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玫有下文”的婚姻生活接近尾聲了,可以來聊一聊方協文這個人了。

...

先說一點:我覺得電視劇裡方協文的性格轉變有點突兀。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一個人的性格不會在短時間内發生太多的變化。

人是可以僞裝,但是不能一直僞裝。黃亦玫和方協文的戀愛談了有三四年,其間沒有任何細節暗示方協文會是個控制欲強的人。

人可以裝一時,不可能裝那麼久。也許我對人性一向抱有善良的信任感,高估了某些不為人知的領域。

方協文後期表現出的控制欲,真得很讓人抓狂。完全像變了一個人,讓人很陌生。有一種感覺編劇為了讓黃亦玫多經曆一些波折特意制造的矛盾人物。

...

那劇裡的方協文到底是什麼樣的角色?我覺得就是以往電視劇裡常有的“鳳凰男”,男版“安陵容”。

這類人最本質的一個特性,骨子裡很難以改變的自卑。這種自卑有天性的因素,也有家裡環境的影響塑造。

看到方協文的媽以後,可以明确一點,方協文的性格特質是由家庭環境塑造而成。

方協文的媽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很強烈的不适感。按一般常理,兒子帶了漂亮的女朋友回家,做父母的反應應該是高興、高興,還是高興。

...

方協文的媽是啥反應?沒有準備常規的見面紅包不說,還嫌棄黃亦玫太漂亮了,有大小姐做派,滿眼都是看不上。

在她的眼裡,自己兒子“吃大虧了”!這本來也是當媽的常用心理——自家娃就算不好,也是最好的。更何況方協文還在大城市開了公司,讀書也好,能找漂亮的女朋友,是兒子的本事。

愛自己的孩子沒毛病,但不能踩着别人盲目地擡高自家孩子身份。這一點方協文的媽肯定沒有認識,這是老一代遺傳下來的惡觀。

但方協文不一樣,他是讀過書的文化人,還是一個能考上研究生,有思想和頭腦的開公司的人。為什麼他不能及時分化掉母親的那些明顯不合理的情緒呢?

...

通過方協文在莊國棟都要走了的時候,還巴巴地拿着剛到手的結婚證和喜糖找莊國棟“炫耀”時,就能看出方協文心裡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勝負(自尊)。

沒錯,前期追求黃亦玫且和黃亦玫談戀愛期間所表現出來的那些貼心、溫柔和愛護,之所以總覺得少一些真誠感,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時方協文沒有空間把自己的自卑性完全發揮出來。

在親眼看到莊國棟後,有妒火,更多的是自卑心作祟,開始暗暗和莊國棟較起勁來。

按理說都領證了,說明你完全赢了,去找已經翻篇地前男友,這種行為就很不合适。方協文一個經曆過公司複雜人事的社會人,會不懂這個嗎?

之所以還那樣做,就是連他本人也認識不到的自卑開始發力,讓他在假想要失去黃亦玫的恐懼中越走越遠。

...

然而,莊國棟的一句“黃亦玫吃過,見過,知道什麼是好的,差的也能欣然接受,是因為她包容性強”,也徹底激化了方協文的自卑屬性。

方協文這樣的人和《甄嬛傳》裡的安陵容是同一種心理:因為出身的不好,極端想努力;又因為自己想要變得更好,總擔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面上看着努力上進,實進上不斷地給自己施壓,總想和優秀的人比較,隻是想要擁有别人的認可和自我的配得感。

安陵容在甄嬛的幫助下,終于成功獲得皇上的寵愛時,收到了皇上獨賞的一大批浮光錦。

...

巴巴讓人給皇後、華妃各送了一批,自己又親自去送給甄嬛兩件。

安陵容此時的心态當然有感謝甄嬛的提攜之意,但更多的是向甄嬛炫耀:你看,以前總是你給我送好東西,你是高高在上的;現在我能給你沒有的好東西,地位終于能和你持平了。

方協文婚後的嘴臉就是這樣。莊國棟的那句話隻是個導火索,本質是在方協文的心底裡,是覺得黃亦玫是美好不能接近的人。

現在黃亦玫成了他的老婆,并不代表黃亦玫真的愛他,可能隻是可憐他、同情他,黃亦玫可能還愛着莊國棟,隻是為了氣莊國棟才嫁給自己。

...

再加上方協文媽媽的煽風點火,方協文也覺得自己更加應該把黃亦玫牢牢掌控在手裡——比如懷孕、讓她沒有自立的能力,讓她變得沒有自己優秀(沒有收入,自己還開公司)。

所以方協文這類人是最可怕的。因為他們是那種看着很努力、很良善,但本質裡有些陰暗的一面。這種陰暗不經事,不細心,根本察覺不到。

其實黃亦玫是一個很智商情商很高的人了,如果最開始方協文露一點陰暗的想法,黃亦枚還可以及時止損。但是方協文很會裝好人,明明是PUA,卻也能說成是對方的關心愛護,嘴皮子工夫太好。

當然,婚後的黃亦玫也是念着兩人相處時的美好,本性善良的人也不會把親近的人往壞裡想。

所以,當方協文的要求越來越過分,控制感越來越明顯的時候,黃亦玫才清醒過來,眼前這個枕邊人早就不是當初把自己捧在手心裡愛護的人了。

...

對于類似方協文這樣的人,我隻有一個建議:一旦看清真面目,及時止損,不要糾纏。

圖/源于網絡,侵删緻歉

寫于2024.6.19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