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院不深,卻曲徑通幽;院牆不高,卻繁花似錦。别緻的花架,豐盈的盆栽,處處顯示着主人的清雅與悠閑。随着鏡頭由外而内,給出了八十五歲的媽媽蔣玉芝和六十五歲的女兒馮濟真的早餐:锃亮的咖啡杯、精緻的面包碟、小巧的原木托盤,就連小碟中三條醬黃瓜,都是整齊排列……搖鈴提醒媽媽早餐時間到了,也搖醒了鋪滿陽光的早晨,搖醒了院落中的花花草草。這是電影《媽媽》開篇的鏡頭鋪陳:一個高知家庭的雅緻生活,像一幅油畫一樣展現着知性、溫馨、優雅、恬靜。

        三個女人一台戲。随着故事的展開,這幅畫的底色逐漸顯現:孤獨、苦難、愧疚、掙紮,些許空寂,大量留白;蔣玉芝、馮濟真、周夏,照顧與被照顧,拯救與被拯救,追逐與被追逐,成全與被成全,編織成一首母性的愛之歌。

      小院裡的母女,丈夫早逝的媽媽,終身未婚的女兒,都是大學退休教授。前者奠定了影片愛的基調,溫暖柔韌而剛強;後者是歌的行闆,孤獨苦澀而跌宕。退休讓她們迷失了存在的意義,她們的小院也仿佛隐入煙塵;無人問津的苦樂酸甜,心結難解的平凡歲月。即使做多份義工,馮濟真夢中的眼淚也常常打濕現實的衣衫。母女倆很少相互傾訴,卻常互相怨怼;傾訴時簡潔明了,怨怼時理性平和。影片将所有哀愁裝進生活的鍋碗瓢盆,烹成“一日三餐”的規律菜譜,吟成夜讀詩歌的溫暖時光,修成挑燈整理的往日重現。母親老頑童式的調皮,女兒苦行僧樣的勞作,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堅強的外衣,蓋不住苦難若有若無的影子。終于,生活不會因為你積德行善總做“對的事”而對你網開一面,女兒的阿爾茲海默症徹底颠倒了母女兩人的角色,打碎了小院的甯靜。多疑,幻覺,失禁,遺忘,破壞……女兒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八十五歲的母親重新擔起了媽媽的重擔。“是遺棄還是懲罰?”“我做你媽媽六十年,我不是白忙活了!”“不論怎樣,我都愛你!”每一句台詞都直擊心靈,每一個眼神都無奈深邃。瑣碎的平凡變得憂傷而深刻,瘦小的媽媽變得堅韌而頑強。假如病痛可以替代,那上帝面前一定站着一群媽媽!

      第三位女性周夏是這首母性之歌裡的變奏,她像一隻迷途的羔羊,公交車上偷手機,潛入馮家偷古玩,“隻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小偷的惦記便與你結了緣。當馮濟真以一個拯救者的角色把周夏從派出所領出來,并遞給她一個裝滿錢的信封時,桀骜不馴的周夏來了一句“你以為你拯救了我,可也許是我成全了你”,這讓從未做過媽媽的馮濟真内心一片荒蕪。一個一直将父親的死歸咎于自己的忏悔者仿佛被人看透了隐秘的内心,原本困在回憶裡的她似乎被勒得更緊了。而若幹年後做了媽媽的周夏再次出現,馮濟真已不再記得當年。

      三個男人一鍋粥!影片裡出現三個男人,導演也許别有寓意。考古教授——馮濟真的父親,用自己的悲劇制造了别人的悲劇。他隻是在女兒的記憶和幻覺中出現,我不相信他真是因為當年女兒不開門而投湖自盡,荒涼年代裡的悲劇人生總有個體無法左右的社會根源。然而他的投湖卻成了籠罩母女倆一生的陰影。女人的悲劇裡,男人往往是成因。第二個男人是醉酒男,自以為是的他代表了世俗的淺薄和惡毒,芸芸衆生裡,這種男人竟是大多數!而以救死扶傷者出現的第三個男人——醫生,給人帶來的亮色似乎也有些冷漠教條,面對阿爾茲海默症,醫術蒼白得如同他的白大褂,這也是人類面對許多疾病的無奈和悲哀——眼睜睜的看着你離去,卻無能為力。影片似乎在說:男人們總是武斷地打碎這個世界,然後裝作拯救者來救贖。

        天之大,唯有母親的愛白璧無瑕。當影片畫面中手指三次拂過蠟燭,當密碼似的敲擊聲三次響起,當母女倆奔向漲潮的大海,我們知道:拯救世界的不是男人,而是我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