本身,還包括我的情緒,我的想法,我的成長曆程。這些東西甚至超越了原作本身,原作更像是一個引子,往外拖出來的都是屬于我自己個人的各種想法。
收集了一些周邊,其實也沒有多少,因為我也不執着于全收集,對于特别喜歡或許覺得特别有意義的就順便買下來了。先是在常州橡子共和國買的各種周邊:真空杯子,15周年紀念文件夾,信紙套裝,徽章盲盒(我好像抽到的不是這個,跟工作人員換了一個她們抽到展出的),電影原畫明信片。 然後是在香港買到的日本場刊(不知道是不是20年前首映的時候留下來的),其實買的時候都不太清楚這個是什麼東西,覺得還蠻有趣的就買了。
總之再次在大熒幕上重溫它,我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吧,特别是回來寫這篇算不上觀後感的文章,又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慶幸自己在那時候就遇到了他,慶幸自己現在仍然還可以和當時的自己感同身受,再次被觸動,但此之外又有很多别的情緒。類似于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然後又回到看山是山的階段了。
插句題外話,去很多書店發現他們都挺不待見村上春樹的作品,就像這部電影也被很多人诟病蘇菲戀愛腦一樣。我始終覺得有些東西隻能在某些年紀看,過了那個時候就再也看不進去了,還是要趁年輕多看一些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可能再過一些時候就喜歡不起來了。不知道我将來會對村上的作品有什麼想法,但起碼我現在非常喜歡,我想這就夠了,讓他們成為我成長的養分,忠于自己的感受,有些限定的情緒該發生就讓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