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喜歡的是這部電影描繪的大唐盛世:三十年前極樂之宴的奢靡輝煌,三十年後街頭市井的熱鬧。畫面構圖、運鏡都極美,強烈的感官刺激,恢弘的視覺盛宴。忘不了有個鏡頭,先拍水面上亭台樓閣的倒影交相輝映,船靠近蕩開漣漪,再拍樓閣本體。其次是刻畫的人物群像:李白的恣意潇灑,白居易的執拗與不羁,白鶴少年最初的少年意氣.,貴妃的雍容華貴,李隆基的城府與無能,兔頭樟腦的高力士.....選角幾乎都是實力派演員,一方面演技保證質量,另一方面可以把更多制作成本花在服化道、特效上。(黃軒真是演什麼像什麼!)

劇情有設計巧妙的地方,但缺點也很明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在日本上映,倭國人的情節占比過多了。以空海來大唐求道、順便受托驅邪的視角開始寫起宮内詭事,然後攜手白居易一路探尋貴妃死亡的真相,是很獨特的切入點。但是插入的空海與師父、遠渡同船遇見的婦人等情節,實在太出戲。而且又用另一個倭國人——遣唐使阿部愛慕貴妃的視角去追溯三十年前。去他家中與他妻子交談那段也很出戲,一瞬間仿佛在看《唐人街探案3》。可以删改情節,使更突出大唐文化的繁榮吸引一代代倭國人遠渡重洋這個點。白龍愛她純真的美可以理解,但人人都愛楊貴妃嗎?但是人人都會愛盛唐氣象。青龍寺也莫名其妙,完全可以删去。電影要有主題也要豐富,但是關聯性不大的衆多要素堆積,就給人混亂感。

白居易寫《長恨歌》和尋找真相相互交織。不同的人在各種情境下念出李白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向往美好,皇帝妒才,貴妃、白居易慕才,妖貓思念貴妃。這電影借妖貓的怨,寫貴妃之死的悲。歌舞升平,陳雲樵突然勒住春琴的脖子,喊道:”禍都是你惹的。“ 春琴死後,陳雲樵象征性地抹了抹眼淚,對自己說:“不是我殺的。 這不也是電影中李隆基殺死貴妃的真相嗎。貴妃明白自己不過是大唐繁華的附庸品,就像盛開的花,注定要枯萎的,于是在宴會上望着歌舞與燈火黯然落淚。(是一種be美學)

還有一些違背史實的地方,大部分為了設計劇情可以理解,有些就是沒有考究造成的常識性問題了,比如官員不能直呼皇帝名諱李隆基。雖然這部電影有很多不完美,但是恢弘大氣、輝煌炫目的畫面這一點就值得打出五顆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