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國産綜藝,真是恨鐵不成鋼。

隔壁搞起了真人版《鱿魚遊戲》,我們就連下飯都找不到合适的。

但就在最近,有一檔極其“炸裂”的國産綜藝出現了。

有多“炸裂”?

絕對是史無前例,放眼全宇宙都沒這麼幹的。

甚至還被說成了脫口秀段子,都沒人相信是真的。

太荒謬了,這麼離譜的題材,居然真的有人拍——

種地吧 (2023)暫無評分2023 / 中國大陸 / 真人秀 / 陳少熙 何浩楠

...

從一開始,這就不是一個準備走尋常路的綜藝節目。

節目第一次亮相,竟然是從龐博嘴裡說出來的。

...

沒有一個相信,這檔這檔“愛豆變土豆”的綜藝,竟然是真的?!

還以為是龐博瞎編的。

結果,不僅真的拍了,打嘴炮的龐博也被抓去種了一回地。

...

正如龐博所介紹的,這個節目就是——

“讓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男生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用6個月的時間種出1萬斤糧食”。

10位内娛藝人,不演戲不唱歌不賺錢,老老實實在田裡花半年時間,就種地。

離譜啊!!!

...

不出所料,招商會上放言要請的頂流藝人,一個都沒有。

全都是叫不上名的愛豆和新人演員,還有即将出道的素人。

裡面最有名的,就是參加了《創造營》,拿下《中國好聲音》冠軍的蔣敦豪。

(但我想還是有很多人不認識他的)

...

...

不過這樣也好,比起噱頭滿滿的頂流們,這些近乎素人的藝人們才能夠放下一切,專注種地。

這10位種地少年,還是從200+的報名人選中,千挑萬選,才脫穎而出的。

...

年紀也都普遍較小:最大的是95年,最小的是04年。

光是有決心還不夠,節目組統一安排他們進行了文化課學習。

...

還有醫療救護、消防安全、廚藝、木工、瓦工等生活技能的培訓。

...

...

...

最重要的是,還都要持證上崗:

拖拉機、水稻收割機、玉米收割機,等等等。

...

即便以後沒能靠這個節目火,最起碼也能有幾個證傍身,絕對餓不死。

準備工作就緒,是時候正式上崗。

和以往那些下鄉的治愈真人秀不同,迎接他們的,首先是極其惡劣的住宿條件。

不是酒店,不是民宿,甚至都不是什麼小土屋。

空蕩蕩的房間,破舊的門窗,輕輕一吹就仿佛沙塵暴的桌面。

...

提供的僅有軍訓宿舍那種鋼架床,還是要自己拼和組裝的那種。

11月的浙江,寒風刺骨,沒有暖氣,甚至睡覺的時候床還晃個不停。

這難道不是《變形記》嗎?

...

留給他們感歎的時間可不多,簡單收拾完住宿,馬上就是首個重要任務:

搶收水稻。

他們必須趕在下雪之前搶收完水稻,月底前種下小麥,才不會耽誤農時。

第一天,他們從早八幹到天黑,總共11個小時,純人工收割。

...

一開始還樂在其中,随着時間流逝,全都變成了沒有感情的收割機器。

全身麻痹,就差“死”田裡了。

本以為起碼能有個一噸吧,結果收成僅占0.04%。

大虐!

...

第二天,他們決定不能再用這麼低效率的方式了,開始借助科技的力量。

求助村長用上了工具割捆機,還借來了三台收割機。

有了機器的幫助,效率果然翻倍,但困難也接踵而至。

...

由于天氣潮濕,連日降雨,機器都紛紛陷進了泥地裡。

費老勁都沒能把機器拔出來,人先撘這泥地裡了。

...

另一邊,威風凜凜的收割機也未能幸免。

其中一位的收割機,開着開着挂上了電線,直接報廢。

...

另一位則執着用收割機清理邊角的水稻,卻一次又一次地把泥巴割了進去,機器逐漸報廢。

還因此,收割機師傅氣的跟少年差點幹了起來。

...

...

意外頻出也導緻當天的水稻交付量達不上起烘标準,負責跑腿運輸的小夥伴還被種糧大戶數落了一頓。

隻好保證明天開始,一天至少保證産量13噸,絕不影響進度。

...

他們是白天幹,夜裡幹,下雨幹,下大雪也幹。

幹到手抖成“帕金森”,走路晃得像喪屍。

...

原本的帥氣少年,一個個都幹成了胡子拉碴、滿身糞土的中年大叔既視感。

一場大雨過後,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當務之急,是要先給泥地裡排水,保證水稻安全,也讓收割機能夠進場幹活。

泥地裡開路,鑿開通水口,搞得泥裡泥氣的,還是收效甚微。

...

其中一位少年終于發現關鍵點:

排水口水流小,必然是通水渠裡有異物堵住了。

便跳進池子裡,用手生掏。

果不其然,大石塊、鞋墊、衣服……堵住了排水口。

...

有些太長的管道,一個人掏不了,那就大家一起掏。

他們串起了三根長竹竿,兩頭銜接,以拉拽的方式将堵塞物帶出。

...

但此時此刻,天又黑了,大雨傾盆,氣溫極低。

他們已經管不上什麼冷不冷的,凍得全身失去知覺,水漫腰間,依然跳進去清理障礙物。

一番努力之外,終于将堵塞物清理完畢,水流恢複正常!

這一刻,實在是太熱血了。

...

除了種地,他們還幹遍了村裡所有的農活:

搞養殖,搭雞舍,養小羊,挖魚塘,全都是親手置辦;

宿舍裡的桌子椅子,衣架鞋架,全都是手工制作。

建房子,鋪水泥路,咱們搬磚工人有力量!

龐博真的沒有騙人,他們真的精通了唱跳演戲、施肥打藥、聯合收割機的維修,還有母豬的産後護理!

...

熟悉的手法已經不像一個愛豆

看到這裡,想必有人會說:

這肯定都是做做樣子,攝像機一關他們肯定都住酒店,吹空調,吃大餐,啥也不用幹!

這次還真不是。

每一位少年,每天都會以視頻的形式記錄自己一天的勞作,節目組還會在每天早上定時直播一小時。

全程無交流不幹預,甚至連籬笆倒了,滿屏的爆笑也沒人搭理。

...

190天的時間裡,他們僅有幾天的放假時間回家過春節。

甚至在回家的飛機上,一身的泥土和臭味,遭到了路人的極度嫌棄。

種地吧少年,真的沒有在騙人。

...

節目播出之後,也引來了不少争議與讨論:

有的人覺得,将“種地”做成真人秀的形式,是在亵渎真正的農民群體,讓一群從未幹過髒活累活的年輕人現場作秀,不尊重土地,也是浪費糧食。

但也有的人認為,不管結果如何,能夠抛下一切來參加這個節目,足以證明他們的真誠與努力。

...

由于城市生活的快節奏,越來越多的人向往歸田,試圖尋求純粹的治愈感。

因此,也就有了《向往的生活》等這類型的綜藝節目的出現。

但種地這件事,真的就能治愈?真的是向往的生活嗎?

十位少年便以身體力行,最真實地傳遞了這份苦和累。

...

絕大多數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即便腳踏土地,也未曾給予這片土地關心與敬畏。

我們一邊傲慢地評價着這些種地的人們,另一邊又在不斷地浪費手中的糧食。

綜藝節目固然有“秀”的成分在,但也無法磨滅這份認真與執着。

這不僅是,國産綜藝裡絕無僅有的離譜;

也是一次,值得我們探索與發現的瘋狂。

...

*本文作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