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和衰亡》截取了羅馬帝國由盛轉衰的幾個關鍵點。基于這個片再去撸《羅馬元老院與人民》《羅馬帝國衰亡史》會有熟悉感,讀起來更清晰。

羅馬帝國史的截點

第一集,凱撒一場一場的對外對内的硬仗打下來,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時也讓自己越來越處于獨裁的位置。為了阻止羅馬共和國向帝國的進程,公元前44年,元老院60人刺殺了凱撒。然而,獨裁帝制進程已經開啟無法後退,凱撒被刺标志着羅馬共和國轉向羅馬帝國。

第二集,羅馬帝國到了尼祿(恺撒最後的血脈)統治的時期,尼祿不做皇帝該做的事情,他是一個擁有最高權力的瘋狂藝術家,要打造世界上最豪華的羅馬城。大肆斂财、劫掠神廟、弑殺妻子、殘殺元老院政敵……不堪重稅的人民發起反抗戰争。公元67年,尼祿竟然要扮成戲子帶着妓女去戰場,元老院忍無可忍,隻得逼他自殺了。

可見,羅馬帝制到了尼祿的時期,皇帝權利已經穩定存在了1個多世紀,尼祿倒台,羅馬隻能亂了。第三集,羅馬一直處于尼祿死後的動蕩時期,猶太省教民起義,韋斯巴芗以強權高壓的方式征服從而成為新的皇帝。凱撒打的是硬仗,韋斯巴芗則是以暴力搶奪猶太财貨、殺害猶太人、奸淫猶太婦女、火燒猶太村落的殘暴手段來威脅猶太起義軍,毫無節操。

看到這裡,感歎羅馬帝國已經衰敗得厲害!這時,紀錄片居然不按時間順序,而追溯到公元前146年,帝國開始的源頭,第四集,插入的一集,原來第三集中如此衰敗的帝國的開端竟然榮光閃閃!父親為格拉古家族,母親為西庇阿家族的提比略·格拉古,身為貴族,卻在貴族兼并農民土地的問題并緻力于維護農民的利益。提比略企圖頒布農地法,将土地歸還給人民,這觸犯了貴族的利益。提比略有分裂國家,獨裁稱帝的趨勢,最終元老院謀殺了他。

第五集,羅馬帝國需要借助基督教的力量才能延續。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在十字架的啟示下赢得了米爾維亞橋戰役的勝利,由此他統一了西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是世界曆史上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羅馬皇帝。

第六集,英雄竟然變成了入侵羅馬的蠻族首領。西哥特人(被羅馬人稱為野蠻人)南渡多瑙河進入帝國境内居住,向羅馬帝國要求避難。此時,整個羅馬帝國找不到一個能夠說話算話的人,上一秒簽訂和平協約,下一秒就派兵開打。蠻族首領亞拉裡克三次與羅馬達成割地協議,三次被背叛,忍無可忍,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入羅馬城,古羅馬子民曾自稱古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為“永恒之城”被洗劫了。這是羅馬帝國崩潰的起點。

...

史實摘錄E01:Caesar

公元前60年凱撒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随後,凱撒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不列颠。恺撒成為第一個跨過萊茵河,到對岸(日耳曼尼亞)去進攻日耳曼人羅馬人

公元前52年,在高盧地區的阿萊西亞城,凱撒率軍以少勝多,實現對高盧初步的征服。

三頭政治不穩,元老院拉攏龐培,削弱凱撒。公元前49年,恺撒帶軍團到國境線盧比孔河,并渡過盧比孔河,開啟了羅馬内戰。恺撒打敗龐培,集大權于一身,實行了獨裁統治。

元前48年,凱撒擊敗龐培追擊到埃及埃及人刺殺龐培後,将龐培人頭獻給恺撒。恺撒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與他的姐姐克利奧佩特拉(Cleopatra,即埃及豔後)共享。此舉惹惱埃及人,爆發亞曆山大戰役。

恺撒帶領第六軍團加上援軍,徹底擊敗埃及軍(亞曆山大港戰役),托勒密十三世陣亡,克利奧佩特拉登上埃及王位。會戰期間,恺撒士兵所發射的火箭命中亞曆山大城大圖書館,60多萬本書毀于一旦。在澤拉之戰獲得勝利,凱撒留下了“我來,我看,我征服”的豪言壯語。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8歲。參加反對恺撒的陰謀的大約有60多人,陰謀刺殺他的人中間,幾乎沒有誰在他死後活過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難,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維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後發動的戰争,有些用刺殺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殺。

凱撒被刺标志着:羅馬共和國轉向羅馬帝國。“帝”是後人的尊稱,恺撒生前沒有稱帝,隻是個權傾一時的獨裁者(被元老院任命為dictator—終身獨裁官),後人用他的名字凱撒代表羅馬國王的稱号。

恺撒結束了古羅馬延續500年之久的政治體制,他成為羅馬實質意義上的維持了四年統治的始皇帝。恺撒死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并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E02:Nero

公元64年 羅馬大火燒毀了大部分羅馬城,尼祿皇帝開始建設新羅馬城。他以藝術之美為核心。大興土木導緻羅馬的财政緊張,尼祿劫掠神廟。元老院一開始對于尼祿修建羅馬城以及拿出來的設計方案很贊賞,但如果實施方案沒有給予幫助,隻是不斷反對。尼祿不願讓自己精心的設計,藝術之美受到半點破壞,以至于劫掠神廟,激怒了元老院。

羅馬持續的财政緊張最終導緻了羅馬财政體系的崩潰,尼祿在全國各地表演,為了緩解财政危機,尼祿瘋狂的掠奪貴族的财富。

公元67年,雄偉的羅馬城建成,同時,羅馬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西班牙、高盧、非洲、日耳曼尼亞的叛亂發生,尼祿打算禦駕親征,他召集數百名妓女一同出征,企圖用歌聲于藝術擊敗敵人。元老院忍無可忍,宣布尼祿為國家公敵并處死了他。

波蘭作家顯克微支1896年發表的《你往何處去》是100多年來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曆史小說。小說見證了羅馬的焚毀基督徒的受難,其中那位魔鬼君王,就是尼祿,恺撒最後的血脈。

之後的強權奪帝沒有停息,而暴君的壓迫促生了基督教的興起。

E03:Rebellion

公元66年,稅收和信仰的問題導緻猶太人的起義。68年,元老院宣布尼祿為“全民公敵”,暴君自殺,之後進入了四帝内亂的時期。69年-70年韋斯巴芗平定猶太起義,起義領袖之一約瑟夫投降,耶路撒冷被圍城而後攻破陷落,韋斯巴芗稱帝開創了弗拉維王朝,和他一起攻城的兒子提圖斯成為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在耶路撒冷攻城戰中,羅馬軍隊的工程技術與創造性展露無疑,最終羅馬人由于城牆的垮塌戲劇性地占領了耶路撒冷。須知,城中的猶太人原本是平民,因為不開重負才起義,他們在軍事軍備上本來就是外行。他們想要的是減少稅收和信仰自由,并不是戰争,然而,羅馬人不顧他們的所求,維斯巴西安用燒殺搶奪平民這種強權手段威懾他們。

韋帕芗即位之後,展開了一連串社會秩序的重建與财政整理措施,填補空虛的國庫。

古羅馬文明的象征——意大利古羅馬競技場,是在公元72年,羅馬皇帝韋斯巴芗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由強迫淪為奴隸的八萬猶太和阿拉伯俘虜修建而成的。

E04:Revolution

起初羅馬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國家,對外擴張的戰争給元老階級帶來了新的巨大的财富,卻削弱了普通農民,農業已經成為屬于羅馬貴族使用奴隸勞動來種植葡萄與橄榄的大地産的事情了。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格拉古兄弟所發動的土地改革,引緻了一系列的内戰。

提比略·格拉古常與其弟蓋約·格拉古合稱為格拉古兄弟。其父親老提比略·格拉古曾出任羅馬執政官,父親在他很小時就戰死。母系家族——西庇阿家族,母親科涅莉亞拒絕過埃及國王托勒密六世的求婚。外公大西庇阿,打敗漢尼拔赢得第二次布匿戰争。

公元前146年,羅馬在布匿戰争中擊敗迦太基,取得決定性勝利,獲得了地中海霸權,提比略在戰争中嶄露頭角。

公元前137年,羅馬人在戰役中遭受到了重大的失敗,幸好提比略憑借父親的信譽與敵人簽署了一份和平協議,避免了軍隊被徹底消滅。回到羅馬後,小西庇阿視提比略的行為為怯懦之舉,并說服元老院宣布此和平協議無效。這讓提比略感到有損自己和父親的榮譽,與元老院産生隔閡。

提比略關心貴族兼并農民土地的問題并緻力于維護農民的利益,通過與西班牙叛軍的和談提比略建立起威望,他競選成為保民官。他企圖頒布農地法,将土地歸還給人民,掀起革命的狂潮。由于他的土地改革觸動了貴族尤其是元老院的利益,甚至剝奪了元老院特權。元老院對提比略的反對更加加劇。他們聲稱帕加馬的使者給提比略帶去了王冠和紫色長袍,提比略有稱王的野心。最終提比略死于元老院的保守勢力。

為了安撫衆多支持提比略的平民,元老院不得不同意執行提比略的法案,提比略死後6年的時間裡,先後有8萬平民分到了土地。在下一個十年的人口普查中公民數量的增加,也證實了有大量土地被分配給了無地者。但是,土地改革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及障礙。

提比略的胞弟蓋約·格拉古則繼承了其兄的事業,在10年後當選保民官,開始着手進行一場更加徹底但也更加激進的改革,其中包括擴大羅馬公民權授予範圍。他做到了提比略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情——成功連任第二年度的保民官,但最終還是繼續了其兄死于保民官任上的不幸命運。

E05:Constantine

基督教産生于受苦受難的下層群衆之中,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奴隸、窮人和無産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所以早期基督教具有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精神,他們又不信奉羅馬諸神,不拜羅馬皇帝,因而遭到羅馬統治階級的不斷迫害。從前面幾集紀錄片我們也看到,尼祿就是第一個對基督教徒進行大範圍迫害的人,64年,尼錄把縱火案轉嫁到基督徒身上;70年,葦伯芗的軍隊圍攻耶路撒冷,先後死于戰争和饑餓的猶太人達110萬人;哈德良時(132年),猶太人有58萬人被殺;161年的奧理略統治時,對基督教徒進行過一次更嚴厲的迫害;250年和253年,羅馬曆史上有連續兩次對基督教徒進行有組織的長期迫害;303—305年,戴克裡對基督教徒進行了持續兩年的迫害。但羅馬帝國對基督教徒的不斷迫害并沒有把基督教鎮壓下去,相反,信徒愈來愈多。

4世紀初,帝國境内的基督教徒竟多達600萬人。君士坦丁順勢把基督教演變為适合帝國統治的信仰。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和基督教進軍羅馬,與馬克森提斯對戰,君士坦丁借助基督教的力量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由此他統一了西羅馬。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與東羅馬的李錫尼結盟,并發布《米蘭诏令》(Edict of Milan),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和自由傳播。公元316年開始,代表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和代表羅馬傳統神的李錫尼開戰,這是所謂的信仰之戰,公元323年,亞德裡亞堡戰役的勝利标志着君士坦丁統一羅馬。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遷都後重建并大規模擴建了這座古老的城市,又改名為君士坦丁堡(現名伊斯坦布爾),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1453年仍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

經過君士坦丁時代之後,基督教的地位已不可動搖,終于在392年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開始了在西方文化史上惟我獨尊的信仰時代。

E06:The Fall of Rome

在羅馬帝國晚期,帝國的歐洲部分,沿萊茵河到多瑙河的漫長邊界上,經常遭到蠻族的侵擾。所謂“蠻族”,是相對于古希臘、羅馬人而言的,希臘、羅馬人創立了發達的奴隸制文明,他們把當時歐洲其他較落後的民族,統統稱為“蠻族”,也就是野蠻人的意思。

在公元五世紀初的時候,羅馬帝國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國内的奴隸、貧民起義和蠻族入侵交彙在一起,沖擊着腐朽的帝國。此時的羅馬帝國,東西兩部分由兩個皇帝統治着,他們是老皇帝狄奧多西的兩個兒子。哥哥統治東羅馬帝國,弟弟統治西羅馬帝國。

統治西羅馬帝國的皇帝霍諾利烏斯,即位時年僅十歲。當時羅馬統治者為鎮壓國内人民的起義,在軍隊中雇傭了許多蠻族人。羅馬軍隊中四分之三的士兵是蠻族人,許多蠻族人擔任了高級軍官。此時,蠻族是真正有戰鬥力的人。

公元401年,由阿拉裡克率領的西哥特人侵入了意大利。在這以前,從來沒有任何“蠻族”侵入過意大利本土,西羅馬帝國全國震動。羅馬城内有錢的奴隸主和貴族紛紛準備外逃,連皇帝也打算逃到高盧去。

這時的統帥斯提裡科沉着、冷靜,認真分析了形勢,火速從萊茵河和不列颠調來駐軍保衛意大利,阿拉裡克被打敗。羅馬人舉行了慶祝遊行慶典,大圓形鬥獸場進行了角鬥表演。這是羅馬曆史上最後一次角鬥士競技比賽。

阿拉裡克在第一次進攻羅馬受挫後,重整旗鼓,再次進軍意大利。斯提利科與哥特人進行談判,希望以土地換取哥特人軍隊的保護。然而斯提利科被羅馬皇帝霍諾裡烏斯處決,羅馬城内的野蠻人也遭到軍方屠殺。西哥特人首領亞拉裡克率軍圍城羅馬。

公元408年8月,皇帝霍諾利烏斯聽信了讒言,下令處死他的忠誠将領斯提裡科。接着在元老們的煽動下,羅馬軍隊集體屠殺蠻族士兵的妻子兒女。這引起了三萬名蠻族士兵的無比憤怒,他們投奔阿拉裡克,要求他帶領他們去攻打羅馬。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入羅馬城,古羅馬子民曾自稱古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為“永恒之城”被洗劫了。

最後,在公元476年,意大利的第一個日耳曼蠻族國王,奧多亞克廢黜了西羅馬帝國皇帝,西羅馬帝國滅亡。從此,歐洲曆史進入了封建統治的中古時代,被稱為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