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正文前的幾句話:長大以後的好多年,我都沒有再看過快本,連綜藝也不怎麼看,後來它漸漸成了時代的眼淚,幾番折騰、嘗試自救,結果還是逃不掉停播的命運,這是規律很正常。盡管一度對這檔節目充滿鄙夷,但都無法沖淡記憶裡它給我帶來的快樂時光,和弟弟妹妹們摳着腳丫、啃着黃瓜西紅柿一起笑哈哈,那時候真是我們的快樂大本營啊,為了這回不去的歡快,五顆星奉上。)

熬過了“七年之癢”,走過“十年之約”,走紅了20多年的《快樂大本營》,以令人意想不到、甚至有些難堪的方式,曲終人散、黯然退潮。

從昔日首屈一指的王牌綜藝,到悄無聲息的停播謝幕,作為國内屈指可數的長壽節目,停播的時候,甚至連句道别的話都沒有講。

因為沒有向觀衆們告别,所以何炅和吳昕在晚會上演“穿越人潮擁抱”時的畫面,才格外溫馨美好,彌足珍貴。

...

快本出現前的觀衆,是被動的接受;快本之後的觀衆,則成了被讨好的對象,觀衆想看什麼,節目就做成什麼樣。

如此對比之下,跳脫傳統框架和内容的快本,給人眼前一亮的新鮮感,足以将其捧上收視寶座。

這也是為何快本開播不久,收視率最高時能攀升到駭人聽聞的66%的原因之所在。

當然,快本的封神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盡管當時有年輕貌美、業務出衆的李湘坐鎮,可随着後來男主持的頻繁更換,也讓節目一度面臨差點“流産”的局面。

直到何炅的加入,與李湘組成“雙保險”的黃金搭檔,才讓“快本”安穩下來。

1999年,随着李維嘉加入外景主持,快本的主持團隊從“二人轉”逐漸變成“三人行”。

千禧年之後,謝娜加入主持團隊,節目初步樹立起了“主持群”的概念,這也成了快本的一大特色。

不過,這樣穩固的組合卻在2004年的時候驟然終結。節目元老李湘宣布離開快本舞台,這也是快本開播之後遭遇的第一次嚴重危機。

與此同時,當時的快本還面臨另一個棘手問題——“定位不明”。

因為融合了雜技、歌舞、訪談等多種舞台形式,整個節目看上去更像是一場“大雜燴”,種類繁多,卻毫無特點。

當所有人以為失去主心骨的快本将陷入一蹶不振時,沒想到的是,快本卻邁入了真正崛起的“快車道”。

随着2006年吳昕、杜海濤的加入,大家熟悉的“快樂家族”正式成立。

...

在五人主持團成立之後,快本開始邀請明星來參與遊戲、互動等形式,歡樂的形式和氣氛,讓“全民娛樂”的勢頭迅猛發酵。

換言之,快本帶起了綜藝節目娛樂化和平民化的特質,并成為日後許多節目所能借鑒的指引。

在娛樂和資本兩個領域,快本和湖南衛視走在國綜前列,這種超前的娛樂意識,不僅讓湖南衛視逐步成為内娛綜藝的“領頭羊”,也讓快本成了湖南衛視的金字招牌。

盡管當時的綜藝還未形成燎原之勢,但論及數量,其實已不在少數,可為何《快樂大本營》能夠突出重圍,創造一個個收視神話,成為觀衆心中難以取代的“國民綜藝”?

因為敢玩、敢變,夠新穎、夠大膽!

當大家還滿足于依靠單一的小品、相聲等傳統内容來取悅觀衆時,快本已經在摸索着如何創造出“新”東西來吸引大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早在2004年,快本就陸續推出了“歌詞接龍”、“誰是卧底”等遊戲環節。

而後開始邀請明星嘉賓,快本又充分發揮“娛樂精神”。

像是後來言承旭林志玲隔空感動落淚、張翰與女友連線的深情一幕、佟麗娅陳思誠現場公開戀情等等,放到現在,随便拎出一個都能成為爆點話題。

...
...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快本鬧騰、太瘋,但對于曾經的年輕一代來說,快本也真正将“快樂大本營,天天好心情”這句話落在了實處。

曾有一個說法:衡量一個明星紅不紅,就看他上沒上過《快樂大本營》。即使沒有酬勞,快本依舊成了明星們擠破頭也要争取的絕佳舞台。

從國内的實力派梁朝偉、周星馳、周傑倫,到貝克漢姆、LadyGaga等國際大咖,衆多大腕兒的内地綜藝首秀,幾乎都貢獻給了快本的舞台。

2013年,《爸爸去哪兒》火爆大江南北,明星嘉賓們帶着孩子集體參加快本。當期節目迎來五千萬人觀看,直接讓快本拿到了吉尼斯紀錄。

這樣的盛況,讓大家以為快本能夠一直保持“綜藝霸主”的位置。然而卻忽視了一個問題:時代在變,觀衆也在變。

這種變化又是無聲無息的,快本的危機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滋生。

巅峰跌落有迹可循,“王者綜藝”疲态漸顯,“變味”的快本不再純粹

回顧《快樂大本營》20多年的命運,出現過兩個重要時間點,也直接成了決定快本成敗的分水嶺。

一個是2004年,這一年,快本成功打敗了衆多老牌綜藝,成為娛樂節目榜單上名列前茅的衛視綜藝。

也正是從2004年開始,快本加快了前進腳步,野心盡顯,邀請的明星陣容更大牌,互動環節更多樣,涉及話題也更犀利。

這個情況持續到2014年攀升至頂峰,也是節目的“黃金十年”。

2014年又是一個轉折點,借用網上的一句評論:2014年以前,快本是一片綠草,生機盎然;随後就是荒草叢生,到了不得不重新開荒的地步。

彼時的内娛綜藝時代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當年的綜藝市場“内卷”有多厲害呢?

僅僅是第一季度,各個衛視加起來就推出了近二十檔新節目,着實像打了雞血一般。

就連央視也開始大刀闊斧的研究起了新節目,一口氣推出了《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兩檔新綜藝。

其他衛視也不甘落後,其中更不乏好聲音、跑男等系列團綜高歌猛進。

“得綜藝者得天下”,綜藝節目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親子、競技、勵志、音樂、喜劇、真人秀等多個細分類型,呈現出紮堆混戰的局面。

在這種“百花齊放”的情形下,綜藝圈的厮殺越來越激烈,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綜藝節目市場再無淡旺季和黃金檔之分,大家着眼點不再僅僅是砸錢,而是要和觀衆“玩起來”。

相較之下,局限于“棚内綜藝”的快本的模式逐漸過時,小打小鬧的遊戲環節和戶外真人秀緊張刺激的對抗相比,也就失去了優勢。

快本受到沖擊的最直白的一個象征,就是跑男的出現。

作為一直想把湖南衛視拉下神壇的浙江衛視,憑借《奔跑吧,兄弟》迅速“上位”,全明星常駐+明星客串的形式,将快本一向引以為傲的“明星真人秀”拉下了馬。

“快樂”已經不是唯一想要追求的要素了,觀衆不再僅僅隻是觀衆,他們是被各個節目組打上标簽的群體,更是各類綜藝節目能否生存的決策者。

而觀衆一方被不停更新的内容刺激着神經,眼光漸漸變得刁鑽、挑剔,審美也不斷提高。

就算再念舊的觀衆,在如此内卷的環境下,也難以抵抗新鮮感的刺激。

老觀衆被瓜分,新觀衆懶得考古,老牌綜藝《快樂大本營》随波逐流,漸漸顯露疲軟态勢。

在各方的夾擊之下,《快樂大本營》不再是唯一的王牌,“綜藝王國”被一點點蠶食。

...

當然,為了吸引觀衆,快本也曾嘗試自救,縮小訪談内容比例,加大遊戲占比,擴大邀請嘉賓陣容,試圖“以量取勝”。

可是當這些遊戲出現時,卻被網友扒出抄襲韓綜創意,快本成了“遊戲的搬運工”。

此外,快本面臨的不僅僅是外部沖擊,還有内部競争。

在高收視、高回報的推動下,湖南衛視又相繼推出《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花兒與少年》等高話題綜藝。

新節目在對抗其他衛視的同時,也收割了原本屬于快本的熱度和流量。

加之網綜大軍也層出不窮的搞出新花樣,又給行将就木的快本來了重重一錘。

雪上加霜的不單單隻是節目本身遇冷,就連“快樂家族”的主持人團隊也屢屢陷入非議。

先是杜海濤在某盛典上,衆目睽睽之下給韓星做出跪地行為,激動得語無倫次,一系列舉動惹來觀衆不滿。

...

盡管事後發文道歉,但網友們并不買賬,一眼望去全是批評。

一向把大大咧咧、瘋瘋癫癫的風格作為資本的謝娜,在金鷹獎現場口無遮攔,讓康輝直言不諱指出:“我覺得和她沒有辦法正常溝通”。

置身于風口浪尖的謝娜,也讓大家開始重新審視這位“一姐”的業務能力。

如果說上述因素隻是傷及快本皮肉,那麼“決策失誤”,才是将節目推向萬劫不複的根本。

曾将“服務大衆快樂”為己任,将“娛樂性”作為核心屬性的快本,卻在流量和資本的裹挾下,漸漸變味。

節目不再關注“觀衆”想看什麼,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粉絲”想看什麼上面

快本開始擁抱流量,甚至依附流量,靠流量而生,迷失自我的快本逐步淪為一檔“追星節目”。

談及後半程的快本,大家讨論最多的關鍵句變成了:以前的快本是“誰上誰火”;如今的快本成了“誰火誰上”。

本末倒置的操作,讓快本不止一次陷入“勢利眼”的非議之中。

盡管節目組一再解釋,辟謠這些所謂的無中生有的争議,可事實卻不容他們辯解。

...

早在2010年的時候,朱時茂和他導演的《戒煙不戒酒》主創與節目組溝通上快本,最後被節目組以一句“腕兒不夠大”拒絕。

事後,朱時茂憤而發文稱:“大本營,今天給我氣着了,我永遠也不看這個節目”。

每當邀請的明星嘉賓較多的時候,就能明顯看出,鏡頭多少完全取決于明星的咖位大小。

最著名的一期就是為了凸顯當時的韓星樸有天,馬天宇、李易峰、陳偉霆淪為背景闆。

到了2020年,憑借《想見你》跻身新一代當紅小生的許光漢,将自己的内地綜藝首秀奉獻給了快本舞台。

而當期節目中的羅雲熙、檀健次、譚松韻等人則淪為陪襯,鏡頭都少得可憐。

與此同時,快本的收視率“節節走低”,全網排名跌至谷底,廣告招商同樣頻頻縮水。

從制造明星到依附流量,向流量妥協的快本逐步淪為通告綜藝,明星們帶着目的參加節目,草草了事。

遊戲環節不夠拼,采訪部分不敢問,捧高踩低的做法讓觀衆嗤之以鼻。

原本“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早已過時,自知沒了競争力的快本,隔幾年就有些新舉措,可是收效甚微。

在謝娜懷孕暫别快本舞台時,節目先是加入新人李浩菲、叢日新,可惜兩人表現平平,草草收場。

而後又選入新人黃明昊,希冀借着《偶像練習生》和Justin的人氣掀起一波熱潮,奈何幾期節目下來效果欠佳。

再後來謝娜二度懷孕,快本讓張雨绮、古力娜紮、丁程鑫輪番代班。

憑借“浪姐”的熱度和時代少年團的流量,有過短暫讨論,可是後勁不足,話題度收效甚微。

不過最後“快樂家族”仍把丁程鑫收編,因為流量就是收視率的保證。

流量偶像入局,再一次證明一件事:快本已從“制造明星”,變成了“依附流量”。

看似緊跟時代潮流,向流量靠攏,自以為拿捏住了觀衆口味,實際上對于流量明星的追捧,隻是大勢已去後的回光返照。

隻顧着流量和熱度的快本,從“娛樂至上”演變成了“娛樂至死”,最後窮途末路。

沉迷流量,向飯圈低頭的快本也中了飯圈的毒,将自己置于難以回頭的境地。

看清節目掌握流量密碼的粉絲們,遵循着“誰紅請誰”的原則,為了讓自家愛豆能在節目中多受照顧和曝光,于是飯圈粉絲們紛紛走起歪路——開始送禮。

而後“快樂家族”不僅被曝收受粉絲許多貴重禮物,其中不乏像金條、名牌包等奢侈品,吳昕、海濤還被曝光在二手平台兜售粉絲所送禮物。

一石激起千層浪,誰也沒想到陪伴了大家20多年的快本背後,竟有如此不堪的一面。

“快本主持人收禮,官媒親自下場批評”,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快樂大本營》徹底站到了懸崖邊上。

到了2021年,娛樂圈“去流量化”,一向依賴流量的快本首當其沖。

2021年10月9日本該播出的快本停止播出,官方給出的回應是:快樂大本營,升級改版。

直到《你好星期六》的播出,大家這才看懂了“升級改版、更新換代”,原來是停播換新、主持團隊大換血,這也讓大家終于承認:快本就此别過。

新節目現在已經播出,與高讨論度相悖的是差評如潮,效果堪堪,大家便愈發懷念《快樂大本營》了。

連聲“再見”都沒來得及說的《快樂大本營》,不辭而别,匆匆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