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个方面来吐槽这部“优秀的”洗钱佳作吧,毕竟我真的挺难相信一个拍了《你好旧时光》的导演会拍出这么一个天生反骨的电影。
首先是逻辑上
1.男主角人设前后不统一
男主角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跟女主角考入了同一个高中,观察男主角在高中时期的性格特点可知这是一个真的不咋爱学习的小男孩。但是既然能考入优秀高中,那说明还算聪明的
但是后来他打工的三件事,没有一件能体现他聪明。只是让他看起来像个没有脑子只有一腔孤勇的莽夫。
暴雨天不顾作业安全而去施工;稍微一点施压就忘记工作责任制去签字(要真的出事了就是他一个人背锅哎);被好兄弟骗了也不报警也不说,自己背锅去新疆打工
能干出上述三件事儿的,你很难说这是个当初有点小聪明不努力也能上重点高中的人吧。上面三件事哪怕不是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正常的人也都不会这么干吧?
只有一腔孤勇和努力的没脑子痴情男主角真的并不讨喜。
2.女主角爱男主什么?
如果说高中时期的爱是青梅竹马单纯的爱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两个人的“阶层”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不认为女主角还会这样爱男主。电影里的女主对男主的痴情是根本立不住脚的。
爱情可以抵抗暂时的穷苦和“阶层差距”,但是不能抵抗永远。生于小康之家的研究生女孩和似乎没爹没妈的高中肄业搬砖男主角之间,你很难想象他们两个之间有什么共同话题。学历和阅历带来的其实是三观上的改变,所以我可以理解两个人暂时的相爱,但是真正长久的爱情是势均力敌的爱,不是这样为了一方而自我牺牲。基于这样的观点,我很难接受女主角居然和他相爱了十年。
3.女主角看似纯情实则绿茶
男主角去新疆之后女生跟澳大利亚男青年在一起了,并且谈婚论嫁。但是在讨论结婚的时候女生很不情愿很勉强的答应了。
不谈男女主角之间的有主角光环的反智爱情,仅仅把他们当做凡人来看的话,女主角简直就是吃着锅里的还想着昨天剩下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澳大利亚男青年,我苦苦等待我心爱的女孩分手了我终于上位了,她愿意跟我结婚但是她居然心里还偷偷想着前男友。这公平吗?合理吗??
而且女主角居然还丢下澳大利亚男青年逃婚了,责任心呢???还真觉得挺浪漫啊?
4.澳大利亚男青年爱这个女主什么??
一出场就是被女主电话叫来的,多年未相见的发小怎么就从一开始心甘情愿的成为了女主的舔狗了??
俩人要真是感情好的发小也不至于多年没联系吧……
接下来聊一下技术上的
1.导演拍的时候没想好自己要干嘛
全程后期配音,很多地方声画不同步,人嘴还没长开呢人声就出来了,非常尴尬。
明显能感觉到拍的时候导演没想让他俩说话,但是做后期觉得不得不说话,所以硬生生配上去了。
2.混录水平像学生作品
声音应该是有指向性的,应当是有空间属性的。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全都没有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刚会用protools的人接了个大活儿做出来的声音。在新年男主角来女主角家里吃饭的那一场中,女主角她妈跟女主角嫌弃男生的对话中,这一段声音没有指向性(即方向感),整体的处理像是隔着低声的蒙版站在你面前说话一样,缺少空间感和距离感。
人们在新疆到处寻找男主角的时候,人声处理不合理。大远景配合清晰的呼喊声这是人能想出来的东西???
大远景意味着距离远和空间的广阔,那么人声必然是听不见的,就算能听见也应该是渺茫的。但是电影直接给我整了个小录音棚里录出来的人声贴上去了,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3.扣图不细致
男女主在南京看烟花的这一段,明显是在扣图,扣的还不细致,于是搞了个高斯模糊,然后看起来更不细了……
换个后期吧好不好,用点心吧……
emmm如果非要在垃圾堆里找肉吃的话
电影前二十分钟演技虽然尴尬但是确实是个及格的MV
整体电影光影做的挺好看的
emmm不好意思真的夸不出来了……
另外补一句,我也曾经有一位恋爱七年断断续续的前任,他也在澳大利亚。当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的时候,共同话题真的会渐渐消失,所以爱情不是维持长久关系的核心,势均力敌才是。
我的现任是一位很不错很有作为的年轻的博士,所以如果有人要洗这部电影说什么“哎呀哎呀你肯定是没谈过恋爱才不动他的感人之处”~
那我可就要怼一句了,我恋爱经历可比你丰富~说得好像谁没谈过那种老长老长的恋爱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