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就是節目,利用有話題度的楊笠來制造男女矛盾沖突才是節目組的出發點,他們應該沒有想過要找來些高質量的人類男性(不過确實也不好找)來介紹給楊笠。沒有帥哥可看,隻能專心看楊笠,看完很是遺憾又無可奈何,11個男人,沒有一個與她靈魂契合(純粹個人觀感)。
男嘉賓對楊笠的态度在一開始多多少少帶着防備,似乎害怕她難對付,相處過後,又都認為她與電視上的不太一樣。楊笠調侃稱自己是個“老實本分的女人”。
“老實本分”不代表盲目順從,不代表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開心麻花男的battle着實驚豔,後面又有“努力是一件不用提的事”這種金句。這些觀點的輸出吸引着我繼續往下看。我特别喜歡她說的幾個觀點,有會心一擊的感覺:
1.關于喜歡
楊笠:“喜歡一個人,跟他的工作的關系,其實是不大的,我已經過了那種看到一個人做什麼做得很好就很喜歡他的那種年紀了。我如果那樣就愛上一個人,我都離婚八百回了。”
一個人本職工作做得好,固然是很讨人喜歡的,學生時代的學霸,工作後的職場精英,天然吸引人的目光,但那是一種仰視的角度,是仰慕,是不切實際的。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三觀是否契合,更為重要,簡而言之,得看人品。
2.關于語言
楊笠與劍橋男約會,聊到接工作貪心(因為沒體驗過,想嘗試)搞得自己很累。
楊笠:“就有點像買書那種,你買了很多書,但你沒有時間看,最後看的時候很痛苦。”男嘉賓:“就是屬于種草過度,然後消化的時間不足。”楊笠:“嗯嗯,所以有的時候會很累。”男嘉賓:“我基本上可能過往一直也是這樣的心态。”楊笠:“我覺得大浪淘沙嘛,你即便最後沒有,有些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他還是比沒做這件事會強一點。”男嘉賓點點頭:“因為你在樣本小的時候更可能出現大範圍的偏差嘛,就比如說你隻有五個樣本的時候,很可能五個樣本裡面一個都不是你想要的,但你淘到五百個樣本的時候,它的概率其實會回歸自然,加到五千個樣本的時候,可能這個區間會更穩定,波動會更小,所以本質上來說是基本上這麼回事。”楊笠:“原來是有統計學原理。”男嘉賓:“沒錯沒錯。”楊笠:“其實不管你說的是統計學,還是我說的感受,我們兩個就能看出來,不過就是兩種語言體系。”楊笠後采:“我覺得我倆就是比較聊得來吧,就大家想法差不多。我就在說嘛,他用的詞語更學術,然後我用的更口語,但實際上,大家對這個事兒的看法是很接近的。”
日常生活中如果聽到别人用學術的語言解釋現象會覺得這個人特别厲害,就像後期就在男嘉賓講那大段有關統計學的話時,給男嘉賓周邊加上了閃閃發光的星星。而楊笠聽完後,給了個總結,言下之意是:我聽明白了。後面楊笠說的那句話直接秒殺對方(個人感覺):你不過是用學術的語言将我的話翻譯了一遍。沒有盲目的崇拜。清醒、理性、自信,全然體現。根源在于自我肯定。
後面,楊笠作出了闡釋:
“科學的語言是很迷人,因為我覺得最好的文學也是因為準确。”
清晰的洞見。一針見血。
3.關于比較
國企男問楊笠有沒有考慮過重返校園當學生,可能講出來的段子會更深刻,會對事業有幫助,像羅翔說的就很高級,源于他對自己專業知識的掌控以及透徹的理解。
楊笠:“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你不用像别人一樣厲害,已經有羅翔了,為什麼我要努力成為羅翔?”後期截出羅翔片段:“我們不需要和别人比,會把他人物化,會把他人當做工具人。”
從小到大,免不了與他人作比較,父母将你與别人家的孩子比,老師将你跟同學比,領導将你跟同事比,甚至不太熟的人也會将你與别人比較。你為此感覺到焦慮,煩躁,卻無法改變這種社會常态。怎麼辦?“我就是我,是顔色不一樣的煙火”,有多少女性能真的欣賞自己,肯定自己?
最後不完全總結一下這個老實本分的女人在節目上展現出的獨立女性所應習得的一些技能(或心态品質):1.自我肯定;2.找準目标;3.努力;4.高效社交;5.習慣于觀察與發現問題;6.多做思考與歸納總結。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