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春生同學廢寝忘食吃飯也要投屏看,我是不會看的。首先說一下劇存在的問題:
1)主角的兒子,嘴巴仿佛用橡皮筋紮了一圈,每次看到他,我就想起《肌膚》裡那個嘴巴是菊花的女孩兒…
2)除了人民警察不破案,檢察官、獄警都來搶着來破案,下次推薦法官也來破案,啊,好像已經有《黑暗的公正》了…
3)配角報仇雪恨,不去殺直接殺了養父母的仇人,早了十年費盡心機先把處理案件的公訴人…的老婆給殺了???作為一個暫時沒發現腦血栓的正常人,我感覺這比那些殺判離婚的法官的沙雕還離譜…
4)現在的編劇不知道是什麼毛病,角色都不好好說話,總是莫名其妙大段大段地悲秋傷春或者插科打诨,總之就是把時間浪費在毫無營養的台詞上,也不光是台詞,還有鏡頭,也很浪費,什麼主角手撕“兩袖清風”字條啦,腐化的副檢莫名其妙逃去港口(并沒有接應…所以是想遊泳橫渡太平洋嗎?)追車啦,主角和悲催配角生拉硬拽(劫後餘生擁抱是很正常的,不要立刻明示觀衆說“兩個大男人抱這麼久”這種硬性麥麸的話好嗎!)的基情啦,删掉這些,這麼個簡單的故事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講完了;
5)以前我覺得人民的名義拍得差(和2000年左右的反腐劇比較),每個角色都拿腔拿調,雖然他們嘴上說着台詞,總感覺背後有同一個陰影說着“看我們這些官老爺都在鞠躬盡瘁,我們多麼努力,要感恩戴德呀!”,根據九斤老太定律,雖然這次官員的級别下降了許多,陰影卻愈發實體起來了。比如張書記的夫人,生意做得好好的為啥要辭職?避嫌的話為啥不是張書記辭職?所以雖然張書記嘴裡說着“我的工作沒辦法給你們帶來便利”,實際上真正能帶來更多便利的,到底是“政法委書記”的職位還是當地企業管理者的職位呢?這種脫離常識的背離,仿佛在驕傲地宣布“哼哼,看我為人民犧牲了多少,看我多麼剛正不阿”,可能這樣劇的約拍者比較滿意吧;
6)說到張書記的夫人,作為女性,我又感覺到了冒犯,我們已經擁有了那麼多屍位素餐的官員,我們那麼缺乏能夠搞活經濟的企業管理者,為什麼好好的一個企業高管為了避嫌要回家照顧老公孩子?他們都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又不是癱瘓,為什麼需要照顧??每次都是“妻子犧牲”,妻子未免太倒黴了一點。官員什麼也沒有犧牲,犧牲一下妻子,就收獲了步步提高的官階,所以姐妹們,女性放棄事業就算貴為官太太也是被吸血到一無所有的命運。
以上。
哦對了,這部劇有什麼優點嗎?
優點可能就是拙劣地緻敬了《電腦山莊殺人事件》?我感覺到了原作者強烈的抗拒是怎麼回事?仿佛聽到了“不用,沒有,不需要”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