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到這部電影時,本人系高三準畢業生

《青春變形記》應該說是這麼多年來迪士尼我最能感同身受的一部電影了,它站在一個青春期女孩的角度,極其細膩地剖析這個年紀女孩的心理與生活狀态。我也曾像美美一樣,極度自律,我追求着一切在傳統觀念中被論為“正确”的行為,努力做着可以收到大人誇獎的事,但卻從來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我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一直在親戚家長大。小學一二三年級過後,由于成績太差,我被送到了大姨家。我的大姨是個小學老師,非常嚴厲,會因我表哥偷玩電腦而不惜把電腦砸了。自那之後,我曾經放學後跳皮筋、騎自行車那種到處浪的生活變被一次次嚴厲的訓罵和每晚的試卷給占據了,再加上那種“寄人籬下”的心理,我一度十分内向。

可能在那種環境下,我逐漸地知道了周圍人對我的期待,又或許是向來我隻有在成績上才能得到自己期望的誇獎,我不想讓大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失望,不想讓自己在大人們的家常中成為同輩人中最沒出息的那個,也不想被表哥或是周圍其它人貼上“做人不靈活”“笨”“動不動就哭”的标簽,我厭倦了那種在比拼中落後于人的失落。在大姨的教導下,我變得高度自律,改掉了許多從前的不良習慣,這看起來似乎是好事,但可能我本身的性格便是如此,我幾乎到了一種“循規蹈矩”的地步。

...

我會有美美那樣畫自己與那個超市男孩畫像之類的沖動,也同樣會像美美一樣最終将所有畫像扔進垃圾桶的壓制行為,就是因為在我的觀念中,這些都是“不好的東西”。我知道不能亂花錢,所以從小隻會買那個一塊錢的冰棍,不是因為喜歡,而是舍不得買四五塊的。我知道網絡、遊戲之類的對成績不好,我從小便對追星、遊戲、動漫、小說打心底地排斥,甚至會鄙夷周圍玩這些的同學。隻不過,諷刺的是,我也是在高中後兩年才意識到,我其實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動畫,小時候喜歡的動畫電影基本上都是看四五遍以上。

...

這種自我壓制的狀态持續了數年,八年級有了個充話費送的手機,但我堅決不去接觸網絡,高一一整年幾乎沒在學校超市買過東西。我不像美美在學校有一群好姐妹,能堅持自己對四城樂隊的熱愛,我隻覺得自己與周圍同學有一種極端的隔閡感,一種在我們這年紀不該有的代溝。

...

看到美美第一次儀式時決定将熊貓留下,那是她接受了自己,接受了那個并不能每時每刻都滿足父母期待的自己,當時竟是不自覺地淚目...高一時,我因為羅小黑的電影而喜歡上了這部國漫,我還記得當時為此特地下了微博,在一種内心拒絕卻又極其渴望的心态中,我看了它的漫畫和TV版動畫。當時竟因為一種負罪感而矛盾了許久,我曾以為自己的高中學習會不會就葬送在這個錯誤決定中了,但事實證明,并沒有。

在高中的後面兩年,我真正接受了那些我曾鄙夷的網上的娛樂方式,我常常在自己與周圍同學的不同中思考自己的過去,我逐漸改變了一些想法,卻又能堅持一部分我認為正确的觀念,在長達兩年的思考中,我漸漸明白了自己喜歡些什麼,讨厭些什麼。看着一位初中比自己差的男生在高中時一直在年級遙遙領先,他甚至被周圍人奉稱為“神”,我很清楚那種能夠次次名列前茅的學習狀态,因為我初中時也是如此。在高中的頭兩年,我會在每一次考試後因為自己和他差了幾十名而失落,但現在,我隻會說,我并不羨慕。初中時那種擯棄一切隻顧學習的狀态隻能是過去,我享受着如今這種會感受生活卻又不落下學習的狀态。

...

我沒有一個美美那樣的媽,應該說我父母不會過分要求我什麼,他們也知道我自律,對我管得也松,但是和美美一樣的那種心理狀态,應該說是從小的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那種要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的教育方式應該說是中國家庭的通病,正像美美的媽媽會阻攔女兒去演唱會,卻從不會對她報數學競賽提出異議一樣,每一位中國孩子應該都承受過來自家庭期望的壓力,這或許并不是一件值得指責的事,但有時父母可能會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石之予抓住了中國家庭普遍的矛盾,愛你但不代表我真的贊成你,更多時候也就是像美美一樣,還是想盡力說服父母,獲得他們的理解。好在現在的父母都普遍開放很多了,但《青春變形記》仍是一部值得大人看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