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龍》結尾,玉嬌龍縱身一躍,跳下了雲霧缭繞、深不見底的山崖。

立于崖上的羅小虎,默然無語,熱淚雙流。

銀幕之前的觀衆們,内心怅然,不知所措……

...

大夥兒想不通,為啥要自殺嘛?

明明人長得漂亮,出身高貴,武藝又超群!

生此浮華塵世,究竟哪裡不合蛟龍妹妹的心意呢?

同為李安影迷,夫人今天就為大家揭開這宗“謎案”。

...

一、

開宗明義,隻有理解了玉嬌龍,才能看懂《卧虎藏龍》。

影片講的,正是她的江湖夢,以及江湖夢的一步步幻滅。

首先,玉嬌龍(章子怡 飾)是誰?

她是京城九門提督府玉大人的千金,且是唯一血肉。

出身高貴,絕對乃含着金鑰匙降世。

...

在高牆大院的深閨裡,必然少不了繁文缛節的禮節。

這正是嬌龍厭惡之處,好在她另有寄托即偷偷習武。

憑着天賦異禀和刻苦用功,很快就超過了師娘“碧眼狐狸”(鄭佩佩 飾)。

可是她并未欣喜若狂,反而無比失落。她說:

我看不到天地的邊,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

一個引她入門的人,卻不能再領她向上。

這是玉蛟龍第一次感到幻滅,隐約幽微。

問題在于,作為空有一身絕世武功的千金小姐,卻被現實死死束縛。

她的身份,決定了她不能光明正大地行走江湖,必得遵循傳統禮教。

然而她的江湖夢并未破滅,相反更加強烈,所以不得不成為雙面人。

...

人前乖巧,是才貌雙全的千金小姐,大家閨秀。

人後恣意,是橫沖直撞的武林黑馬,桀骜不馴。

在茫茫大漠中,她與孤兒長大的羅小虎上演了一段極為浪漫的情史。

導演通過對一把梳子的執意搶奪,表現了玉嬌龍好強、偏執的個性。

...

她打暈小虎,獨自在戈壁上茫然四顧卻找不到歸路,隐喻了對未來的無限迷惘。

後來小虎見其父母苦苦尋覓就勸她回家,實際上這還是對世俗道德觀念的尊重。

況且小虎的武藝最多與她平手,不能給她的生命更多可能性與驚喜。

與其說兩人是愛情的纏綿放飛,不如說是玉嬌龍對青春能量的釋放。

...

在京城的秩序井然中,她被羁絆壓抑得太久了。

所以,她毅然離開了大漠,這是她第二次幻滅。

不過,玉嬌龍真正涉入江湖,要從青冥劍登場開始。

...

二、

在貝勒爺(郎雄 飾)府上,玉嬌龍親見了青冥寶劍。

她對跑江湖的俞秀蓮(楊紫瓊 飾),有遮掩不住的羨慕,她說:

我最向往的就是那小說裡的俠義兒女,選擇自己心愛的人,用自己的方法去愛他,才算真正的幸福。

可以說,她想要的幸福很“簡單”,也很明确:

愛想愛之人,做想做之事,自由自在地生活。

...

玉嬌龍心中的江湖,俨然是自由的代名詞。

所以,她要執意闖入江湖,唯有縱身江湖,才能自由,才能把她一身武藝所蘊藏的超絕力量發洩出來。

殊不知,青冥劍隐喻着江湖,也代表了人的欲望。

青冥劍既打開了她的廣闊世界,也将她拉進了仇恨與鬥争的江湖深淵。

隻是一入江湖,她總是莽莽撞撞,不知道該往何處去,空有個自覺好玩的江湖夢。

...

玉嬌龍從貝勒爺府上偷出青冥劍,直接引出了碧眼狐狸和李慕白(周潤發 飾)的出場。

在雙方交戰中,師娘得知“徒兒”隐瞞武功口訣,且武功已遠在自己之上。

嫉妒化為仇恨,她想殺死玉嬌龍。

本來托俞秀蓮将青冥寶劍交給貝勒爺,意欲隐退江湖的李慕白卻再入江湖。

殺害師父之仇,他要手刃碧眼狐狸。

...

如果是直來直去的報仇雪恨,故事就會簡單很多,奈何偏偏不是:

初入江湖的玉嬌龍目中無人,所謂江湖規矩雲雲,她壓根不搭理;

身為武當宗師的李慕白,欣賞玉嬌龍的天資禀賦,執意收她為徒。

不聽話不領情的玉嬌龍,依然我行我素恣意妄為,江湖再起風雲。

...

竹林一戰,是整個故事的轉折點,莽撞傲嬌的玉嬌龍總算“看清”了現實:

原來時時在暗中保護她的師娘,竟然打着伺機殺她的算盤。

看似總是和她過不去的李慕白,卻在危機關頭救了她一命。

...

直到此刻,玉嬌龍才體會到江湖中原本就是非難分,真假難辨。

也是在李慕白身上,她知道了什麼叫江湖道義,如何是“俠”?

可惜,為時已晚。

...

三、

師娘和李慕白死于彼此的仇恨。

玉嬌龍伫立于懸崖邊,起初她對師娘講出的困惑,而今仍然萦繞在心中并未解決:

我看不到天地的邊,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那種難以言說的幻滅感、虛無感占據心田令其窒息,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

顯然,玉嬌龍始終安頓不了自己“放蕩不羁愛自由”的心魂,她不明白:

人最終面對的不是打打殺殺的江湖,而是自我内在不可逃脫的欲望。

李慕白說,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松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

這是警告世人,隻有破除偏見和執念,才能獲得自由自在的快意人生。

玉嬌龍跳崖的必然性,也可以說是其江湖夢的破滅,和三個人關。

1、碧眼狐狸

自10歲起跟随習武的師娘,隻因她隐瞞劍法口訣而埋下禍端。

...

兩人由恩情變為仇恨,師娘想伺機殺死玉嬌龍,最後卻死于李慕白劍下。

碧眼狐狸輸在不識字,缺少文化,且德行不夠。

她不自知,以她那兩把刷子就不該“招惹”玉嬌龍。

結果就是,蛟龍一步步蛻變為“惡龍”。

...

2、“半天雲”羅小虎

雖說他真心愛蛟龍,但武藝“不行”!

小虎隻能滿足玉嬌龍作為女人的生理訴求,無法在更高層面給她滋養。

正如玉蛟龍所說,小虎還是個大男孩。

對她的精神世界,小虎根本不知。

...

3、武當宗師李慕白

一心導引玉嬌龍走正道,讓她體會到何謂江湖俠義。

可這領路人的教導方式實在招人煩,未能令蛟龍折服。

他被她師娘的陰險所害,從此無人再指引她,沒了向導。

...

師娘和李慕白的雙雙死亡,也讓玉嬌龍意識到人在江湖的無常悲劇:

即使武藝再高,生命也可能會随時隕落。

因此,玉嬌龍無比地茫然和孤獨。

她知道自己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卻不懂應該如何實現。

唯有一死,方能解脫。

也可以說,她已經看見了生命的盡頭,沒什麼值得留戀。

...

四、

知道了玉嬌龍是死于理想和生命的雙重幻滅,還不足以洞徹她。

我們還需要回到她的底色,千金小姐的身份。

玉嬌龍的身份不僅束縛了她的江湖夢,也極大地限制了她追求美好愛情的願景。

在門當戶對的價值觀之下,她隻能嫁給名門之後魯家,而不是羅小虎這樣的孤兒劫匪。

...

無論從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來講,她和小虎的感情難以持續。

除非玉嬌龍與原生家庭徹底決裂。

身份這一古老的标簽,深深地影響了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不要說故事發生的年代,即便放到現在,玉嬌龍的心願仍然難以真正實現。

盡管“武藝”(本事)能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婚姻卻不能想嫁誰就嫁。

...

實際上,是兩個男人“成就”了她。

羅小虎給予她身體的解放,讓她體驗到女性生命的火花。

李慕白則是精神指引,苦口婆心地關切着她的心性成長。

然而他們都沒能将玉嬌龍帶入理想的天堂,隻走到半路。

...

所以,玉嬌龍跳崖的成因很複雜。

她的偏執、反抗、憤怒恰是其身份、個性與追求的矛盾使然。

或者說,她的存在大大超越了時代,不被社會所允許和寬容。

對她而言,江湖有其打打殺殺——堪稱“好玩”的一面,但這隻是表象。

...

真正踏足江湖,所遇之人除羅小虎是一心愛她之外,其他人無不在說教:

無非強調要遵守規矩,要講究禮節,這對她才是緻命打擊。

原來,自己心心念念的江湖,竟和他爹任職的廟堂一樣,内核還是“守規矩”三個字。

...

玉嬌龍想要自由自在的幸福,可江湖、廟堂、家庭,都無法滿足,因為它們内在的秩序,無不是守規矩!

由于認識到這點,不管流落江湖還是回歸家庭,都得不到她所求的。

因此,有着紮實的文化根基所導緻的幻滅感,決定了她的最終選擇。

...

縱身一躍跳下山崖,既是對羅小虎所講傳說的注解,也是她獲得自我救贖的唯一之路:

不自由,毋甯死!

換言之,玉嬌龍的才華撐不起她的野心。

她曉得自己要什麼,可不知如何能得到。

...

《卧虎藏龍》是武俠版的《理智與情感》,它告訴人們:

唯有理性與感性的高度平衡,方是真自由。

李慕白說:江湖中卧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裡藏兇,人情裡何嘗不是?

所以,與其急着闖入江湖,不如先認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