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印象中幾年前這片評分在5.3,不知道是不是記錯了,反正不高,現在漲到八點多,可能跟導演遺作和制片下跪有關?
光說片子,确實有感動到我。但整體從拜師學藝到後邊技藝的難以傳承,都讓人感覺表現過于單薄,不太有深度。第一點,片中一直用“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唯一傳人才能演奏”以及學習各種鳥叫來鋪墊《百鳥朝鳳》這首曲子,到真正演奏的時候,卻要靠師傅吐血來烘托出氣氛,有點失望,對此特意去聽了一下《百鳥朝鳳》的原曲,感覺非常享受,電影要講傳承,卻對所傳承技藝的美感塑造不夠,我覺得這算硬傷。第二點,徒弟出師後,好似突然就遭遇文化沖擊和金錢危機而使唢呐技藝難以為繼,這多少有點突兀,我覺得這一點應該逐漸展現出來,師父和二師兄在院子裡的拉扯讓人痛心,但也隻是痛心,師父對唢呐現狀是否有迷茫,新班主對現狀是否有思考,這些方面都應該再挖掘一下,而不是師父以師威逼徒弟演出,新班主六神無主跟個小跟班一樣,文化局長來錄一下曲子就等于達到了傳承的目的。同時影片提到剛開始師父受人跪拜的場面如何宏大,後面連接班禮都沒有,這塊又摻雜進去唢呐人的社會地位方面,感覺和影片所強調的“匠心”又有點小矛盾。第三點,歸結到服化道演技方面吧,82年的農村,小男孩的白襯衣都非常讓我出戲,如果前半段拜師學藝還能因為倆小孩感覺到溫情有意思的話,後半段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男主真的不像“把唢呐滲進骨子裡”的匠人,也看不出來他身上有任何“唢呐是吹給自己聽的”的精神。最不能忍的是,唢呐演奏的時候居然還需要配樂來烘托氣氛,我真的接受無能。
其實我蠻期待這部片子的,光這名字《百鳥朝鳳》,想想得是個多美妙的場面啊,結果傳承故事講得還不如《閃光少女》好……全片我喜歡的部分是徒弟在師父墳前演奏完後,師父起身,走向遠處,給人一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怅然感。另有一版本是徒弟們在師父墳前合奏,看到這張劇照,也非常有感覺。
雖然導演已逝,但對影片,還是秉持真實的評價吧。
最後一提,真的可以搜一下《百鳥朝鳳》的演奏去聽聽看看,實在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