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看完之後,突然湧出好多好多的難過。我似乎已經避開了一些坑,做“對”某一些選擇,曾經獲得過一點點成就感。這段時間,我突然意識到我無盡的痛苦可能來源于,我的周圍并沒有一個我想要效仿的“女性模版”,讓我可以毫無顧慮沖破常态,向她看齊。我不想過常态的生活。去年的一個瘋狂星期四,在吃雞塊的時候偶遇一個等餐之後要急匆匆去開家長會的女人。

門被推開,一陣風把她的取餐票吹跑,餘光掃見這一幕後,我倆對視一笑。

第二陣風過來的時候,我們開始了交談。她說她要趕緊吃完一個漢堡去開家長會,怎麼餐還不好,車也不敢停在這裡,全都堵住了。

不記得怎麼聊起來,我說我同事每天早上六點半起來給孩子做早飯,她急忙接話,六點半那應該是随便做一下,做得精細的話,六點半根本來不及。我說天呐,不累嗎。她沉默了半分鐘,默默說,我們那個時候家長也是這樣做早飯接送的。

我沉默着豎了兩根大拇指,不知道怎麼接話。

幾秒後,她接着說,我家小孩也經常問上學有什麼意義啊?學那麼過東西能幹嘛?我不知道怎麼接話,說等上高中就好了,到高中在告訴ta上了大學就好了,然後告訴ta工作了之後就好了,慢慢忽悠吧。我倆尴尬對視,笑了一下,她就去催她的漢堡,然後我趕緊把最後一個雞塊塞進嘴裡,默默地走了。

之後我好幾次回想起這次對話,甚至和同事也講過她的六點半早飯據說不夠精細這件事。

為什麼能想起來這麼多次呢,是因為我始終始終有一個疑問。我在想,她的家長在若幹年前早起送她上學的時候,當時,她坐在後座,被期待的人生,是在很多年後替代父母坐在駕駛位上繼續奔波着接送自己的孩子上學嗎?

作為女性,到底被期待着什麼樣的未來,不知道,我隻好自己慢慢摸索了。

寫到最後,意識到自己偏題了,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