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想着,鄭倩的事情是雷鳴前半輩子走不過的陰影,如果要過去,必然得爆出來,直面它,且去查明真相。

雷鳴是沒有這個欲望的,他雖然不清楚鄭倩為何那麼做,但是他自己是一個道德感極高的人,他覺得自己沒能察覺她的情緒,沒能更好地處理告白事件,沒能控制好幫助和親近的度,沒能救下他的學生,他是要付部分責任的。

所以他不願意拿鄭倩那些越界的證據來把逝者也拉入輿論的漩渦,他為她的去世心痛,甯願自己被網暴被做實這個傷害學生的謠言。

所以,這個事情是無解的,當事人最有關的兩個人,媽媽不知道自己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明明是高高興興出門的,雷鳴不想去讓逝者被輿論審判。

這個事情,在十一班出現後,得以解決。

雷鳴不在乎自己被誤解被傷害,他覺得等這波網絡狂歡過去,他再回去就可以了,和十年前一樣。

但是,當十一班孩子們被影響,花費時間精力想要幫助他時,他不得不強迫自己去面對和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他心裡,學生們無比重要。

他說着不要當朋友,不能靠太近,但是,他為孩子們做了那麼多,孩子們已經從心裡認可依賴他了,他們需要他回來,他們相信他無辜,他們想要從網暴中保護他,他把一切看在眼裡,沒辦法不動容不敢動。

于是,我們得以看到鄭倩心裡最後一個支撐她自救的雷鳴是什麼樣子的。

那個人,耀眼,溫柔,善良,包容,心軟得一塌糊塗,甚至選擇冷處理也是為了讓鄭倩變得更好。

但是,鄭倩是一個已經無法被拯救的人,她想要活着,但是她每天都在病痛裡深受折磨,她靠着光自救,卻也支撐不了多久,最後,她選擇了離開,讓媽媽陷入了十年的困惑,讓雷鳴從巅峰墜落,何其慘痛的代價,她的離去,讓她最愛的兩個人受到了最大的傷害。

我其實挺感謝劇集把抑郁症更具體真實地展現給我們看,它不是因為霸淩,也不是因為告白失敗,甚至也不是因為你不夠堅強不夠優秀,它隻是一個病,它讓你痛讓你活得艱難,讓你變得有攻擊性會傷害别人,它沒辦法靠個人意志自救,它是病,需要治療。

不要污名化它,它是和其他疾病對等的存在,它需要治療,需要正視,一個學生得了抑郁症,需要家庭和學校的關注和照顧。

我感謝這個遲到的真相,讓雷鳴終于得以釋懷,那個學生的離去,不是他的錯,甚至,因為他的幫助,這個孩子又堅持了一段人生。

多麼讓人唏噓啊,一個金牌講師被毀掉的十年,能說是誰的錯呢?隻萬幸,雷鳴是一個強大的人,這場釋懷,來得太遲,但是無論何時都不算晚,他終于,可以卸下這身重擔,重新出發了。

雷鳴老師,請好好對自己,帶着十一班一起好好地走向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