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見的xy題材的女同電影,同時有這倆主題的我能想到的還有麥婉欣導演的《蝴蝶》,主角都有參與xy。這部片讓人更驚喜的是兩位女主都是xy的領導者或參與者,而不像蝴蝶中隻有一位是參與者,另一位何超儀演的主角阿蝶是旁觀者,和xy的核心人物真真也産生了分歧并永遠錯過了彼此,阿蝶在xy上并沒有真正的理解真真,她倆的愛情也少了一絲共同為理想獻身的深入靈魂的感覺。而《青春并不溫柔》兩位女主有着共同的追求并能相互理解彼此,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女主,有廣闊的胸懷和抱負,敢于對抗強權,思想先鋒,不受男權社會的規訓,不會因為性别就限制自己在xy中的角色,真的是絕對的理想型。即使在xy這樣left的運動内部,男權的壓迫仍然無處不在,兩位女主不僅對抗強權也對抗父權制,這讓兩位女主的慢慢靠近和相愛蒙上了更加理想自由沖破束縛的色彩,感情起伏更激動人心。

看了影片相關的采訪,導演提到之前的《女朋友,男朋友》《戲夢巴黎》都是把xy當背景,聚焦于三角關系,這部片是直接選擇運動的參與者作為主角,不僅關注感情和人際關系,也關注xy的走向。從這點來說我覺得非常難得,包括國内也有很多片比如同性戀的《藍宇》,異性戀的公園片,xy都是當作時代背景,給他們的感情人為加上了曆史的厚重感,撇開曆史背景,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戀愛,但都因為時代背景的加入感覺立意和格調就提升了的感覺?在時代大背景下關注小人物的悲喜的确是很常見的題材,不過似乎都選擇了當成愛情的背景闆,我覺得是不夠的。《青春并不溫柔》的導演在采訪中提到自己也是xy的親身參與者,又想到一般都是男性為核心的領導,所以想拍女性為主角的電影,我覺得能把反對父權和反對tz威權同時作為核心抗争的點,立意是超過了絕大多數的同性甚至是經典的xy背景闆愛情電影的。

關于導演性别,網上說男的女的都有,大部分都說導演是男的不懂女同怎麼做,拍的男凝之類的,零星見過幾個說女導演拍的很細膩。我不想給導演性别下定義,通過看采訪我沒看出導演性别氣質有特别的偏向,比較偏中性,說男導演的可能隻是看了照片吧,我們對性别的認知什麼時候可以打破二元制呢?本片對女主角刻畫的鏡頭,應該是女性凝視沒有争議吧,季微畫魏青的時候,有種燒女圖的感覺。還有親密戲,姿勢可能沒有那麼常見但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吧,不是異性戀專屬,這個姿勢前面魏青和阿光也出現過,魏青都是處于更主導的位置,但是她的反應完全不一樣,也有可能是一種前後對比。因為這個就覺得是男導演會拍出來的不免有些武斷,除了這裡全劇我看不出别的明顯直男導演拍的痕迹了。就算是直男導演,或者是gay導演,也有可能拍出思想和鏡頭語言都很女性視角的片,雖然我更傾向于導演應該有女性的成長經曆(看台灣報道也用的是“她”)。

片子的女權思想也有很多體現的地方。剛開始魏青和季微交談的時候就提到自己母親是因為沒有選擇所以沒有離婚,過慣了好日子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對婚姻中女性的弱勢地位魏青看的很透徹。還有開頭美術老師指責季微收紙條男女關系不清楚和頭發亂糟糟的,喜歡他的男生也對她說,女生可以把畫畫當興趣,以後結婚找個好老公就好了,男的就得擔心掙錢。而季微直接和老師争吵,聽到男生說那個話直接走人,都能看出季微雖然表面溫柔女性但是内心很有個性和想法。魏青在xy中更是靈魂人物,而不是男性的輔助角色,不僅承擔了經費,還有關鍵的決策。她非常清楚這種抗争不要涉及到tz,投誠了tz最後可能付出更慘重的代價。可是阿光是比較有表現欲和需要證明自己成功的直男,所以他倆從一開始就是觀念不合的。阿光跟季微說過魏青太獨立了,季微覺得獨立很好,而阿光說女生還是不要太獨立了。阿光在魏青也直接質問,你是真的參加xy還是想表現你自己,你想帶我去是因為讓自己臉上有光讓别人覺得你女朋友是議員的女兒,每一個問題都直戳男權的核心,毫不留情面。所以說魏青不僅反抗父親也反抗男朋友哈哈。

導演本科生物出身半路學電影,能夠拍出完成度和立意都很高的首部作品,可以說是很有天賦了。影片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魏青參與xy的動機如果按照影片裡的是為了反抗父親,不免有點單薄,我覺得應該是反抗父親代表的父權制和教育的威權體系,和本身就是理想主義者,這點可以多交代一下。還有她和阿光的對話也比較單薄,基本全靠吵架推進,兩人之間沒什麼正常的對話。關于兩人為什麼會在一起,如果是阿光說的她通過他可以參與美術系而反抗父親,說服力也不強,非得找個工具人男朋友嗎。或者大膽猜測一下有人談男朋友純粹為了反對他?讓他知道不要把我魏青當成附屬品。關于魏青季微倆人的感情,總體銜接還是比較自然的,化學反應很好嗑,演員在一些小眼神小表情上都非常有氛圍。但是有的場合可能現實中并不太适合一上來就接吻,可能擁抱一下會更好,用接吻來推進感情看到後面有點疲憊。還有前期季微的參與抗争程度非常足,到後面她的參與程度就變低了,基本是魏青去哪她就陪到哪,魏青什麼時候吵架了難過她就什麼時候在,抗争的進程就更像是旁觀者了,雖然很好嗑但是後面形象就單一了,也可以一邊追逐愛一邊深入參與追求理想。

這部片從選角和攝影都很成功,魏青本人完全是清冷天菜型,天生電影臉,海邊白襯衫簡直就是大寫的美強慘,海邊接吻那一幕真的是太美導演太會拍了。季微也是溫柔帶着倔強和堅定的内核,别的人都是把魏青附庸,當金主,利用她的身份的時候,隻有季微是唯一在乎魏青的,不選她選誰哈哈。魏青為什麼一直逃避季微的感情,除了因為性取向,我覺得還有一種可能是魏青應該是想好好搞xy不想情情愛愛的人所以一直躲躲藏藏吧,全程魏青是非常關心xy走向的,即使被排擠也堅決深度參與,所以最後因為不是美術系被取消投票資格真的是太紮心了,感情對她是排在第二的。而對于季微後期對魏青的關注和愛就大于xy的重要了,雖然也挺好,她對愛的發現也是完成了自我成長。魏青的看似渣的一些表現我完全可以理解,她成長的環境一直太壓抑了,一直處在父權的威嚴之下,這種環境下還保留有女權的意識沒被培養成純直女已經非常難得了。而且後面越來越陰郁壓抑捉摸不定也和xy的走向不明朗逐漸偏離初衷有關,她作為xy領導人承擔了很多壓力确實沒有太多心思去處理感情(所以這個片如果按照純愛情片思路去分析渣不渣就太降低格局了,它不是一個青春校園戀愛的小甜劇,如果隻想看談戀愛還是花香吧)。而季微可以看出母親非常開明而且也有獨立生存能力,成長環境比魏青要自由很多,所以就充當小天使的角色吧。從她倆對性取向的接受程度,還是看出跟家庭關系影響很大。

最後倆人在一起後的對話,魏青說“protests will never stop”。即使我們改變不了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要怎麼活着。所以到最後即使是甜甜的戀愛,也遠遠超過了愛情片的立意,本來女性關心和參與zz的片子就很少,女同的就更少,而lgbtqia is also politics,這樣的片子很填補這方面的空白,女性也是推動社會revolution的重要力量。

雖然獨立電影很難女同題材也很小衆,仍然有這樣不隻局限于情情愛愛的有更廣闊的胸懷和追求的女同片産出,感歎一下灣灣真的是東亞女同之光,亞洲百合可發展的空間還很大,希望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