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是一部瑪麗蘇劇嗎?不是的。
這是一部講愛情的劇嗎?其實也不是。

《玫瑰的故事》其實解答的是一個經典的問題:我們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

黃亦玫給出了這麼一個答案:允許一切發生。允許一切像風一樣吹過我,像水一樣流經我。

無論命運給予你什麼,接受它,然後,汲取能夠汲取的,内化能夠内化的,用它們來充實你的生命,讓你變得更強大。

這部劇既不蘇,也不爽,它不是一部女主集萬千寵愛、一路開挂的劇,恰恰相反,它講了一個女主一路過關斬将、升級打怪的故事。而最終,經曆了這一切遍體鱗傷的40歲黃亦玫,對着世界展開懷抱,從容地說出:
從此,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

多麼美好啊。難怪許多追完全劇的人會有這樣的感受:看完這部劇,突然覺得可以跟整個世界和解了,沒有什麼放不下的。

因此,在故事的末尾,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體”的黃亦玫。她從容,淡定,溫柔,強大,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焦慮和恐懼,她都能輕輕放下。她再不需要依賴誰,她自己就能主導命運。

但這一切不是她與生俱來的 —— 她與生俱來的,隻有一個強韌而充滿治愈力的靈魂。她摔倒、被傷害、被欺騙、被困住……但每一次,她都自己治愈自己,修補傷害,然後,繼續大踏步往前走。

命運會給你阻礙,但沒有誰能拯救你,你必須自己成為自己的拯救者和引路人。

這就是這部劇的精神内核:愛自己。很多人把這部劇歸結為愛情,歸結為“一個女人與四個男人的故事”,不是的。愛情隻是表象,它的真正内核是:我們如何在與不同的人的碰撞和交融中,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擁抱它。

我尤其喜歡最後的8集。經曆了諸多一地雞毛和狗血的矛盾沖突之後,劇情終于像曙光刺破雲層一樣展開,如同華彩樂章一樣節節升高,怒濤般肆意展現和傾瀉而出。所有演員都貢獻了演技高光,情感被不斷推高、擡升、又穩當當接住,終于在最後化為對世界和命運的從容不迫,給整部劇畫下一個餘味無窮又心滿意足的休止符。

很久沒看到這麼酣暢淋漓、又令人回味萬千的劇了。


二、

黃亦玫,是近幾年内娛作品中,非常少見又獨特的形象。許多人在評論這部劇和這個角色時,喜歡用“愛情”套上去,說她戀愛腦,或者不專心搞事業,徒有大女主的稱号而名不副實……

但這些評論,其實都隻看到了表面,并沒有深入抵達人物内核。

這是内娛非常少見的、無法用“愛情”和“事業”去給她貼标簽的人物。她的内核是什麼?是一種溫柔的、包容一切的力量。就像大海一樣,消弭萬物,包容萬物。

這是一種非對抗性的力量。她從來不對外攻擊,而是向内收,把一切藏起來、收起來。她的姿态,既是自由的、熱烈的、充滿生命力的,又是穩定的、冷靜的、從容不迫的。

她從來不會去攻擊别人,不會去說别人的壞話。面對最終分手的初戀,她獨自消化,從不表露他的半點不好;面對婚後的一地雞毛,她默默承受,永遠給對方留足十足的體面。乃至于在多年後面對前夫酸溜溜的詢問,她仍是微微一笑:“他很執着也很認真,嗯,這點像你。”

她過得了鮮衣怒馬的生活,也願意放下身段,在小閣樓上一住就是好幾年,吃沒有一片肉的飯菜,在男友最落魄的時候支持他“我們結婚吧”;面對窘迫的生活,她把物欲降到零,隻是買買書,買買花,努力給灰色的生活裝點上色彩;哪怕是忙得腳不沾地、昔日的公主變成灰姑娘時,她仍然能見縫插針拿下三個證書,為以後的求職做好準備。

但這一切是天生的嗎?不是的,是成長。她也會被感情沖昏頭腦,也會有歇斯底裡的時候 —— 比如許多短視頻添油加醋剪出來的“砸房子”戲碼。人當然會犯錯,但最可怕的是無法從犯錯中成長。

而黃亦玫恰恰是一個最典型的成長型人格。她從第一段感情學到了理性,從第二段感情學到了自強,從第三段感情學到了對生死的态度,從 Tina 身上學到事業和野心,從蘇蘇身上學到清醒和審視……這些最終促成了她的蛻變,成為别人的精神導師和引路人,像太陽一樣感染和影響着身邊的人。

她是一個從不内耗的人,遇到任何問題,下意識的反應永遠都是切換到解決問題的姿态,永遠處于行動之中。沒有光,她就努力給自己打開一扇窗,讓光進來;沒有色彩,她就努力給生活松松土,種下花。不抱怨也不沖動,隻是堅韌地自我滋養,把一切事情努力處理得井井有條。

尤為打動我的,是她跟女兒的相處模式。她們是松弛的、平等的,像朋友一樣相處。她寫給太初的三封信,分别是出生、離别和死亡。她讓太初早早懂得生離死别,也懂得不要懼怕這一切,要有面對的勇氣,享受奮鬥和經曆的過程,感人至深又情真意切。很少能看到如此成熟、健康又良性的親子關系。

如果用愛情去理解和圈定這部劇,那其實是對黃亦玫的一種矮化了。如同《遠方的花》的歌詞:“愛上誰都是最好的,而非必選的”。愛情隻是她獨自走向成長之路上的養分。讓大海的歸大海,溪流的歸溪流。

内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夠去刻畫這麼一個形象:不是停留在傳統的“飒”和“搞事業”的刻闆印象上,而是真正去賦予這個人物生命力,從生活的一個個片段中,從她對每一段關系的處理中,去講述她的成長,展現她的從容、淡定、溫柔,靜水流深。

所以,這部劇看起來是“一個女人與四個男人的故事”,但實際上,這些男人不過是她生命中的過客而已。黃亦玫永遠是故事的核心,永遠是成長的主角,一切經曆對于她都是滋養,都是讓靈魂變得更磅礴的方式。

這才是“玫瑰的故事”,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


三、

這部劇給我最大的驚喜,其實是劉亦菲的演技。我第一次發現,劉亦菲原來是一位演技如此出色的演員。

說來慚愧,我并不是劉亦菲的粉絲,對她一直以來的印象也隻是“美貌”,但在這部劇裡才發現,她其實是一位被美貌掩蓋了演技的好演員。跟夢華錄相比,可能是因為角色更飽滿立體了,也可能是因為劇情更跌宕複雜了,她呈現出了堪稱電影級别的,非常出色而細膩的演技,令人驚歎。

許多人喜歡拿劉亦菲在劇裡的哭戲來宣傳,但其實,劉亦菲的哭戲固然不錯,但真正将她的演技展現出來的,是她用細膩的眼神和表情展現内心豐富情感層次的戲。一個眼神,一個閃躲,一個微笑,一個對視,就可以從中讀出三四種情緒變化和内心獨白,非常有味道。

這可能得益于她拍過電影的經驗。她的眼神和表情呈現非常到位,自然,克制,又足夠精确,不需要給太多,就能從中讀出無限的餘味。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審美,需要你能夠靜下心來去靜靜欣賞。

另一種可能是,我猜測,劉亦菲也許是一個内心世界非常豐富而充實的人。她習慣了精神上的思考和交流,因此更擅長這種内斂的、細微的、不外放的戲。看她安靜的戲份,你真的會有一種充實感和滿足感。

另一位演技同樣細膩的演員是林更新,他在這部劇裡也貢獻出了演技高光。不同的是,林更新更多的是用細微的表現來區分角色不同的狀态 —— 一個眼神出來,你立刻能分辨出這是哪個階段、哪種心理狀态下的方協文,絕不會錯。

而劉亦菲則是用來傳達信息。她的許多台詞其實是克制的,點到為止的,靠眼神和表情來傳達更多的信息。這是非常需要演員功底和悟性的。幸運的是,她完成得非常好,甚至是超出我預期的好。

所以,我愛極了劉亦菲和林更新的對手戲。看他倆的對手戲,真是心曠神怡。我甚至會先看一遍劇情,再反複拉一兩遍片子,欣賞他們的細膩演技。

這樣的戲有非常多,我随便列舉一些我能想到的:第18集閣樓裡的戲,第21集賓館裡的戲,第33集餐廳裡的戲,第35集家樓下的戲,第38集家裡的戲,等等。

當然,除了跟林更新以外,劉亦菲也貢獻出了不少極其精彩的戲份,比如所有人都非常喜歡的35集 —— 這已經是電影的級别了,無需多言。

另一場非常精彩的是23集她一個人在街邊的一整段戲。這段戲完全是劉亦菲炫技式的個人呈現,非常松弛、自然,将那種長久被壓抑後的釋放又克制展現得非常到位,情緒的起伏和波動收放自如。

豆瓣上有人說:這是一部劉亦菲“演技與美貌的紀錄片”,我覺得十分貼切。美貌可能見仁見智,但演技是有目共睹的。這部劇出來,沒有人會再否認劉亦菲的演技,她不再隻是一個代表“美麗”的符号,而是一個真真正正出色的好演員。

不過,說實話,這部劇的劇本其實有一點點匹配不太上演員的演技。雖然整體的架構和立意都很好,但細節上尚有欠缺。不少橋段都有點狗血和生硬,尤其是蘇蘇和黃振華那條線,槽點很多。

誠實地說:這部劇的質量,主要靠劉亦菲、林更新、萬茜和佟大為出色的演技,其它地方是有一些瑕疵的。尤其是劇本,優點明顯,缺點也比較明顯。

整體來說,我會給劇本打6.5分,畫面打7.5分,演技打9分,綜合評分大約是7.67分。加上立意(塑造了難得的“黃亦玫”這個人物)加成,最終的分數在7.8-8.0分比較合适。


四、

最後,提供一些觀劇建議。

這部劇的節奏大緻是這樣的:
前5集,初涉社會的大膽妄為、自由熱烈、充滿激情;
第6-12集,步入第一段感情的眩暈、轉身、自我療愈和成長;
第13-21集,步入第二段感情的平和、恬淡和歲月靜好;
第22-28集,被傷害、控制、困住,依靠自己走出來,打開生命的新曆程;
第29-35集,重拾活力,邂逅靈魂伴侶,探索一切想做的事情;
最後3集:與世界和解,前路無垠,世界在面前展開,去往想去的任何地方。

我個人特别喜歡17-26集和最後8集,無論是演技還是叙事都非常精彩。當然其他的集數也不錯,隻是相對來說瑕疵會明顯一點。

尤其,前期你可能會覺得太平、太拖沓,覺得她“戀愛腦”,覺得不真實……但我請求你:如果有時間,請給這部劇一個機會,看下去。

你一定會被黃亦玫的魅力吸引,一定會被這種“與世界和解”的豁達和從容打動。

祝你有一場愉快的觀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