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小禾

朋友分享了一段視頻,屎殼郎滾羊糞蛋的畫面,使人忍俊不禁。連日來的繁重工作,倍感疲憊,沒想到小小的屎殼郎,減緩了些許疲勞。

朋友告訴我《文學的日常》第二季開播了。

趕快打開第一期劉亮程和他的《虛土》,一看傾心,看來又要開啟追劇模式了。

...

看到片中屎殼郎滾羊糞蛋的畫面,不由得想起劉亮程的《本巴》,讓大人重返童年的羊糞蛋遊戲,大概是由此而生的靈感吧。

地上的羊糞蛋都是羊,馬糞蛋是馬,草葉是拆散又搭起來的家。你們把拆散的家馱在代表馬的馬糞蛋上,然後,趕着滿地代表羊的羊糞蛋,翻過代表山的一個又一個駱駝糞蛋。

作家是他生活之地的全知者,書寫視若平常的事物。

...

走進新疆的村落,牧羊的老人,田間地頭,欣賞美麗的風景,耳聽劉亮程解讀這片土地,這是一段非常美妙的旅程。

劉亮程熱愛這片土地,也懂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他知道牧羊人的地窩子的門開向哪個方向,風從哪裡來,人蹲在什麼地方,不會被刮到。

被譽為“沙漠英雄樹”的胡楊,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爛。洪啟說,他一直不敢為胡楊寫歌,擔心自己寫不出胡楊的精神。

...

在劉亮程的眼裡,胡楊隻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樹,三千年來,它太累了。

他希望樹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葉展枝,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種自然生存。風吹舊了房子,太陽将人曬老,冬去春來,逝去中喚起生的希望。

這一刻,相信劉亮程是懂它的!

...

劉亮程的作品充滿悲懷和樂世的哲學,是參透生命體的大徹大悟,他把這種感悟轉化成文字的力量,滲透人心,卻不思張揚,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魔力。

“人在時間中是漂泊的,無人可依,無家可歸。

回頭都是死掉的往事,前面都是即将到來的虛無。

人在時間中是找不到家鄉的。”

...

虛土的表面覆蓋着一層薄薄的硬殼,腳踩下去之後,是軟軟的細土,被一場一場風吹過,散落四方,沒了蹤迹。人若失去了根,就會像虛土一樣四處漂流。

“祖墳是最好的地方,有祖墳,你從小就知道你将來要到哪兒去。”

“一個人最終會活成他的家鄉。

他家鄉的氣候。當他遠離家鄉,他自己就活成了自己的家鄉。”

最終,劉亮程活成了他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