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25,半個月的時間算是把《玫瑰的故事》追完了。

從八歲開始,從仙劍奇俠傳開始喜歡劉亦菲,還記得第一次在電視機裡看到她演的趙靈兒,從半空中緩緩飛下來,那一刻,感覺自己仿佛看到了仙女。後來,在電視裡幾乎見不到她了,那個時候不會追星,也沒有太多通訊工具,隐約聽到一些亂七八糟的新聞,當時沒有想過相信不相信,就覺得,哦,那是不是以後都見不到她了。過了很多年,劉亦菲拍了一些電影,有的我去電影院看了,有的沒有,但是隐隐約約就覺得,她那樣的人,不該是這樣。

後來,她拍了三生三世電影,當時好不容易,新聞裡都在看對于這個電影的期待,我以為這次她要受到大衆的認可了,可是大衆對電影的評價是負面的,大婚的難看服化道在網上瘋傳,過幾天,我自己買了電影票進了電影院,當時我在外地,又在電影院裡,看到她,像那個我小時候見過的她,又不太像,不過不論如何,自己看完了之後,覺得電影并沒有别人說的那麼差,從電影院出來,我哭了二十多分鐘,我也不知道是在為劉亦菲哭,還是在為當時背井離鄉的自己哭。

然後,花木蘭,夢華錄,有風,玫瑰,劉亦菲越演越好,越演越受到大衆的認可,每一次,我都特别關注這些劇的數據,數據好就開心,數據不好就不開心,特别在乎别人對她和作品的評價,就是覺得,我這麼喜歡的人,也應該得到大家的喜歡,真的覺得她值得最好的。

玫瑰的故事大結局看完以後,我又轉回到第一集看了幾分鐘開始的黃亦玫,恍如隔世,就好像跟着黃亦玫一起走完了她人生的二十年。黃亦玫,才華橫溢、書香門第、顔值滿分,好像老天爺把所有能給她的都給她了,好像她天生就該像大家期待的那樣,擁有完美且夢幻的一生,這才符合大衆的一貫幻想。好的家庭、好的成績、好的長相、好的性格,就應該命途平坦、一生無虞,就像劇播之前我的刻闆印象,美麗的女主和他的四段浪漫愛情,很明顯,電視劇打破了一貫的印象,給黃亦玫安排了一段段現實而破碎的經曆。

莊國棟,高大帥氣、職場精英,從見面的雙向暗戀到後面的戀愛,黃亦玫愛的勇敢而熱烈,像永遠充滿能量的太陽花。少女對愛情的期待和熱情都展現的淋漓盡緻,這是一種單純的吸引,毫無理由的愛上,愛上了就all in。黃亦玫會在沒确定關系的時候就毫無保留,會因為莊國棟的一句話即使辭職也要去法國找他。同樣的,莊國棟因為原生家庭的關系,在開始的時候和身邊的暧昧對象若即若離,在事業和愛情裡選擇了事業,但是也因為愛上黃亦玫,和身邊所有的人宣布她的存在,在到了法國第一時間就找電話亭打給他,在工作很忙的時候也會接黃亦玫打來的電話。這段愛情的結束并不是兩個人不愛了,而是不合适。在人生的選擇上,莊國棟要定居法國,玫瑰要留在國内,莊國棟更看重事業,玫瑰更看重愛情,但是玫瑰選擇和莊國棟分手的根本原因,我個人認為是莊國棟從來沒有給過玫瑰真正的尊重。就像電視劇裡表演出來的,冷暴力、玩失蹤,這些是莊國棟人格弱點下的顯化,但是在他的心裡,是沒有把玫瑰放在平等的位置下去對待的,當接到被法國錄取的通知,他的第一反應是逃避,害怕玫瑰知道這個消息和他鬧,準備申請法國永居的時候,也是不小心說漏嘴,然後找各種理由找補,在面臨人生選擇的矛盾的時候,他想的不是解決問題,不是兩個人在一起共同商量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而是更看重自己的位置,逃避、忽視、不作溝通,然後在玫瑰爆炸的時候理直氣壯以事業和愛情二選一的大課題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其實選擇什麼都沒錯,錯的是他對待玫瑰的态度和方式,就像二十歲的時候他替玫瑰選擇了三明治,四十歲的時候他依然替玫瑰選擇了炖青口,他明明擁有和玫瑰一樣的藝術鑒賞力,卻從來沒有停下來去欣賞過玫瑰的才華。出走半生,他還是沒有真正地去平視玫瑰,也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她,後來,他的愛,更多的是遺憾和執着。

方協文,這段在全劇文藝的底色下拍的最現實的劇情,看起來和整部劇的風格有點割裂,但其實這是玫瑰人生的重要一部分。方協文,小鎮做題家,學霸學長,有追求、有膽量、有謀略、有擔當,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說實話,這段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段,因為這段感情基本是以方協文的自我隐藏開始的。從研究生開學,方協文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了美麗的黃亦玫,然後去啤酒館打工、花錢去藝術館記筆記、假裝在外租房、可以說是半欺騙似的把黃亦玫忽悠和自己一起租房創造相處機會、向黃亦玫媽媽展示自己貧窮的家境、說自己沒資格談戀愛,等等等等,并不是說追女孩不能有一些小心機,而是方協文其實并不是一個願意把自己的态度放低去讨好他人的人,這樣隐藏真實所創造的地位的不平等,必定會在日後的相處中,一五一十地反噬。而玫瑰卻在日常一點一滴的相處中,看到了方協文身上的閃光點,愛上了就願意支持他,把自己所有的存款和借哥哥的錢拿出來支持他創業,結婚的時候,玫瑰說我愛你有才華、有擔當、上進,玫瑰愛的是方協文本身,而不是他自己認為的順着和低姿态,對比方協文:我愛你-停頓,得呗得呗得,你是我的女神,我腦補下方協文可能真正想說的是,我愛你的美,方協文對玫瑰的愛是仰視的,仰視的愛意加上他自己的成長經曆加在一起形成了不配得感,産生自卑,這樣的自卑在莊國棟出現之後徹底顯現。彼時,莊國棟(人設)高大帥氣、海外留學、北京戶口、外企中層,對于從小鎮考到大城市又剛剛失業後創業的方協文來說确實是一整個的降維打擊,給了方協文自卑心态以巨大的沖擊。不過這裡玫瑰确實沒有處理好,和前任見面、回家嘔吐,問了不說,加上方協文理工男缜密的邏輯閉環(查監控,然後又因為自卑不明着問),一整個大完蛋。于是就有了後面的種種,方協文自卑的對象具象化,不信玫瑰是真正的愛自己,開始了兩件事情,第一,努力搞錢搞事業證明自己強于别人;第二,控制玫瑰使她暗淡從而隻能待在自己身邊,至于讓親媽監視玫瑰、不讓玫瑰回北京、看到玫瑰升職背後把人工作給辭了,希望在婚姻中讓自己的地位和原本追求時自己的心理位置調換,希望在經濟的轉好下,玫瑰可以像他曾經仰視的那樣同樣的去崇拜自己、仰視自己。不過,玫瑰不是菟絲花,她迷茫過,為了孩子妥協過、我腦補可能為了婚姻的關系糾結過,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成長,放棄過自己,在方協文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和争吵中,在高高在上的經濟控制和人身約束裡,在提離婚時,她很冷靜地說出了那句我不愛你了,在耗幹了愛意以後,理智轉身,選擇做回黃亦玫。多年後,方協文事業有成,控制欲還在,自卑基本拜拜了,他還是愛玫瑰,這種愛是一種對美好的追求,可惜他和玫瑰原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他也從來不懂玫瑰。

傅家明,靈魂伴侶,我自以為沒有那麼高的藝術鑒賞力和思想覺悟,隻能從我所理解的内容試圖去認識這段感情。它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我愛你,是愛你本來的樣子,愛你靈魂的出口。傅家明,一個在一歲就做過心髒病手術、十年前又做了一次手術的心髒病人,愛機車、愛搖滾、愛音樂、愛自由,他對于人生的坦蕩和生命的感悟比起在塵世中浮沉的普通人來說要更透徹,更極緻。在外表之前,他先看到的是黃亦玫的内心,看到她豐富的内核,也看到她的低沉的悲傷,用禮物和儀式感來送别死亡、體驗身邊的美好、用藝術和創作來表達自我,他和黃亦玫我覺得應該是屬于靈魂共振的一類人,可惜美好太短暫,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這老哥就要嗝屁了,黃亦玫一如既往,愛一個人就義無反顧,知道對方重病,不是用感性和沖動判斷是否陪伴,而是在深思熟慮以後毅然決定不離不棄,這是很難得的。為了不讓傅家明留下遺憾,認真做計劃帶他去爬山,爬山這裡是我非常非常震撼的一集,即使做了完善的計劃,還是在即将登頂的時候遇到大雨,玫瑰說我不想讓你留下遺憾,而傅家明說人的遺憾很多,人死了以後所有的遺憾都清零了,希望玫瑰忘了他,包括他決定捐贈遺體,從很多方面來說吧傅家明對人生的看法真的是很透徹,是我非常喜歡的人物,但是吧我确實這個水平有限有點感悟又表達不出來,之後二人分開,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走向山頂,最終頂峰相見,夕陽下兩人依偎在一起,靈魂伴侶這個詞在這樣的情景和畫面裡得到了具象的表達。

最後一個就是小奶狗何西,這個時候玫瑰已經事業有成,家庭和諧,人格完善,試問這樣的成熟勇敢大美女誰能不愛,走到哪都散發着迷人的氣場好嗎,何夕的朝氣與對夢想的執着也吸引着玫瑰,此時玫瑰已有足夠的人生閱曆,他鼓勵何西踏上了重新學習飛行的道路,她說給何西的話也同樣鼓舞着我,在這裡摘錄一下“世人都在歌頌成功,沒人注意失敗,因為失敗比成功多的多,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既然所有人都會經曆失敗,失敗又有什麼可怕的呢?你隻需要承認它接受它,然後丢掉它,去它的,别在意一時一刻的成功失敗,那隻是瞬間,不能定義一生,如果你感覺深處低谷,正在經曆至暗時刻,那證明你以後的人生都會比此時更美好更明亮。”在臨别時,何西說等一年後,而黃亦玫卻說,不要給未來設限,未來是自由的,未來擁有有無限可能,此時的黃亦玫在經曆了二十年的人生長度以後,從一朵美麗的黃玫瑰長成了一顆大樹,迎風伫立,向陽而生。

關于玫瑰的故事,有人看故事,有人照鏡子,在初戀出現的時候我跟着甜甜蜜蜜,沒甜兩集就被氣死,前夫哥出現的時候感覺這個也不錯,沒兩集又開始微信群瘋狂辱罵,到了靈魂伴侶真的罵累了,就自己慢慢看了,整個追完就感覺真的好累。聯系生活,聯系自我,有很多想法,有很多想表達的内容,但是真的去寫,又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必須去寫的。在網絡上,尤其是第一任和第二任,很多人在對比誰更好,然後又有另一部分人覺得這些人真是沒救了,其實我覺得,我們不是黃亦玫,既沒有她的外表、也沒有她的靈魂,而生活并不是完美的,即使在玫瑰的人生道路上可以稱之為坎坷的情關,對于有些人來說也比當下的情感和生活要好得多。而劇中的這些男主角們,閃光點也是比較明顯。在每段感情的相處中,其實也不是說誰就一定是完完全全沒有一點問題,一點錯都沒有,就像玫瑰把莊國棟的家給砸了,像玫瑰的哥哥在新婚當天促成前任去找現任。一直到後來的釋懷,可以和和氣氣的坐下來吃吃飯,聊聊天,每一個角色都是不完美的,也都是在成長的。

我想,我從這部劇裡理解到的是,首先是愛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主體性,女性作為女兒、作為妻子、作為母親,有很多的角色,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們女孩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可是這樣的觀念很顯然已經不再适應當下的社會勞動分工和生産關系,可以說是對女性的一種壓迫,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首先了解自己,像黃亦玫一樣記住自己的名字,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堅持自己的想法,勇敢去追求,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過一生;其次是要勇敢去愛别人,愛與自由是人類刻在基因裡的需求,黃亦玫愛過,被傷害過,這可能是我們很多人都經曆過的,于是害怕受傷,保護自己,我以前聽到一句話叫成年人隻篩選不培養,現在想想這其實幾乎是完全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去面對感情,在隔絕了傷害的同時,也剝奪了自己愛人的能力,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深陷在思維的牛角尖裡,對待任何事情都想去整個對錯,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把錯誤全部都歸咎到别人身上,有時候又覺得自己是施害者,覺得無法原諒自己對别人和自己做的錯誤的行為,就好像要榨幹所有的人生經驗得到一個完全正确的真理去指導後面的人生。實際上,在生活中尤其是親密關系中,愛與被愛,傷害與被傷害,是說不清楚的,在直覺與感性發揮作用的瞬間,理性大部分情況下是靠邊站,難以被覺察、難以改正、且容易反複,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人格和命運最直觀的體現吧,就像黃亦玫在莊國棟幾年後來找她的時候,仍然控制不住的流淚,在方協文把孩子搶走的時候,一下子就仿佛被拉回自己被控制的那幾年,愛與傷害都是存在的,時間更多的是人為創造的概念,關鍵的是如何去看待它,在經曆以後讓所有的一切成為自己成長的養分,能夠接納自己、同時也尊重别人,能夠依然用一百分的真誠和熱情去面對以後遇到的人和接下來的人生,人生是條單線程,每一秒都在創造。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希望接下來的人生,我能夠繼續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不斷學習,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真正地明白,什麼叫做,我完全而絕對的主持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