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純路人視角,主觀評價,基本對漫畫、動畫、劇版《一人之下》有關内容基本一無所知,本文沒任何有對改編的審判,對于該系列的所有認知幾乎都來自于前期預告和花絮,本文意在提供一個比較沒被議論的視角。

先說優點:首先作為一部同時兼顧了漫改和動作的商業爽片,自然得優先考慮其觀感上“爽”的部分,本片在動作場面與特效場面的誇張化的制作肯定是下了功夫的的。
導演烏爾善去年帶來的魔幻巨制《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因為工期原因導緻前後段特效水平割裂,但是我對他們團隊的制作水平留下了一個正面的印象,而今年的《異人之下》終于沒有此類問題,影片中的特效是以非常不寫實的風格去還原漫畫式的誇張感,不用說高情商啊,真這樣覺得的,其實比起将漫畫這種偏脫離現實的畫風以完全符合現實刻闆印象的特效去呈現出來的話,我還是更喜歡這種保留漫畫誇張風,比較超現實的呈現。
例如将漫畫中聽不見的拟聲詞以字體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我偏愛這種在風格上的“失真感”;本片攏共三場大點的動作戲,基本都在極具角色風格的打鬥場面與極其不寫實的特效做了有效的融合。
還有些人說五毛特效,首先這片特效肯定不便宜啊,光從價錢上肯定不是,但是從呈現效果上确實會有争議,很多人不接受這種類“動畫”的特效呈現,暨特地摘除掉真實性細節的特效,比較明顯的便是第二場大戰張楚岚與張起靈的雷法對轟,一大堆無比粗大的雷電,很像特攝裡怪獸的技能,看起來既“光污染”又不真實的樣子,但其實很符合我對漫畫式風格的承接延續,更加能将其與熱血中二這樣偏向番劇的形容詞聯合在一起,反而弱化了我對題材的接受門檻,更好入戲。
由于我并沒有對《一人之下》有過相關了解,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該系列作品, “還原”是我在觀看時最不在意的地方,在對所有人都不認識的情況下,更關心的是角色的技能和動作打戲能否建立針對電影中角色最直觀的初步印象。
所以“原來他技能是這樣的,握草,有點帥······”是我腦海裡想的最多的話,無論是馮寶寶呆萌和毫無規則打法的反差,還是夏禾妩媚妖豔、剛柔并濟,風莎燕瞬移的“快”“準”“狠”都讓我有上述感受,尤其是看到一些“反物理學”的打鬥,一些“花活”的時候會更興奮。
反倒是最後醫院大戰又變成了光線對轟有點不盡興,拳腳動作多來點啊······打鬥場面的那些廣角鏡頭加的真妙,足夠寬泛的視角體現那些脫離現實的技能,漫畫式霹靂乓啷的打鬥如果用定點或是正常商業片的套路開拍反而就失去了誇張的效果了。
其次是我個人很喜歡,也是對我來說最加分的部分:美術設計與音樂音效,脫離現實、自成一套的美學體系,對美術設計的喜愛與前文所說的漫畫式轉為真人的誇張與失真密不可分。
音效相比《封神》有了長足進步,不知各位有沒有覺得,去年在電影院看了兩遍《封神》,剛開始雪山大戰時的音效處理極為刺耳,後段音響又無比沉悶,宏大的配樂情緒都差點沒起來,第二遍還特意找了個IMAX影廳看,聽感仍是一般,而在《異人之下》音效體感方面是明顯優于《封神》的。
還有配樂,哎呀這是真的喜歡,我非常喜歡這種拼貼、混搭、沒個正形、不按常理出牌的音樂,當一堆場景限定嚴重的音樂放到一整部電影,并且去貼合人物特性與心理時,紮紮實實地切中了我的點。
缺點:
接下來唠唠缺點:先說我覺得最緻命的,也是我見到說爛的裡面除了“魔改”第二多的,主線不清。
張楚岚作為主角的最大任務就是單純的為了引出其他各門派的角色露個臉,他剛開始想查爺爺的死因,于是介入到各大門派的紛争中,然後突然說,“不行我爺爺說我不能暴露能力,我不幹了”,那你剛開始查幹嘛啊······不過到這也還好說,因為之後可以就寫他的反複糾結,做人與異人的掙紮,很常見也很好接受的命題。
然後,馮寶寶又占據了大段篇幅,開始寫她的往事她的回憶,無論一部電影主角是誰,最好都不要中途岔開去講大篇章的回憶,不是誰都有能力在轉移焦點的同時不疏忽原本的焦點,何況烏爾善不是一個以講故事見長的導演。接着是啥,哦,一場大戰,還是片中我覺得最無聊的一段動作戲,我還是喜歡拳打腳踢,對光線對波沒多少興趣了。
最後落筆于張楚岚決定去參加異人大會,他的轉變也是很倉促的,一個很低級的誤會,他與馮寶寶之間的聯結在原著中應該水很深的吧(應該吧?),那在他的轉變和馮寶寶的關系也沒建構到“戰友”的程度啊,更别說惡趣味十足的“主人”和“奴隸”了。
類似題材,可以高深點講同類異類之間的隔閡與認可,好好的講故事;或者簡單點就拍成劇情簡單純打片,就怕是這樣這樣既要還要,既要深刻的主題,又要漂亮的動作大場面,是有成功的案例,但不是誰都有那個能力啊,現在就變成了片段式的電影,一段劇情後趕快接一下打鬥引一下新角色,然後倉促的進到下一段劇情潦草地勾勒下主線就再接一段打鬥,其實挺遺憾的。
以及動畫部分用了真人拍攝在加以ai動畫的模式,講真,很大膽,效果也很不好,這樣的處理很大的程度上既消磨了大量情節時角色的情感厚度,又因為并不精細的水準失去了嚴肅情節的厚重感,最後的效果真的是有點不倫不類了。
還有一個很莫名其妙的點,這部電影,說好聽點就是有很多導演制作組的惡趣味,說難聽點就是不少的擦邊媚俗情節,好像原著就是這樣?那原著也是莫名其妙的,就算在原著漫畫那會,搞點低級趣味很常見,但是在改編的時候就可以做出取舍了嘛,至少像馮寶寶洗澡那段···就很低級很沒有必要啊,都不知道目的是啥,它甚至除了擦個邊就沒有其他實際意義了。還有一些sm意味明顯的性暗示,不是你有啥好暗示的我就不明白了,柳妍妍綁架張楚岚還要給他嘴裡套個·····她的這個動機也不足啊,你放個蘋果我都當你開玩笑了······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制作水準很高,美學特别對我胃口,演員除了張靈玉蠻辣眼睛以外其餘都很不錯,但劇情寫作有很大問題,好在他還有足夠的大場面去支撐他偏平乏的内容,再加上屢試不爽的低預期buff,最後觀感也還不錯,還比《封神》高一點,沒辦法《封神》預期太高了。
沒有那部電影能同時滿足原著黨和路人的,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有,主要看導演組的取舍,偏好哪一邊,不過在中間的想兩頭吃的基本都是兩邊不讨好的,最後成了原著黨那罵聲四起,路人裡也激不起多少水花,這樣尴尬無比的處境,烏爾善自己都管這叫地獄開局,大概率也會是地獄收尾了,目前票房走勢來看2億差不多了,這成本估計不低,大撲啊······
評分6.2,其實我個人這有7分的,但是豆瓣評分與個人觀感分歧也不是第一次了,習慣了,還挺想看第二部的,希望導演能找好漫畫與真人電影之間更好的平衡點吧,雖然很難,我也不看好,但還是會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