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彌撒》是一部由導演邁克·弗拉那根執導的基督教題材的7集迷你劇。本劇對宗教與現代社會的矛盾、絕望與希望的辯證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探讨。

劇情簡介

小島教堂裡年邁的神父在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路途中迷路并遭到了生着一對翅膀的神秘生物襲擊。飲下生物的血後神父重煥青春,相信拯救自己的是天使,自己穿過死亡成為了神的使徒。于是他把天使運回小島,打算把福音傳播給島上的信衆。回到島上,小鎮居民沒有認出恢複童顔的神父,神父布道比以往更加激進,并施展了神迹。他在聖杯裡悄悄摻入少量天使的血,先後讓禁锢在輪椅上的少女重新行走,讓病入膏肓的老妪恢複健康。人們開始崇拜神父,逐漸喪失理智,變的狂熱。然而神父每施展一次神迹就會變得虛弱,并且逐漸發現自己對于鮮血不斷增長的渴望。一次神父失手誤傷了一個信徒,他竟然沒有對其進行急救,反而開始貪婪的吸血,逐漸喪失了負罪感。這一幕被狂熱信教的修女Beverly撞見。然而,他們并沒有認為這是邪惡的,反而認為沒有負罪感是因為來自神的意志。之後在修女和部分狂熱信徒的慫恿和支持下,神父和修女開始按個人意志歪曲經義,誤導人群,激發狂熱,最後招緻了整個小島的毀滅。

關鍵詞探讨

盲目

在觀看過程裡最大的困擾就是為什麼神父和島上的居民會如此盲目,善惡不分,始終沒有對神迹和背後的力量産生過懷疑。不過仔細推敲後,發現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先從神父開始說起。

神父的盲目是由對神的堅信和絕望的心理所造成的。

神父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和堅定的傳教士,但是他年輕時卻私通信衆育有私生女。這是對自己所獻身的聖壇的亵渎,嚴重違背了教義和職業道德,身處俗世欲望和教義約束的矛盾中的神父注定内心掙紮。首先,他為自己亵渎神職而感到羞愧,為不能盡父親的責任而感到虧欠和愧疚。想斬斷塵緣盡心侍奉聖職卻又難抑制對妻女的牽挂,想照顧妻女又迫于社會輿論和神職要求而不得不把感情壓抑心中,同時為保護Sarah而對他們的關系守口如瓶。妻女于前而不敢認,聖殿在上而愧侍神。在強烈的負罪感下,神父選擇潛心研學經書、虔誠侍奉聖職來為自己贖罪,把自己投入宗教之中希望藉此沖淡自己的痛苦,尋找解除痛苦的方法。鬥轉星移,神父年歲已高,修行亦深,逐漸成為了島上德高望重的聖人。

神父虔誠的信仰指引他走上了朝聖的道路,也正是這種信仰成為了蒙住他眼睛的紗布。神父的信仰已經到了一種迷信的程度。“聖經裡,迫害基督徒的掃羅作為一個罪人在接近大馬士革時被強光擊倒以緻雙目失明,然而他收到了基督的啟示轉變了信仰,然後重見光明,成為了使徒保羅。”神父是如此堅信聖經裡的故事,以至于把自己的經曆和掃羅做類比,為自己的離奇經曆附會地尋找符合的宗教解釋而不是科學辯證的來進行分析思考:此時的他已經狂熱了。同時,神父把自己和罪人掃羅類比,這證明他心中存有強烈的負罪感,認為自己也是罪人。而掃羅最後得到了寬恕和救贖了,這反映出神父雖自知有罪,然而依然對獲救有着強烈的渴望。然而,如果是根據教義和但丁的神曲看,身居聖職還通奸這種行徑指定是要下地獄、不能得救的。這就意味着獲救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求和臆想。此時在神父的心中由不能獲救的絕望導緻了自己可以獲救的臆想,并且這種臆想占據了神父的心智。因此在活下來且返老還童後,他把這作為對自己獲救的證明,并進一步進行自我催眠、自我欺騙,認為我是被選中的。如果他願意自己是被選中的、是能夠獲救的、是上帝的使徒,那救了他的他肯定就願意認為那是天使了。所以說,認為那玩意兒是天使其實是因為神父認定了自己是上帝的使徒。因此他就不用,或者說他就不願意用科學來解釋分析,而用聖經來附會說明。甚至當他發現自己在誤殺了Joe并喝幹他的血之後卻沒有負罪感時,居然還用聖經的典故來為自己開罪,甚而還給予這種瘆人的事情正義性和神聖性。活下來之後,神父決定回到島上傳道,把天啟帶給島民。然而,這時候驅動他傳道的已經不是教義本身,不是對神的贊美,而是自己渴求得救的臆想。神父傳教、施展神迹的目的除了傳授天啟,一定程度上也是為認為自己得救這件事尋找證明。

另一方面,神父的盲目還因為人類原始的對自身渺小的恐懼和對未知的恐懼。第一,神父當時是弱小的。假如神父年輕力壯、當時頭腦清楚、精神充沛,假如他還攜帶了充足的物資,假如當時面對風沙的不止他還有朝聖隊伍裡的所有成員,他還會需要黑暗裡的怪物的所謂援助嗎?遇到這種面目猙獰的怪物肯定就轉頭就跑,誰還會把這玩意兒當成天使啊?第二,天使的形象是未知的。假如萬物都是可知的,天使長啥樣聖經裡寫的畫的清清楚楚,人知道靈魂和死後去處的真相,那麼神父就不會糾結洞穴裡的怪物是天使還是惡魔,也就不會因此走上歧途了。在恐懼和絕望之中,人們願意相信一切有可能拯救自己的事物:溺水的人會緊緊抱住急流中任何可以抓住的東西,失去平衡的人會竭力尋找支撐。對于神父來說,此時在将死絕望的湍流之中唯一可以抓住的就是惡魔的援助。生存的欲望壓倒了神父對善的追尋和對惡的背斥,最終使他飲下了惡魔的血,就此堕落。

從這裡可以看到宗教信仰的一些特點,那就是我們願意相信未知裡是一種更高力量的存在,無論是上帝還是安拉。然而,這裡也有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為什麼面對未知的更高力量,我們願意相信他是善良的、是正義的、是仁愛的,而不是邪惡的、沮喪的、惡毒的呢?我想那就是希望。

希望

生産力欠發達的時代,正是自然崇拜産生且興盛的年代。人們為什麼崇拜自然不崇拜别的呢?因為對于當時科學技術落後的人類社會來說自然是莫測的、強大的乃至無敵的,活下去的本能使人示弱,因此人對自然有敬畏之心。可是,即便地震、海嘯、幹旱帶來那麼多傷亡損失,人為什麼還願意獻出家畜和糧食來敬奉自然呢?那是因為人們有生存的欲望,心中有希望:雖然摸不透老天的脾氣,但還是每年獻祭點牛羊吧,希望能夠讨老天爺歡心,今年雨水能多一點。可見,人們的信仰其實都是帶有一點交換性質的,不過是不太清楚交換能不能達到目的、被賜予的是什麼、誰賜予、怎樣賜予的這些問題罷了。然而,這些問題雖然沒有答案,但是存在于人們心中的是對答案美好的、積極的猜測、希望和向往。希望使人們堅定信仰。

希望這種東西本身出自于人生存的願望,不需要什麼證據和證明。雖然沒找到原本的台詞,但我記得有一句,“信就行,不必尋找原因”。當希望需要依靠所謂肉眼可見的證據來證明時,那麼希望就不再是希望,卻堕落為附會和愚昧了。島上居民普遍過着不如意的生活,他們的能力無力改變現狀,心中普遍渴望能有一股拯救自己于危難中的力量,于是他們大都虔誠信教。但是,他們所信仰的真的是上帝嗎?還是說,無論是誰,隻要能夠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心願的就是上帝、就為他們所信仰呢?他們信仰的是自己的欲望,而渴望在生活裡尋找能夠證明願望可以滿足的證據。這時基督教剛好是一個普适的、系統化的、有一定曆史積累的學說,适應了他們的需求。對宗教的虔誠不過是他們無窮欲望的外在表現和僞裝。于是,在不如意的生活裡,因為他們願意相信欲望能夠滿足,并且竭力使自己相信這件事(就像是催眠),生活裡的一些小概率事件便和所謂神迹聯系了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作用。不過,在劇中導演做了影視化的具象處理,比如輪椅少女站立行走、老人恢複神智、返老還童的醫學奇迹。妙的是,這些神迹在聖經裡都有類似的記載,例如耶稣使盲人複明。這時候,神迹、傳教和人們的自我催眠相互作用,視聽就被混淆,而一種瘋狂的、病态的狂熱和偏執就産生了,形成了一種難以打破的屏障。這種屏障隻有當遇到了毀滅性的标志性的例外事件時才能被打破,人們才會突然醒悟過來。這時候聖杯裡傳遞的葡萄酒不是基督的血,而是瘋狂。這種瘋狂完全壓倒了人的理智,使人恢複到蒙昧狀态。當人愚昧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利用,就意味着臣服和服從。

其實臣服是這種狂熱的必然結果。對更高力量的承認就以為對自身的貶低。為一個至高力量服務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完全給出去,這時自由意志就被剝奪了,人就成了一個超然意志的容器,而服務的目的就是最後能夠回歸意志本源,即進入天堂和上帝同在。【注①】

如果人果真得到了上帝的召喚和啟示,即成為了上帝意旨的容器,其實也就是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這時個人的意志和上帝的旨意與聖經的教義就是統一的、一緻的。神父說的就是上帝說的,神父對聖經的解釋就是上帝的原意。上帝的神通存在于不可見的經文裡,神父的神迹卻是近在眼前。神迹的震撼力占據了人們的感官,于是對上帝的崇拜就逐漸異變為對神父的個人崇拜。

《馬太福音》說,不要稱地上的任何一位為父,因為你們的父隻有一位就是天父。對神的崇拜可以是宗教,而對人的崇拜就變成了邪教。神父和Beverly自認為代表神的旨意行事。當神父決定了自己是神的使者的時候,他就把決定的權利賦予了自己,實際上就把自己作為了人間的活神。從此人的善惡、事物的正邪不再是由神決定的,而取決于神父的判斷和他對聖經的解讀。這就恰恰違背了聖經要求。舊約裡,先知以利亞與信奉僞神巴力的邪教鬥法,并且最後用天罰将其摧毀。聖壇的捍衛者反而成了渎神者,牧羊人反而成了迷途的羔羊,這種合乎情理的荒誕就是這部劇的精彩之處。

先知是罕見的,而劇中的Beverly顯然不是先知,她完全沒有預料到船隻和最後的庇護所會被燒毀。狂熱驅使下的人們由于神迹、傳教和自我催眠的多重作用,一路上追随神父和Beverly的指示,然而此時Beverly的無知和庇護所的毀滅像炸雷般驚醒了衆人:原來他們一路追尋的并不是上帝的意旨,神父并不是先知。于是,神迹的誘惑、傳教的欺騙和自我催眠的形成的三重心理防線這時統統被擊潰,而這種病态的狂熱和偏執形成的屏障就被瞬間打破。不能得救的絕望讓人們瞬間清醒過來;希望并不是靠外界施與和滿足的。

全劇主旨

一,本劇探究了宗教觀點和現代社會的矛盾。這個矛盾又可以細分為幾個矛盾。

首先是現代社會裡神學觀下的認知矛盾,或者說未知和有知的矛盾。總的來講,劇中笃信聖經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未知去驗證未知,并且用未知來作為領導。比如說,當輪椅女孩奇迹般的複原站立行走時,他們選擇用聖經的經文來解釋這一現象,而不是依托于有實驗、數據支撐的科學理論。當聖經上的話以這些神迹的形式應驗後,他們就變得更加迷信聖經的教義和神父的教誨,并把它們作為了指導行動的思想,接着變得盲從、愚昧和瘋狂。這就是第一個導演想表達的内容,用未知去驗證未知,用未知來指導行動,隻會倒向無知、愚昧和盲從。

其次是宗教與科學的矛盾。這一點和第一點有所重合,因此不加贅述。

然後是宗教和現代社會的制度和設施的矛盾。當司法公安法律制度與宗教發展産生矛盾時,在狂熱宗教信仰和信念的驅使下,宗教分子公然襲擊警察,嚴重擾亂了社會治安,沖擊着社會制度的穩定性和人們對社會制度的信心。

接着是宗教和現代教育的矛盾。與宗教教育相結合的傳統教育很明顯已經不适應現在這個多元化多樣化的社會。為防止由教育内容不當可能招緻的如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教育亟需把意識形态教育和中立的學科知識嚴格區别開,盡可能避免由于信仰立場不同而導緻的不平等和進而引緻的宗教對立和種族隔閡。

接着是宗教間的矛盾和沖突,同時也暗示着種族差異、歧視和不平等。在基督教占據主流的社會裡,以伊斯蘭教為代表的異教是不占據生存優勢的,而這種宗教間的不和諧直接影響着其信衆的生活。尤其當類似911那樣的帶有一定宗教色彩和種族意味的恐怖襲擊發生後,之前看似風平浪靜的宗教界和政治界馬上就會掀起駭浪驚濤。而生活在美國的穆斯林由于宗教上和民族上的聯系,非議、懷疑和中傷馬上會接踵而來,他們的家庭、事業都将遭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由于宗教上的沖突和矛盾,無辜的少數族裔的生存壓力将進一步加大,而美國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又要進一步加深。

最後是宗教信仰造成的倫理問題。劇中,由于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警察父子産生矛盾和隔閡,甚至彼此怨恨。在這種情況下,宗教并沒有把人們的心聚在一起,反而給家庭造成了沒有必要的分裂。

二,絕望和希望的辯證關系。小鎮居民生活在一種繁複的沉悶的日子裡,一種可以認為是絕望的情緒裡。小鎮居民普遍營漁業為生,然而油輪洩漏污染海水嚴重影響了漁業,居民生活壓力加大。輪椅女孩的父母花光積蓄四處求醫為女兒治病,然而康複無望且負債累累;男主深陷車禍的陰影裡難以融入社會;Joe在誤傷女孩後處處遭人白眼,心懷愧疚和憤恨……在這種悲觀情緒的籠罩下,人們迫切需要傾訴和壓力的釋放,于是宗教就成為了他們寄托心願和緩解壓力的對象。當神父施展神迹治好了女孩的雙腿,醫好了卧床的老妪,長久的絕望陰影裡似乎投進了一絲難遇的光線。而正如溺水的人那樣,這群不幸的人拼命想抓住這一絲希望,并竭力使自己相信抓住的确實是希望。然而,正是他們所抓住的這看似希望和保佑的東西造成了後來一系列不堪設想的恐怖後果,帶來了家園的毀滅和堕落。當人們目睹家園燃為灰燼,一切歸于塵土,此時幡然悔悟,徹底清醒,坦然迎接日出時的終結。由此雖性命不保,卻杜絕了更深的堕落和沉淪。

絕望會使人變的盲目。絕望之中人會喪失辨别能力,變得短視,病急亂投醫,把一切看上去能夠救命的東西都當作是庇佑。然而,絕望的短視中所看到的零星的唯一的希望往往是有僞裝的,稍有不慎就會招緻更深的絕望。

絕望又會使人變得清醒。抛棄了一切幻想,重新審視自身,小鎮居民們終于認清了所謂神迹的真面目,把自身從神的幻境和束縛裡抽出來。最後小鎮雖然隕滅了,但居民們沒有繼續堕落,這給他們靈魂救贖帶來了希望,也給小島以外的世界帶來了希望。在這裡,就像破釜沉舟一樣,絕望又孕育了真正的希望。

總結一下:被視作最後希望的稻草往往引緻絕望,徹底的絕望使人清醒并帶來希望。真正的希望不是幻想從外界得來的;人最後隻能靠自救,隻有自己去發現創造希望的條件,希望才會到來。

三,恐怖主義。恐怖主義不是任何一種特定宗教的特定産物。任何宗教都有可能因為神職人員和信衆的錯誤而滋生狂熱,進而演化成恐怖主義。這意味着曾經被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利用的宗教也許确實應該被有所提防,但是不應就此被歧視和污名化。同時,那些尚未被恐怖主義染指的宗教也不應對内部潛在的威脅和苗頭放松警惕。恐怖不是某種特定教義導緻的,而是宗教裡普遍用未知指導下的愚昧和盲從導緻的,由個人身份的剝奪導緻的。由于主客觀因素的相互作用,這種對所信仰的虔誠信念導緻的狂熱就成了打着宗教旗号的恐怖主義。就像酒神的傳說,彭透斯的母親在對酒神的信仰裡發狂,最後竟帶領婦女手刃了自己不敬神的兒子。這種接近獸性、喪失人性的瘋狂和貪婪才是真正的恐怖。每一次科技對=領域有了新的革新時,願宗教體系的權威必然将受到挑戰,有時不得不為适應現代文明而對教義進行調整。這就給原教旨主義的複興創造了新的契機

四,還有就是其他一些比較零碎的觀點表達。比如性善論和性惡論。那些本性就惡的人不會因為學寫了幾句經文和教義就變成好人,而本性善良的人也不會由于喝了惡魔的血就泯滅人性。再比如教義要求和世俗欲望的沖突,科學的心理治療和宗教傳統的忏悔的矛盾,由宗教差别導緻的民族矛盾,等等。

總之,午夜彌撒是一部優秀的,富有哲理的電視劇。盡管導演在叙事節奏的掌控上還需加強,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對宗教哲學進行深入探讨的、發人深省的好劇。

注釋:①這種對教民的PUA在中世紀這樣的黑暗的、人們感到無力的時代無疑是行之有效的,人們普遍把希望寄托在神上。然而随着生産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變得更加有能力和自信,更加渴望去追求物質享受,這時貶低人擡高神的洗腦策略就遭到了挫折。文藝複興和宗教改革把得救和祭司的權利交還給教民,宗教随着科學與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和世俗社會相适應。如今反對宗教受現代主義影響的原教旨主義也正在興起。對經典的字面解讀和反現代主義、自由主義使得原教旨主義更加的激進和極端,對教義的堅持使得一部分人甚至變得迷信和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