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觉得Peter站台等待妻子时怀里抱着一束花真的令人充满期待和向往。

但看完以后我心情没有更不好,只是很平淡。

他挺衰的,糟糕的原生家庭,不相信儿子短暂爱过他的母亲,冰冷无情的父亲。妻子成了他全部的寄托,这种孤注一掷的爱是稀有的,也是恐怖的。

一方面来说,他把所有情感放在一个人身上,另一方面他用小时候讨好父母获取关爱的方式放在自己的妻子身上,父母没有给出的回应,妻子因为爱他都会对他的爱有正向反馈,这就形成了一个欲求不满的深坑,被Peter自己营造出来的深坑,他削骨剔肉地往里头去喂着这个无底洞,像一个甲亢病人,双目炯炯有神对生活充满狂热的期待,内里却瘦弱不堪,形销骨立。而这样不要命的他,正好是资本家最愿意也最容易拿捏利用的对象,所以他被压榨我一点都不奇怪。

我被他站在地铁门口的画面打动——目送掉一班又一班,他在思考什么是最完美的车厢状态吗,他在试图证明自己接触到了这么多班地铁没有到达目的地只是他没上车吗?

我不知道,但我看着他躲闪的目光,白得反光的北京,我看到自己的脸庞被映在屏幕上。

挺烦的,在此之前我真的开始对花束感兴趣,但现在我忽然反应过来——

每天买一束花并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好。

生活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