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熒幕看老塔真是幸福,尤其是這部《安德烈·盧布廖夫》在這部電影裡,老塔借十五世紀聖像畫家安德烈盧布廖夫一生的經曆來探究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梳理,一開始的盧布廖夫絕對是有點教條、不懂得變通的初出茅廬的混小子,但跟他的同伴基裡爾作對比,他無疑是個成為偉大藝術家的好苗子,既有天賦又有堅韌健全的人格。随着時間推移,他的個人世界觀一再經曆考驗,從質疑聖經的内容到被異教儀式沖擊,第一部主要是在講這些關乎藝術家個人内心世界的問題。
到了第二部,時代的繪卷徐徐展開,作為一位藝術家,他所處的時代會給他帶來什麼影響?鞑靼人的侵略和同是基督子民的背叛搞得盧布廖夫徹底崩潰,面對這個滿是罪惡與苦難的世界,他失去了信心,不再張口說話。長久的沉默中,他目睹了少年鑄鐘的壯舉(就像拉赫瑪尼諾夫提到拉二開頭的很像鐘聲的那幾個和弦時所說:“教堂的鐘聲伴随每一個俄羅斯人從孩提直到墳墓”)當神聖的鐘聲響起,盧布廖夫終于被鼓舞,決定做他應當做的事,盡管這個世界依舊醜惡,民衆永遠受苦受難,而殘殺兄弟的人依然穩坐在大公的位置。
在結尾幾分鐘盧布廖夫的傑作《三位一體》出現之前,老塔完全沒有拍哪怕一秒鐘盧布廖夫的創作過程,前三個小時甚至整部電影都是黑白的。最後,當教堂的彩色壁畫伴随着恢宏的音樂呈現在眼前,又怎能不讓人感到強烈的震動呢?就像自己的靈魂也被洗禮了一遍。真是偉大的電影,在無數方面都能獲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