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主要是兩條線,一條講了女兒從孩童到青少年的轉變,一條講了父親在假日中掩蓋起來的悲傷。在等父親和母親打完電話時,女兒偷偷在聽女生們讨論帥哥。當大人們以為小孩什麼都不懂時,他們已經在生活中學到了一切。在泳池邊她不斷地在打量着身邊的男女。她不再願意和年齡更小的孩子玩,喜歡和少男少女們在一起。她看着人們接吻、擁抱,形影不離,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她開始拒絕父親給她抹防曬霜,開始在吊帶裙下面一直穿着比基尼,學會了怎樣舌吻。而老爸還以為她隻是親在了男孩臉頰上。

而明明陽光下的海洋公園一切都是那麼明媚,水波粼粼的遊泳池旁,人群嬉鬧。但底色卻是悲傷的。父親在女兒面前強打起精神,盡力呵護她,但他内心可能已經疲憊不堪。他不厭其煩地一定要教會她防身術;讓女兒睡大床自己睡小床;給她仔細地抹防曬。而在女兒白天玩了一天,說自己真的好累狀态好低迷的時候,父親無語凝噎。随後若無其事地說我們出去吃晚飯早點睡覺吧。當他剪開石膏時流血了也隻是默默忍受。在地毯店獨自靠着椅子,又躺在地毯上。聽了女兒請大家一起唱的生日歌之後躲在房間偷偷大哭。這些女兒在當時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隻有等她生了孩子也為人父母之後,這種感覺才突然擊中了她。她突然回憶起藏在錄像帶之中的父親的悲傷。

我很喜歡電影中多處場景都是遠處有嘈雜的背景音,但是房間裡寂靜一片。這樣的動靜對比,喧嚣中蘊藏的寂靜和空無,就像父親在閃回中的形象,在人群中舞蹈卻看上去無比寂寞。同樣地,假日回憶多麼溫暖,對父親的思念就多麼深刻。

影片還有很多細節都隻是用幾個鏡頭和對話一筆帶過:女兒目睹到少年們的接吻或許是她的同性啟蒙("Boys are disgusting"),父親11歲的生日禮物是一個紅色玩具電話,女朋友換了又換,離開了家鄉愛丁堡,女兒卻仍然住在那裡....等等碎片,都給予了觀衆充分想象的空間,去勾勒人物的背景故事。

真的好喜歡父親坐在床上背對鏡頭哭的場景,有油畫的古典美。我已經迫不及待要補《正常人》了!

以及當11歲的女兒說起自己小的時候,比如7歲,我突然被現實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