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找的視頻,沒有字幕隻好純聽了,沒想到基本上還聽得可以,就是黑人女僕的話有點聽不懂。其實我聽力還是不好,可能是看過62版和原書而對有些台詞熟悉之故。

相比庫布裡克版基本是純故事片的特點(不懂電影,憑直覺亂說),這部電影的審美基調是慵懶的、輕盈的、浪漫的、情色的(彷彿有點洛可可風韻)。62版在男主角的選角上似乎比較真實地再現了一位中年男子的氣質。而在這部電影中,無論是洛麗塔視角下的亨伯特還是亨伯特視角下的洛麗塔,都閃耀著光芒。97版洛麗塔中的亨伯特,神經質、軟弱、恐懼,也成為了一種美。其他人物的形象氣質也與納博科夫原作有很大不同,我個人認為這版的洛麗塔完全不是納博科夫原著中那種“小仙女”,反而是原著所言那種臉上長粉刺如何如何的俗氣小姑娘了(書不在手邊嗚嗚),黑茲太太也沒有那麼討厭(甚至是美麗的,破碎的,令人同情的),兩版唯一相似的人物形象,可能隻有奎爾蒂了。在場景與服飾上,這一版也更加“洛可可”(同整個氛圍相符吧),這裡黑茲家似乎在人均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友好社區(62版的蘭姆斯戴爾相比顯得保守而庸俗;97版黑茲太太突然要送洛去讀天主教學校真的很突兀,因為之前的夏洛特都顯得目田得很呀),住的是大公館(豪奢得小白宮似的),有黑人女傭(62版的黑茲太太條件略差,努力想要和鄰人攀比),服化道也略浮誇,有點不像那個年代日常生活中的造型。當然這部電影的藝術表現力比62好,可以從很多方面闡述,不隻表現在視聽語言方面,感覺應該有很多可以寫。。。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版本突出了小洛的情感軌跡,而62版幾乎全是亨伯特的男性視角:洛麗塔對亨伯特的感情,從一開始主動(在母親的嚴格管束下,亨伯特是那個允許她放鬆叛逆的人),到後來的被動和反抗(亨伯特對洛的控制越來越強,壓抑了洛的少女天性),再到最後權宜之下的假裝聽話實則利用(借助了奎爾蒂之手,但洛的第一次利用自己和亨伯特的性來交易,是從比爾德斯利預備學校的戲劇表演開始的)。洛麗塔在不幸的家庭背景(早逝的父親和嚴苛風流的母親)影響下,對亨伯特產生依戀,之後又借助奎爾蒂之手擺脫亨伯特,最後又被奎爾蒂拋棄——真實得像身邊每一個不幸的小女孩,看似掙紮出命運的枷鎖,實則又踏進一個新的陷阱。雖說不幸,但故事裏的洛麗塔最終(暫時)安定了下來(迪克和洛麗塔居住的那個小屋比起黑茲家的小公館何其shabby耶,但至少有一點溫馨和希望,雖然最後難產而死了)(當然生產也可以解讀為另一種命運的陷阱????),現實中的女孩們卻不一定都能如她那般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