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定義的神奇之處是是for something to be legitimate/make sense of, it needs to be definable/defined first (not necessarily definite tho) - whe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civilisation’ is made, it daunt on me that what my root is crawling towards 是比文化更廣大的文明,是不分界限卻懷抱某種共同理想的‘天下’ 。許老師一直不斷诘問漂浮的人的尋根與認同,赓武先生卻好像在關于文化與文明的思考裡自然而然消解了這個問題的一部分。或許,要能擁有最附近的“此心安處”,有“埋骨何須故裡,蓋棺便是吾廬” 的自定,要先有跨越nation state的邊界去看待世界與自我的“眼光”。很動人的是,最後的結尾許老師問先生,是否還經常想起夫人,先生輕輕點頭,後來又帶着點驕傲與炫耀的說,我認識她的時候,她才17歲 — 可能與愛人70年的時光,是先生真正的 此心安處是吾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