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的困境沒有原創故事也忍了,改編不好現有的故事也忍了,現在甚至連拼盤現有的好故事都做不到了!幾個故事三觀和受衆都不統一。

前兩個低幼平庸,第一個故事,菜狗男抛妻去修仙,師傅三騷老頭花拳繡腿施法半夜笙歌,去“廣寒宮”看嫦娥。菜狗男心動此等魅男道術求學道法,美其名曰再不學成返家,悍婦擔心…渣男真棒!也不明白畫風用毛氈的意義在哪裡?

第二個故事兩幼童你說他們“兩小無猜”吧又眉來眼去的,還教小朋友鬥蛇逞英雄?不是蠢就是壞。一星都不配。

第三個《聶小倩》毫無新意,甚至連“情色”感都沒有!第四個《畫皮》,就沒見能把畫皮講爛的,導演也算有本事,埋了半天的暗湧,結果就給我看這?是zw、周迅的真人版不好看?除了說句“婚姻惡心”以外你編了個啥?你要的立意給了又不講,是不敢講嗎?

第五個《魯公女》是最符合現代愛情觀的糖水故事,“君生我已老”其實張生也就四十多,返老還童也是原故事裡的所以不能說什麼。蒲松齡人鬼戀的邪性和人物的灑脫都沒有表現出來,故事沒有笑點也沒有淚點,情緒還是全靠吼。但凡你反轉一下張生的“容貌焦慮”都能改成一個很出挑的點,但真的現在的編劇都好偷懶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五個故事的串聯更是稀爛!真是一部啰嗦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