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最近迷上了一檔“家務類”真人秀綜藝。
《家務優等生》


陳紫函小9歲老公戴向宇是家務小白,分分鐘讓人上火,但兩個人也能完美演繹他在鬧,她在笑。

李俊濠,停掉手頭一切工作,每天24小時在家照顧爸媽。
體驗了一次全網流行的新職業——“全職兒女”。
很多人會想,做家務真的那麼有趣嗎?
是的,真有。
節目才播出三期, “李維嘉退房前先打掃房間”、“吳昕在維嘉家裡一秒也待不下去”、“戴向宇垃圾桶撿剩飯當午餐”等話題,就已經輪番轟炸熱搜。
第一次發現,看别人做家務,很解壓,很有意義。
而且,除了“欣賞”家務,還會讓人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家庭關系和生活方式。

原來,一直被大家忽視的“家庭内務小事”,真的可以成為治愈親密關系、現代人焦慮的良藥。
而親密關系中,無論是一個人的獨居,還是兩個人的婚姻、一家人的代際,都需要用心去經營和維護,理清生活的優先級和需求滿足。
02
《家務優等生》是愛奇藝的一檔最新綜藝真人秀,邀請了3組标簽迥異的親密關系嘉賓,以真實記錄、生活實驗、任務挑戰等形式考驗他們的家務能力和生活态度。
李維嘉,作為獨居人群的代表,一出場就自帶“獨居老人”、“潔癖嚴重”BGM。
進門先拿濕紙巾擦旅行箱的車轱辘,這麼細節的事情,幾乎是一上來就暴露人格屬性了。

家裡來朋友時,李維嘉更是不敢懈怠,一睜眼就開始大掃除。
做個飯的時間,會換幾次桌布。
隔一會兒,就要求朋友擦鞋底,像吳昕這種動作慢的,會直接親自被他上手擦。

朋友當然明白他的潔癖症,會在臨走前幫他做完衛生,再出門。
但,這又有什麼用?
朋友走後,李維嘉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打掃。
最緊要的戰場,才剛剛到來,好嗎。

最崩潰的是,陳紫函還要吃他做的黑暗料理,一日三餐。
炒的蔬菜,全是免洗蔬菜,因為高溫能殺菌。


榨果汁的時候,一滴水不放,榨汁機都堵塞了,最後隻能用蠻力解決。

但兩個人的相處,絕不是雞飛狗跳的從白天吵到黑夜,而是适當批評,适當贊揚。
我印象很深的一幕,節目組讓兩個人互畫老年後的畫像,戴向宇畫了好幾個版本,都是年輕的小姑娘,而陳紫函畫的“小老頭”,身材勻稱,穿搭精緻,手裡還捧着花。
他明白,她不管幾歲,都有一顆少女心。她也明白,不管凡塵俗世怎麼侵擾,他都是那個擅長送花而不擅長進廚房的人。

這是兩個人給親密關系找到的舒服區。
或許不适用于所有的夫妻,但我們可以看到,理解是相互的,包容也是相互的,正确表達愛,才能讓愛更有安全感。
“全職兒女”李俊濠,帶薪上崗在家做家務。
做飯時,自信滿滿,結果最簡單的削土豆,都削不成。
媽媽全程在場,寸步不離。如果有意外,媽媽就是最佳手替,當然幾乎全程都是意外。
朋友來家裡吃飯,李俊濠做糖醋排骨,一把一把地撒冰糖,把蒜薹當大蔥。
往油鍋裡放菜時,差點要躲到廚房外。
當李俊濠認為自己已經幹完了所有家務,媽媽卻說,那邊的地還沒擦,爸爸說,衣服還沒洗。
尤其是,家裡來了客人之後,隻有他在那裡擦地,蛙跳模式,努力又辛酸。

獨居生活作為大城市裡最有共鳴的社會議題之一,在網上被讨論過千千萬萬遍。
我國現在獨居人口超1個億,大家獨居的原因,不外乎避免被父母催婚,避免因作息不同,與父母天天較勁;甯願忍受一個人的孤獨,不願意忍受婚姻裡的孤獨......
“兩個人不一定更好,但一個人一定不會更糟”,背後的議題,其實是對親密關系的疲憊,是不想再彼此損耗、相互擠壓,是怕......
但《家務優等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親密關系相處中的哲學态度。
獨居的李維嘉,會跟朋友的小狗說話,介紹自己的每一塊冰箱貼,充分釋放自己的兒童天性。

陳紫函有一種讓人愉悅的智慧,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這些話你怎麼都是說,不如用一種快樂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
老公已經是他了,抱怨又不能讓他做得更好,那不如幹脆想辦法看看,他能做點什麼。

媽媽堅持菜不能網購,不用洗衣機洗衣服,洗碗機和洗地機不管用,拒用一切電子産品......兩代人的差異,真的很大。
不争吵的關鍵是,他們能在一次次的讨論中,求同存異,彼此尊重對方。


台階是雙向的,包容是互相的。
作為成年人,我們要把親密關系,當做一種修行,拿出所有智慧和态度,做出選擇,努力适應。
不跟生活硬剛,也要努力去尋求更多可能性。
從《做家務的男人》到《家務優等生》,“家務” 成了愛奇藝專門開發的生活類綜藝賽道,保持着對大衆生活和情緒關注的同時,也真的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生活的範本。
前者關注男人做家務的成長和變化,後者更多的關注到家務背後的親密關系、相處之道。
在親密關系中見證彼此的成長,鍋碗瓢盆的交響曲,也能湊出一家人的歡聲笑語。
不管你選擇怎樣活,都希望大家去看看這檔節目,去體驗一下家務小事背後的相處大道,它會點燃那個你又怕又愛的活法。
給未來的你,多一點可能。
看完文章,記得點個贊+在看,需要❀你的鼓勵哦!
杉姐,影評人、編劇、導演、教師小姐姐一枚。
《導演請指教》薦影團嘉賓;
中宣部原動力漫畫《我是人才》編劇;
微博、豆瓣電影、搜狐、愛奇藝,認證影人;
作品散見《幕味兒》《豆瓣電影》《第十放映室》《電影爛番茄》《武志紅》《遇見張小娴》《外灘The bund》《灼見》《大象點映》《獨立魚》《伊姐看電影》《世界華人周刊》等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