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铁佛寺包括司机们本人都会对这部纪录片嗤之以鼻,但如果你是个新入坑的小白,那么它是你了解f1这项运动的必刷教材。网飞拍出了电影般的质感和故事性。
一项关注度如此之高的顶级商业化运动一年只有20名运动员参与,本身已经非常不可思议。
和别的运动不一样,f1科技含量极高,非常强调“工具”而不仅是“人”。车和车手一样重要,优秀的车手遇到不给力的车无法力挽狂澜,财大气粗的顶级车队往往赢在起跑线。你以为有钱有实力就够了吗?no,“运气”也很重要。不确定因素太多,爆胎,换胎失误,引擎爆缸,刹车失灵,前风翼受损,燃油爆炸,轮胎抱死,雨天打滑,被撞,被砸,被波及…都成为退出的原因,而这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要想第一名完赛你得先完赛”,排位赛第一早早出局,最后一名出发拿到积分,再正常不过,巨大的不确定性让每个人战栗,颤抖。
这部纪录片聚焦小车队的生存之道,让彼时风光无限的刘姐和梅奔成了配角,可正是这些小车队和车手的挣扎与奋斗更让人感同身受。商业大亨破产逃亡海外对车队孤注一掷,底层爬上来的车手背负家庭重担变得不择手段,车二代女领队因车队垫底而自责流泪,新人一腔热血在频繁撞车后化为乌有…资本的博弈,道德的纠葛,they say “good guys can't win”,f1的极端竞争性逼出了人性所有暗面。
另一大看点是车队内斗,一个车队有两个车手,谁赢都是给车队拿积分,但如果挡在前面的是队友呢?扭曲的规则给每个人出了道难题。最坏的结果就是场上恶意竞争双双出局。维斯塔潘和里卡多首尾相撞,马格努森和格罗斯让无情互殴,也有阿隆索为了队友拿第一防了汉密尔顿十圈…“你最大的对手是你的队友”,这题没有正确答案。
披着鲜艳涂装的赛车在屏幕上看小巧玲珑,仿佛玩具车一般,可这些钢铁怪物时速达到三百多公里,夏天车厢温度可以高达60度致人脱水,出事故时能轻易杀亖车手,车神塞纳、乐扣的教父比安奇…太多悲伤的故事,死亡率一度高达10%,不折不扣的极限运动,为什么我们依然为此着迷,因为人类天性中对速度的追求,极致的专注和对胜利的渴望,技术的力量,金钱的诱惑,团队精神,求生意志。奋斗一年,跨越五大洲,流下血汗泪,红灯熄灭,赛车流星般划过,尘埃落定,领奖台上只有三人,wdc只有一人,冠军车队只有一支,无不提醒我们,这是多么美丽又残酷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