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跟影评区的另一篇影评观点刚好相反,我的看法是神父并没有拿错,佐证的是信的称谓和抬头并没有错。

那么为什么会设计神父的这句“抱歉我给反了”这句台词呢,因为恰好是神父没有给错,这两封所面对的真正主体反而是错误的。弄反的不是神父,而是父亲,假如神父再弄反,反而是导向了正确的对象。因为电影前面有交代,哈里斯作为父亲经常弄错两个人的名字。所以哈里斯写这封信的时候,写的是“雷”心里面向的对象反而应该是雷蒙德(即伊万扮演的那个人),写的是“雷蒙德”心里面向的对象反而应该是雷(即伊桑霍克演得那个人)。这个手法假如看过《利刃出鞘》的人应该很熟悉,就是双重纠正反而制造了真的错误。给伊桑霍克看到的那封极其简单的信其实应该是给伊万的,佐证的一个点里面提到了称这封信的对象是“golden boy”,可是伊桑霍克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这样的性格的人。另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哈里斯作为父亲为什么会抢伊万的儿媳妇的事情,因为这本身并不乱伦(虽然也很奇怪不道德)。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有什么隐喻呢?如果知道导演是马尔克斯的儿子,这就很有意思了,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后期里最为关键一个隐喻就是两个胞胎兄弟名字的互换模糊,但命运却仍然保持各自的实质。这部电影也一样,信交接的结果错误,但是效果却是正确的。伊桑霍克扮演的“雷”其实真正是哈里斯的血脉,也真正继承了他父亲的暴躁多情甚至是某些脆弱柔情的性格,这种性格会伤人也会吸引人,因为它自我得彻底也率性得彻底,但是伊桑霍克扮演的“雷”并不想要这种性格和身份,他甚至因此讨厌自己(掩藏在放浪不羁的外表下),其实他极其矛盾,佐证就是最后面对极其像他前妻的女子,他也忍不住伤害她对她冷漠,转头却在墙角悲伤自己的所作所为。雷是一个像他亲生父亲一样具有自毁性人格、虚无的本质温柔的人,他们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世界,如何约束自己的欲望以及情感。哈里斯也是这样的人,从他收养一个并不亲生的儿子可以看出,虽然他脾气很坏,周边人却一直对他有好评(除了自己这两个儿子),从那封本应交到伊桑霍克手里的信可以看出,他真诚的道歉和解释。显然哈里斯也确实对这个亲生儿子更关心,只是雷看不出来(粗鲁不让雷吹小号走音乐道路更像是亲生父子的家长制关系,对待雷蒙德的伤害很显然是外人意义的,这也是一个佐证信的对象错了,伊桑霍克的雷才是亲生的)。伊桑霍克扮演的雷不能悦纳自己,也就只能故意把这种情感当成随意释放的情感,其实本身是极其重情义的人。在奔跑中,雷蒙德扔下了那个童年的盒子,就像扔掉了身份的包袱。他在晨雾里独自走路,就像重新塑造了他的人,他独立于家庭独立于自己不想成为的人。

伊万扮演的雷蒙德则是相反的,他懦弱怀恨,但遵守礼教,他压抑情感,克制理性,虚伪又不自知,努力想得到父亲的认可。他想继承这个身份,也想继承认可,因此这封错信到了他手里其实是对的,他得到了某种宽慰,某种满足他内心身份合法性的优越感。最后站在台阶上的他明显自信又松弛了很多,他望向雷的眼神也变得因为优越而自信而包容。他继承了哈里斯的房子,他的女人,他的合法性血统身份,这些都重新塑造了他这个人。

佐证的细节也很多,很有意思。电影开头,伊万扮演的雷蒙德是在雨夜开着他的车来找雷,那辆车甚至是他自己的但没有资格开(驾照吊销。隐喻没有资格是家庭的一员,没有归属),电影结尾,伊万扮演的雷蒙德站在门口俨然男主人,家居服装,伊桑霍克扮演的雷则开着不属于他的车走在回程的路上,又是雨天(穿上不属于他的无归属身份,他本来应该是继承哈里斯性格、身份的人)。这种互换很悲凉,但也许也是各得所需。Raymond这个名字和Ray那么相似,只是加了个mond的后缀,也许哈里斯一开始就是把伊万当成一个后缀,“我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但最后反而成就了Ray的逃离。哈里斯对亲生儿子Ray的忏悔和温柔反而成为了对Raymond的慰籍和加冕,Ray因此能够做自己,或者不得不做自己,Raymond得到了他内心需求的,这个结果既讽刺又深邃。

不知觉写了那么多,谢谢你们看到这里。

文:曾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