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家好!我是慢三月。

以婚纱开场,以婚纱结束。

「做人要有头有尾,有交代。」

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哭得那么尽兴。

「我成日都觉得夕阳和黄昏很美,但是很短暂。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不然眨眼一过,很多东西就会消失。」

还是要感谢这部电影,对于喜欢塔塔但错过了她黄金年代的我们而言,提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陪伴她走过人生的重要时刻。我很满足。

说起梅艳芳,可能80、90年代的朋友知道的会多一些。因为对于我们这一辈人来说,一代天后,正值盛年却香消玉殒,是时代憾事。

《梅艳芳》这部电影的上映也是对梅姐最好的致敬,也是给每一位歌迷和观众最惊喜的礼物。

作为一个未曾谋面的时代偶像,只要能再看到她的芳华绝代,就很值了。

即便是告别,留给大众的都是最好的一面。

今后人们无数次无数次想起梅姐,最先想起的都是那洁白的婚纱,以及婚纱下那坚强的、瘦小的、病重的躯壳,还有她给歌迷加油打气说的话。

梅姐在告别演唱会上说:

“女孩子的梦想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拥有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个陪伴终老的伴侣。但是我什么也没有,扑来扑去都落空。以下的时间,我将会演唱整个演唱会中最后的一首歌,这首歌包含了很多意思,有很多自己的心声,但,我想对大家说,夕阳虽然很美丽,但眨眨眼便会变成过去,所以我们要把握每分每秒。我希望告诉你们:夕阳无限好,但是,只是近黄昏。”

...

人这一生很短,世界又如此丰富,想做的事太多,我们又看不到未来的样子。有时候一次犹豫,一次选择,就会让我们的人生错过很多精彩。有时候自己很想得到一些东西,但越想得到的就越抓不住。有时候真希望人生能再来一次,总觉得再来一次,做另一个选择,或许就会更好一样。我们都像飞蛾扑来扑去,扑到最后都是空。

我对梅姐的喜欢只能用一句话概括:

君生我未生已是遗憾,我生君已老却也成空。

之前我对梅姐也不是很熟,03年,12岁的我刚刚上初中,只是偶尔听到影像店里播放的《女人花》,只是觉得这位歌手的声音真好听。

那个时候的我不追星也不会上网,依然记得当时是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她去世的消息,好像没什么太大的情绪,只是觉得好可惜,唱歌那么好听。

那时怎么也没想到,等她去世之后,慢慢听她的歌越来越多,她的电影也几乎都看了,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喜欢她了,喜欢到后来,她和哥哥的故去都成了我心中的意难平。

真正了解她是在大学的时候,偶然间看了一部名叫《川岛芳子》的电影,还是大学电影院放的,后面就一直搜索塔塔的东西来看,她所有的电影,所有的演唱会、所有的采访、所有的所有都翻出来看。

那天我和我老公看完《梅艳芳》首映在电影院哭成狗,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特别是最后塔塔穿着婚纱唱的最后一首歌《夕阳之歌》实在没忍住泪流满面。

...

电影中的梅艳芳,她的整个一生是一场搏斗,与生活、与爱情、与命运、与孤独、与病魔。

她4岁就登台演出,在鱼龙混杂的游乐场中,见惯了世间冷暖,在各色人群中自由穿梭,迎来送往,这些历练,给她的性格中注入了很多刚强、无畏与坚韧。

正如电影里的Eddie第一次在电视中见到梅艳芳时,对苏先生说梅艳芳女生男声,硬颈、固执。

19岁,她参加了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凭借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冠军,从那之后,她的人生开始急转直上,一路高歌猛进,不管在歌唱领域还是演绎事业,都拿了很多奖。

她遇见了美好的爱情,不管那个人值不值得,她的爱是真的美的、温柔的,在生活中和事业上她有倔强有铿锵有固执的坚持有昂首挺胸的骄傲,在爱情里,她有柔情有软弱有牺牲有太多不忍,可是最终为了各自的事业发展,他们还是被迫分道扬镳,从那之后,她的孤独更深了,每每在人前一场欢歌过后,回到车里,回到自己的房子,一个人静下来时,她的脸总是落寞的。

后来她可能也爱过别人,但人生如梦,那些人都只是匆匆而过,没有人永远留下来,没有人帮她穿上洁白的婚纱。

所以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出来,奉献给慈善,给舞台,给音乐,给这个世界,她用心中的大爱来对抗生命的孤独,用奉献来延展人生的意义。

或许这一生仍有诸多遗憾,诸多不完美,四十年也太过短暂,但这一生又是怎样的灿烂辉煌呀,她的一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随波逐流,活出了王者的姿态,而我在看这个电影时,也从这几十年的风云变幻,人生浮沉中,感受到一种刚强的力量,那股力量让自己面对当下的人生又多了一丝无畏,也开始想要和她一样,用大爱去温柔这个世界。

整个电影看下来总体我都很喜欢,本身就有强烈的念旧情怀,那些街道、各式各样的小摊、马路上的私家车和的士,演员的服饰、发型、道具等都做到了很好的还原,加上电影中有大量梅艳芳的歌,真的有种自己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游历了一圈的感觉。

电影中梅艳芳的原声和生前的影像一出,就总是让人想要落泪,不知道多少后来才认识她了解她的人,会有这样的遗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故”,生前不了解她,等爱了之后,却只能怀念了。

我始终想,塔塔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梅迷为什么会把她始终珍藏在心中。是她的坚强,是她的坚持,是她的真诚。

她是个好女人,但是爱情绝不是她唯一的追求,每一样她都全力以赴,想要的都努力去争取,不争不抢。

有人说"她见过生活的真相,始终热爱生活。"对于爱情,即使伤痕累累,她真心去爱、勇敢去爱;对于友情,她不计较,大方付出;对社会,她始终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助人,北上赈灾义演,发起1:99 抗击非典慈善演出会,成立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身后遗产最终尽捐佛学会;对于歌迷,她将自己嫁给了歌迷,是最疼爱粉丝的偶像。

...

人间天使,遗爱人间,梅艳芳精神始终鼓舞人心。对你的爱始终埋藏在我心中,还有很多人挂住你,一切珍重。

我实在太热爱那个年代的香港了。

那个时代远去得太快也太彻底了。逝去的人一步步走远,被屏蔽的人更快地拉上幕布,故事朝着不同的方向书写,记忆从此殊途。

透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发现梅艳芳之所以能被誉为“香港的女儿”,并不只是她的外在美若惊鸿,而更在于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她起于底层,却从未忘怀初心,纵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所牵挂的仍旧是是如何给钟爱自己的观众和自己钟爱的舞台一个交代,当身患绝症,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她身披婚纱出现在舞台,和观众们挥手告别的那一刻,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情呢?

影片里,梅姐在泰国的时候,看着那小女孩唱《Que Sera Sera》,她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和姐姐为生活疲于奔命,穿梭于各个舞台,拿着几十块演出费还要给妈妈的生活。那会儿的梅姐,可曾想过自己长大了会变成全港最闪耀的明星?当她拿下选秀冠军的时候,又哪会料到人生之后会经历的坎坷?

“When I wasjust a little girl,I asked my mother what I will be,will I be pretty,will I berich,here is what she said to me:‘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will be,thefuture is not ours to see,Que sera sera……’”

(“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问我的母亲,我长大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我会变成一个有钱人吗,还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我母亲告诉我:随他去吧,你只管慢慢长大就好。未来我们无从预料,所以,随他去吧……”)

我们每个人都像漂流的船,说不清最后的目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有时候过得很顺,高兴一阵,继续往前冲;遇到礁石了,不得已停下来,回望走过的路,反思、成长,感伤、懊恼。等到事情变顺了,又继续往前冲。每个人都很孤独,直到最后上岸。有人可能说不想再来一次了,有人可能不舍得走,也有人会像梅姐一样,穿上漂亮的婚纱,满面春光、声音洪亮地说一声:“拜拜!”

日子平淡无奇地流逝着,可一回头,才发现这世界早已沧海桑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其实我们失去的又何止是梅艳芳、张国荣这些巨星,我们失去的是一个时代,一个耀眼的时代。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人生的黄金时代,逝去了也不会再来了。

张国荣先梅姐几个月走的,俩人生前是非常好的朋友,尤其是2002年俩人在演唱会上,在没有彩排的情况下合作的那曲《芳华绝代》,至今看来仍是经典。

梅姐在演唱会上说张国荣是自己唯一的好友,张国荣赶紧说,梅姐在圈里有好多朋友的。确实,梅姐在圈中出了名的仗义、豪气,像个大姐一样,也经常提携后辈。但她骨子里应该还是个孤独的人吧。记得电影里有一幕,一帮人在打麻将,一位小妹叫他们小声点,说梅姐在睡觉。那人说没事,他说他们安静了梅姐反而会醒。他们为了试验,真的安静了下来,梅姐也真的醒了过来。

因为孤独,所以总希望自己身边热热闹闹的。因为想要热闹,所以就努力对人很好,有时候对人太好了,就忘了对自己好点。

所以,当张国荣走了,曾和她一起登台演出、相依为命的姐姐也走了,身边的人像落叶一样一片片飘零,而她自己,就要成为下一片落叶了的时候,真的很难想像,这时候的梅姐,心里在想些什么。

如今,18年过去了,人们再一次戴起了口罩,冰冷再一次在人群中蔓延,好像当年以为已经远去了的东西又回来了——可是逝去的人却不会再回来。

日子平淡无奇地流逝着,可一回头,才发现这世界早已沧海桑田。

...

作为梅艳芳的粉丝,这部片子是最想看却又最害怕看的电影。

梅艳芳是我生命里的白月光也是意难平。不仅是因为对她的歌声或者电影作品了解倾慕,更是因为对她的人品、艺品、拼搏精神感佩至深。虽然癌症带走了这位我心中的天后,但她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传递了一种不败的力量。

“虽然我是一个病人,但是我不是一个弱者”,癌症到来时她如此说道。她始终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可怕的病魔,“我既然能上台,就一定能走下来”,即使当时朋友们曾多次劝她先养病,但她仍坚持如期举办演唱会,只是因为“我的粉丝跟我这么多年,我不能说走就走。”这是梅艳芳对粉丝的交代,也是她面对生离死别的豁达姿态。

如果说曾几次穿上婚纱,但没能为自己穿一次是梅艳芳的遗憾。在人生最后之际,她选择身披婚纱嫁给音乐、嫁给舞台、嫁给歌迷时,这些遗憾在她心中已经被填补。

虽出身社会底层,但她从未认命,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提携后辈、帮助同行、热心公益,无论哪一方面她都做到了极致。

电影结束的那一秒,我不禁在心中感叹:人的一生很短,短到一部一小时半的电影能讲完,人的一生也很长,长到跨过十几年还能被人讲起。

「唱歌最重要的是感觉——特别是慢歌,不是要唱出妳有多伤心,而是唱出唏嘘。唱快歌不是唱出兴奋,应该是唱出反叛。」电影《梅艳芳》中,华星唱片总经理苏生对初出茅庐的梅艳芳讲出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其实纵观整部影片会发现,《梅艳芳》本身,也正如一首令人唏嘘的时代挽歌。我相信,对旧日香港无限怀念的朋友,没有一位能干着眼眶离开影院。

她好像与生俱来就有种责任感、有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出钱出力出于本心,从不为了个谢字。

她确实是香港的女儿。

也只有梅艳芳,于离世十八年后仍然被圈内外众人惦念、让粉丝们有所期待。

谢谢你,A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