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是不能細琢磨的,看似簡單的劇情,卻越琢磨越覺得周身發冷。普通的日常背後,竟然埋藏了那麼多的秘密甚至陰謀,這是觀影《紅色沖浪闆》之後給人的最直接感覺。

《紅色沖浪闆》的故事,所講的是一名叫小方的年輕人,到海邊的沖浪闆店打工的一段經曆。當然,這個人物是有許多的故事在身上,随着劇情的推進,我們會發現,他曾經在年少時代犯過錯誤,不慎将自己喜歡的一名男孩小海,從樓頂推下緻其死亡。如今的故事,則是他從監獄服刑之後重返社會的經曆記叙。

在那個名不見經傳的萬安小城,甯靜的海灘,文藝的小店,不苟言笑的老闆,熱情似火的顧客……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那樣的獨特而新鮮,平淡且美好。因為少年時代犯下的錯誤,以及在牢獄生活中脫節時代多年,讓小方與這個社會,産生了鴻溝般的代溝。但陽光帥氣的“黑皮體育生” 袁泳的出現,無疑又點燃了他内心的那團火。

整個《紅色沖浪闆》的劇情,是舒緩而含蓄的,這也确實是典型的中式愛慕的表達,不會直白示愛,甚至不敢多一秒直視對方,但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卻已經讓人看出許多的端倪。所以,當袁泳調侃小方“你不會喜歡男的吧?”,瞬間戳到小方内心,他立刻反駁:“你才喜歡男的,你全家都喜歡男的!”。這種反駁,明明是本能的自我保護的反應,看似否認,實則更清晰的向觀衆們證明了,他隐藏在内心的私密。是的,不僅僅雙重否定是肯定,那些急迫的否定,又何嘗不是一種肯定呢?

本來,影片的故事,應該朝向一種順其自然的節奏發展:中學時代的小方,因為不慎将愛慕的男孩傷害,而關閉了自己的心門。多年之後,再遇袁泳,竟然不自覺的又點燃了内心的愛火。雖然此時的他,幾乎是與世隔絕般的閉塞,但對于愛,卻悄悄敞開了胸懷。

當然,這段感情,要麼慢慢升溫,要麼因為彼此間的不夠主動,而變得無疾而終。正如海浪一遍遍沖刷的沙灘,總是在不停的修正到最初的平坦。

但觀影《紅色沖浪闆》之後,才發現,整部影片,隐藏着一個巨大的陰謀,而這一切的陰謀,都因為袁泳在沖浪時意外身亡,而瞬間浮出了水面。

或許大家還都記得,小方少年時代的愛慕對象是小海。但小方在出獄之後,看似無巧不成書的,竟然又來到了小海的父親東濱開的這家沖浪闆店。不僅如此,店内的女店員小薇,就是當年讓小方與小海發生争執的,小海喜歡的那個女生。而小海的母親在片中也有交代,她就是因為兒子故去而削發出家的那個清潭庵的比丘尼——阿姑。

天大的巧合,也不會如此巧合,隻能說,三個與小海關系最密切的人,早已經提前布下了“天羅地網”般的局,等待着小方自己來鑽。而此時的小方還渾然不覺已經身陷牢籠。由此,當他對袁泳的愛慕被老闆東濱所察覺之後,最惡毒的報複,莫過于再毀掉他剛剛萌生的那份希望,這種複仇的快感,要比親手傷害他,來得更加殘忍且有效。

現實也正如所有人之料,小方人生第二次遭遇心愛的人的故去,盡管他可能并不知道,問題就出在那塊被動了手腳的沖浪闆上,但對于他而言,剛剛萌生從新開始生活的小火苗,就這樣又被掐滅。他甚至懷疑是否自己被詛咒,不能擁有任何愛情,能給所有自己喜歡的人帶來厄運……

這種來自于精神層面的毀滅,終于讓他在大海中越有越遠,以身殉情。對,不用過分解讀片尾的意思,小方就是義無反顧的将自己送歸了大海,那是小海的海,更是袁泳的喪身之海。

這是整部《紅色沖浪闆》最讓人細思恐極的地方,也是最讓人目瞪口呆的真相。必須點贊馬雪導演,真的是匠心獨具,也真的是用心良苦。影片絕不是一部普通的劇情片,而是在看似平靜的故事中,埋藏了一觸即沉的暗礁,和無數的暗流洶湧,讓每個觀影的我們,都倍感驚心與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