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用這個意象去形容電影女主羅品文的中年生活,再貼切不過了。
影片開頭的羅品文,是住在台北松山區品味高雅的奢宅、開着Volvo XC40出入于高檔寫字樓的外商女高管,精緻幹練的形象,很容易讓人把她和同樣是賈靜雯出演《我們與惡的距離》裡的宋喬安重合在一起。
但也僅有開頭如此而已。
在高山上奔湧的水流,那些陽光下閃光的浪花,以為它的旅程會永遠這樣明澈而沒有盡頭。但就在某時某刻,一道懸崖毫無預兆地橫亘在眼前,然後,洶湧的山泉與河流就隻能随着懸崖急轉直下,在巨大的轟鳴聲裡與河裡漂浮的浮木、夾帶着的土沙一同坍塌墜落。
在最短的時間裡,羅品文的人生像瀑布那樣一落千丈。
她的公司在疫情重壓和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開始減薪,打開電視,新聞上每天都是關于疫情的報道,人心惶惶,最終連女兒的班級也不能幸免,出現了确診患者。被迫居家隔離後,處于叛逆期的女兒與她的關系愈發劍拔弩張,而她也在被藍色施工幕牆窒息包裹中的公寓樓裡,度過一天天暗藍色的晨昏,精神開始崩潰失調,幻覺在眼前不斷出現。最終,病情嚴重到家裡因此而失火,而她也到了需要住院治療的程度。
外人稱羨的工作自然是沒了,但每個月各種貸款和賬單卻依舊緊咬在身後不放。而她心中那有如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般存在的前夫,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新的生活。
隔着屏幕,我們審視着羅品文和女兒小靜的生活,那種撲面而來的壓抑感有如切膚般真實。
鐘孟宏太會營造這種在瑣碎生活裡,用最平靜的語氣講述一個人、一段生活像無聲溺水般、慢慢絕望而消蝕死去的窒息氛圍了。
《陽光普照》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就是許光漢扮演的阿豪,每天像其他普通的少年一樣,上補習班、和女生去逛動物園,看不出一點點的異常。然後這樣的他,在某個平常的夜晚,平靜地洗漱穿衣後,無聲無息地趁着黑夜從高樓一躍而下,和整個世界不辭而别。
《瀑布》也一樣,用許多尋常的日常語言,去組織那些在平靜水面底下逐漸冰裂的碎痕。
街頭川流不息的人行道、陽光下搖曳的公園綠草空鏡頭、透過百葉窗交織覆蓋在角色臉上的藍色光影,我得說,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構圖優美、色調冷靜精緻的攝影,還有盧律銘的配樂,也完美契合了那種優美和緩中沉默枯萎的氣質,時而在配樂的催動下,甚至陡然有了驚悚片一樣的氣氛,讓我想到了中島哲也的《告白》,如此唯美易碎的日常。
賈靜雯的演技也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顯然有了更深層次的細膩進化。
電影中段的她,憔悴、蒼白,神經質的眼神與舉止,代入感太強。
她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演員,當年在《倚天屠龍記》和其他電視劇裡看到的她,用一身自然的靈氣去駕馭角色,充滿甜美的少女感,那樣的氣質和人到中年後、她再出演的淩厲高冷的女強人截然不同,卻都同樣擁有讓人絲毫不覺違和的說服力。這樣的她,大概是每個女演員所向往的狀态,優雅地轉型,老去亦美好。
我最記得她面試超市理貨員的那一段,羅品文雙手抓着包,口罩上的眼神遊移閃爍,她的頭略低,有點駝背,畏畏縮縮的模樣,因為需要撒謊,亦或是不得不去面試這樣一個之前的人生裡絕不會想到要從事的崗位而緊張、自卑、不安混合在一起的情緒,如此真實可信。
當陳以文問她,“家人對你出來工作沒意見嗎?”
她頓了一下,說,“我先生……我先生在幾年前就過世了。”
那一刻,不管是打光效果也好,還是演技也罷,她黑色瞳孔中的光真的散去了,随後她擡起頭,眼眸裡才又恢複了高光。其實在那個瞬間裡,她的前夫和他們曾經有過關于過去的種種存在,在她心中是真的死去了吧。
隻有抛棄過去,才能擁有新生。
瀑布的生命力,并不會因為墜落而徹底消亡。
電影後段,羅品文和女兒搬了新家後,她意識到耳邊幻聽轟鳴到的是瀑布的聲響,終于學會和現在的自己宣告和解。
因為瀑布的盡頭不是懸崖,而是換了另一種方式的流淌,它會繼續彙成溪流、不停蜿蜒向海。就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隻要沒有走到盡頭,無論經曆高高低低多少起伏,生活總還是會繼續向前。
有的人說這部電影的表達太過俗氣淺顯,缺乏《陽光普照》的張力與曲折,那種經曆黑暗卻依舊擁抱光明的劇情,像是加了标準化調味劑的一鍋雞湯,我們早已在很多其他影片裡見過太多類似的套路。
确實如此,這部電影有許多地方刻意得像一篇高分的中學命題作文。
比如電影标題的《瀑布》、籠罩在公寓外牆的藍色幕布,如果用閱讀理解去分析,分别代表什麼,拆下幕布的轉折代表羅品文重新擁有生活的力量……之類的。
被吐槽的還有魏如萱的演技,和許多人說角色們的很多台詞太過于做作而不接地氣(但我之前去台灣,大概是文化環境不同,那邊許多人講起話的方式真的就和電影裡一樣,溫柔客氣,帶着莫名知性和文藝氣息的台詞質感。)
各種前後對比的呼應手法,種種為了劇情需要的生硬突兀感,像是小靜開頭帶着些許少女時的叛逆漠然,然後在媽媽生病以後,一夜之間卻忽然變得乖巧懂事,獨自扛起了所有,成長上并沒有明顯的過渡。而之前那麼精明幹練的羅品文,人到中年,卻似乎完全沒有任何積蓄和支援,生了幾個月病後就隻能賣房度日,财務狀況令人堪憂,電影中也完全沒有關于她其他家人和朋友的介紹,似乎也不太現實。當然,這有如孤島一樣孤獨無援、無處傾訴的生活狀态,或許也是讓她崩潰的起因。
但我仍然喜歡這樣俗氣而美好的劇情展開。
畢竟,在我們眼下身處的如此一個灰色黯淡的時代,睜開眼往往看見的就滿是些人間苦難,有時候閉上眼喝一碗雞湯,重新相信生活裡所有受難的姿态終将迎來救贖,并不是什麼壞事。
我當然知道這世上有許多壞事是無法變好的,有許多盡頭遇到了就真的是盡頭了,就像林奕含寫過的那樣,“ 我甯願大家承認人間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厭人說經過痛苦才能成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認有些痛苦是毀滅的。”,但如果連憧憬希望的意願都不存在了,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可以向往的呢?
電影裡有許許多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細節,那些都是遍布在乏味生活裡不時的閃光與花火,正因如此,因為那些平凡瑣碎卻溫暖的普通人和不值一提的小事,我們才知道一切還不至于變得絕望。
商超的大媽們,會在午餐時笑着評價羅品文,說她是我們的“商超之花”。
看起來一臉奸詐圓滑的中介經理,原來卻人不可貌相,生生幫母女倆擡高了賣房價一千萬。
外表木讷呆闆的陳主任,熱心地幫着羅品文她們搬家,在街道指揮時喊着讓路人倒車,“你有沒有考過駕照啊?”,這個彩蛋一秒就讓人串戲到陳以文他在《陽光普照》扮演的老本行駕校教練。
哦,還有那條蛇,大概是全片讓人看得最舒心的情節了。
小靜早上起床,看見媽媽又在客廳坐了一整宿,臉色憔悴,言語異常,說她看到了一條蛇爬進了客廳。看她那副神經質的模樣,相信每個觀衆的心都和我一樣又揪了起來,以為病情已經穩定了不少的羅品文忽然又犯病了。
而後消防隊趕到,真的從電視機底下時抓到了那條黑白相間的銀環蛇時,看着物業大叔吃癟被打臉的表情,我真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為一條蛇的畫面而感到如此欣喜暢快。
韓寒說過,世界上最美好的詞語是“虛驚一場”,真是如此。
失而複得的情緒,會讓人重新珍惜當下所擁有的美好,電影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诠釋。
當我看到女兒被大水沖走時,整個人瞬間傻眼了,以為這部電影将要以打碎所有重建的美好作為胃疼的結局,去表達人在生命的洪流面前有多無力無助。我甚至開始懷疑這部電影擁有什麼超自然的設定,比如一直在羅品文耳邊轟鳴的瀑布聲其實是預知到女兒悲劇命運的轟然水聲……幸好不是(雖然這個結局又和上述一樣,多少過于刻意突兀了)。
新聞畫面裡出現了被救助的少女畫面,雖然臉打了馬賽克,但媽媽一眼就能認出那是女兒的衣服,“Don't Sweat It”。
羅品文看着屏幕畫面,光在她眼神中打轉,她念出女兒的名字,電影打出巨大的片名,就此結束,留下每個觀衆在電影散場後,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和審視電影,以及我們生活的本質。
生活的本質是什麼呢?
大概沒有答案吧。
一千種人就會擁有一千種人生,而地球上有快七十億人了,高樓大廈,海洋與山林邊緣,許多我們永遠未能踏上的地方,無數人都在生活着,在孤獨旋轉着。
我們都一樣在瑣碎的塵埃裡摸爬滾打,卻沒有人能經曆他人之苦而感同身受,唯一的選擇,也隻能像水流一樣被動着不斷向前,即使遠方充滿未知的迷霧,不知道是會有懸崖、還是礁石,是高山還是低谷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