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主要總結一下劇和書的差異。首先聲明一下,本人是超級書粉+劇粉。先看的書再看的劇,都是小時候看的,大概初中的時候。那時候也沒有什麼粉圈思維之類的,所以寫這篇整理也并沒有說劇比較好還是書比較好的意思。現在的大評價好像普遍認為劇比書好得多?本人倒也沒有這種想法,盡量客觀的記錄書和劇的細節差異。但是,因為書比較是先出來的,劇本是根據書改的,那麼劇本為何要改動原著?必然是往更好的改。如果沒有改的更好的地方,本人會覺得有一些疑惑的地方,如果有興趣可以讨論(當然也可能沒人看哈哈哈純屬個人找樂子)。以此記錄我對雍正王朝這部作品長達十幾年的深刻喜愛。

ps。現在出了一本雍正王朝的劇本作為書,我沒看過這本書,過段時間準備看。所以這篇裡面沒有涉及到劇本内容。說的僅僅是劇裡實際拍出來的和原著的差異。

根據大的框架,劇集主要對原著進行了劇情和人物的整合,順序調轉,嫁接,加戲,删戲等。

第一,整合合并。

1.四爺第一次進黑店,和進江夏鎮是兩個故事,劇裡合并成了一個。

第二,劇情嫁接。劇裡把書裡一些不搭邊的人物和劇情進行了挪用,造成了一些混亂和bug。

1.阿蘭在書裡就純粹是個間諜,和十三爺也沒啥感情,本來就是任伯安買來賣唱的,後來被九爺送給了十三爺當間諜。也沒有阿蘭為張五哥求情的劇情,他們根本就沒關系。原著也不是阿蘭的爸爸被打了四爺發火,而是胡教頭讓阿蘭唱十八摸(類似的歌曲具體名字記不得了)四爺覺得低俗才讓十三爺出去阻攔。 這裡還有一個書裡我想吐槽的情節。阿蘭應該是編劇進行了美化,而且把書裡的紫姑和阿蘭進行了人物合并。這個紫姑的設定就很扯,說是前明的後人,非常恨滿族,所以就被八哥收買了來殺十三爺。這不純粹油餅嗎?你恨滿人,八爺不是滿人嗎?那你為什麼聽他的話殺十三爺?你直接把八爺殺了不是更便當。而且她最後舍不得殺十三爺,就自殺了也很扯淡。強行悲劇。作者寫男女之情實在是低級。而且阿蘭在十三爺囚禁的十年裡苦苦的陪了他,伺候了他十年,結果四爺一把他放出來他就拿刀要殺阿蘭?喵喵喵?你想殺怎麼不早殺,圖着人家還能再伺候你幾年對吧?人家一家子性命都在九爺手上,被迫來監視十三爺,書裡也沒具體說有什麼機密是阿蘭洩露的,為什麼殺人家,真無語。即使是怕機密洩露不得不殺,也派人去殺或者殺人的時候表現一點悲痛之情啊!還義正詞嚴的去殺,真是無情。

2.書裡也沒有隆科多在監獄中招待十三爺。

第三,順序調換。劇本将書裡的一些劇情先後進行了調換。效果很難說是更好還是更差。但是想表達的意思差了很多。所以很多所謂的“高明人士”分析了半天劇情,實際上跟作者本意是千差萬别,很可能隻是編劇(我知道編劇是劉和平很牛)為了方便劇情發展和好看,故意改的。

1.十四爺和四爺去拜壽并說了讓十四爺帶兵一事,在書裡隻是兩個人去拜壽并且胡亂扯了一些什麼。之後又過了好幾年,才有帶兵的這件事。而且那六萬兵馬全軍覆沒也和八爺沒有任何關系,八爺沒這麼牛。曆史上八爺和十四爺到康熙死都還隻是貝勒,并沒有封親王,所以書裡面也經常有bug,在八爺已經封親王之後還一直說八貝勒府之類的稱呼,而四爺的府邸已經叫做雍王府。書裡對于十四弟出任大将軍的解釋是這樣的:康熙為了保四爺,特地把十四爺調走,不然十四爺在京城,一旦康熙殡天,就會想劇裡十三爺一樣去京郊大營調兵來勤王,自己登基。

2.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四爺打小太監的。書裡是四爺有一次路過小太監刁難大臣,在大庭廣衆之下為了教訓小太監,所以才打了一耳光,還給了錢。說的原話是:因為秦桧,所以給你們改姓秦。而不是因為趙高亂了秦朝……那不是應該改姓趙嗎?我有點不理解為什麼劉和平這樣改。而且書裡四爺這樣做就是為了大庭廣衆之下教訓人,而且要立威。劇裡在那種隻有兩個人的場景下還這樣發dian,是不是有點吃飽了撐的……而且憑什麼小太監被你罵一頓就給你開門,完全不符合邏輯。書裡是看門人是四爺的門人戴铎的親戚,所以買通了他,四爺假裝進來看房子的……戴铎的事情下一條說。

3.百官行述的劇情。書裡這件事并沒有太子什麼事,也不是太子叫去取的。張五哥頂罪和太子也沒什麼關系。太子爺冤枉啊!(不是)而且犯事的也不是任吉安(書裡好像根本沒有這個人),任伯安卷進這件事是因為他負責偷換人犯,所以經手了好多案子都是他偷換的。這就比較符合常理。不然怎麼他弟弟犯事就剛好被發現,也太扯了。任伯安被年羹堯抓走了,百官行述放在當鋪,八爺是知道的。

4.查虧空的情節。太子沒有賣官,也沒有什麼康熙接見沒文化的人發現是太子保舉的劇情。四爺也沒有逼死魏東亭,他是自己病死的。查虧空的也不是田文靜和四爺,而是施琅的孫子和十三爺。十爺也沒有當街責打官員,是施琅的孫子自己去挑釁(其實因為他是近視沒看見)十爺,導緻十爺生氣和他吵了起來。這件事也不是八爺指使的,八爺恨不得十爺不要鬧。當場八爺就趕到喝退了十爺。

5.查頂罪案的情節。八爺一開始是真的想好好幹的。結果任伯安跑過來說是我幹的。八爺就隻好草草結案。沒有“其心可誅”,“我這就去殺了xxx”這個劇情。

6.康熙死的時候的關鍵劇情。書裡是,康熙死前先叫了所有皇子進去,這時候四爺還在替康熙祭祀(和曆史一緻),然後四爺跑去找邬思道,其他皇子已經進去了。這時候開始和劇裡不一樣了。劇裡是四爺單獨先見了皇上,有一段劇情。書裡沒有寫這段。劇裡是大家一起見了皇上,然後皇上死了,大家一起在裡面等隆科多拿诏書。書裡是皇帝還沒死,把所有皇子拘着不讓走,隻把四爺一個人放出去安排事情。四爺安排完,還跑去見了十三爺,又回來,皇帝才死。然後那一段就和劇裡一樣了。

第四,人物删除。劇裡對一些人物進行了合并和删除和魔改。。。為什麼特地拎出來說,因為這個算是和原著最大的改動,而不僅僅是化用劇情和合并劇情的内容。

1.最大的改動就是删掉了性音和尚,戴铎等四爺的門客。我分析有可能是因為不讓拍宗教的内容,老是有一個和尚不太好?也可能出于簡化人物的目的,把這些人都濃縮在一個邬思道身上了。

2.第二個魔改就是年式了。書裡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背景闆四爺寵妃,劇裡改成。。。好了我也懶得說半天了大家都看過劇了。所以就很扯啊,年羹堯這種身份的人,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妹妹給四爺做丫頭。劇裡拍的好像年羹堯是四爺的仆人一樣。實際上(曆史上)根本不是。年羹堯一開始發達和四爺關系不大,後來才由于各種原因(這個各個學派也有不同分析,這裡不展開)一門心思的投入四爺門下。書裡的改編感覺比較符合曆史,和曆史屬于大差不差,勉強也可以說得通。書裡開篇年羹堯就已經做官了,而且四爺已經娶了年氏,也很寵愛,年氏都已經懷孕了。而且書裡整體的感覺是,年羹堯雖然屬于四爺的門人,但是地位一開始就比較高,也沒有擡旗等劇情。當然,劇裡有可能是為了女性角色加戲,所以特地塑造了年秋月這個角色。

3.第三個改編就是。。。就是小福小祿的故事了。劇裡完全删除了這一段(thank god)。讓我們說感謝編劇!書裡四爺和小福小祿有一段風流韻事,然後小福給他生了個孩子以後被燒死了他竟然眼睜睜的看着不去救她。。。書裡的設定是,四爺之所以變得陰郁都是因為這件事。個人認為,這完全抹黑和抹殺了四爺這個形象。以四爺的性格,不可能因為任何事情而不去救自己的女人。何況書裡僅僅說是怕皇帝知道了責罵。這有什麼好怕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皇帝怎麼可能因為這種事責罵。寫這種情節隻能顯出四爺是一個視女人命如草芥的懦夫。而且事後還不停的痛苦追憶的軟腳蝦。劇裡删掉這個情節,我隻能說編劇做得好。

4.喬引娣。删掉小福的故事,自然喬引娣的出身也正常了起來。咳咳,我還是詳細說一下吧!書裡喬引娣是四爺和小福的女兒,四爺不知道,喬引娣先和十四爺在一起,又和四爺在一起,最後四爺因為這個事情敗露而自盡。。。這都什麼啊!我看書的時候大腦都是自動删除小福和喬引娣的劇情,不然完全無法直視其他的正經劇情。

5.高福兒等四爺的仆人。劇裡應該是删除了前期的高福這個人,把大量的劇情搬給了十三爺。。。搞得十三爺在開頭幾集像個仆人一樣,四爺使個眼色他就跑前跑後。後面又把高福和坎兒的劇情合并在一個人身上了。然後又造了一個高無庸出來。這就有點混亂,因為後面坎兒和高福實際上是對頭,有很多對手戲。可能也是出于精簡人物的目的。

6.八爺的一些門人。書裡有很多八爺的門人在家裡議事的情節。其中那個道士和阿靈阿屬于“好人”,“王上加白”是八爺站在一群仆人裡面讓道士辨認自己。這個道士的人設還不錯呢,想讓八爺用心辦差,結果後來八爺因為掣肘太多還是敷衍過去了。還有何柱兒,本來是太子的大太監,後來康熙給了八爺,做了八爺的大太監。有點不明白寫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

7.允禮。書裡這個人還蠻重要的。是很關鍵的四爺黨。他因為自己的親娘被十爺輕薄而自盡了,就和四爺聯手要鬥垮八爺。書裡的豐台大營就是他搞定的。書裡四爺走之前也是把自己的令牌給了邬思道,讓邬思道轉交給允禮,讓他放出十三爺。邬思道等一幹人在最後關頭也是躲在十七爺的府上。這裡比劇裡合理一點。不然劇裡邬思道一個布衣,就問四爺索要令牌,太過于放肆了。而且他即使拿了令牌,沒有身份也放不出十三爺。

第五,加劇情。比如四爺自己作死感染風寒。 比如年羹堯給四爺洗腳。。 這個也是和前面年羹堯是四爺的仆人的設定相呼應的。還有弘曆的很多劇情,還有德妃帶着414去謝罪的劇情。康熙查看田地的劇情。

第六,删劇情,這個就很多了,寫幾個我比較覺得可惜的。

1.康熙和邬思道的見面。書裡有一次寫康熙過年的時候突然間跑到雍王府上去,碰到了邬思道,還讓他寫了一首詩。其實在書裡有很多情節,邬思道和四爺的很多兄弟都認識,但是四爺像金屋藏嬌一樣把他藏起來。。。其實我還蠻期待康熙和他的破壁人的見面情節的。在劇裡,他們兩個知己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面。

2.邬思道的生平。書裡有一段邬思道和表姐的感情戲。最後邬思道不是和四爺送的小女仆走的,是和表姐一起走的。還有四爺救了邬思道的命的劇情。還有邬思道莫名發了一筆橫财,拿這筆錢還上了太子欠的銀子。

第六,劇和書整體概念的差别。

1.書整體偏向江湖氣。或者說,有部分章節偏向江湖氣。三部曲都有這種情況。比如康熙自己去參加了科舉考試,康熙在江湖認識了一堆能人異士,比如四爺的很多能吏都是在路邊偶遇的(比如田文靜和李绂),比如還有些江湖幫派啊啥的。劇裡就删除了這些橋段。

書裡還有大量的詩詞歌賦。我也沒有考證過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自己寫的。當然有一些我知道很明顯是作者摘抄的。剩下的不知道是曆史上他看到的,隻不過編了個劇情加進去,還是自己寫的。有時間我調研一下。整體上我覺得這些寫的蠻不錯的。還有很多連詩,對對子等情節,都顯示了作者極為深厚的文學功底。比起榴蓮子隻知道寫初高中必備古詩,實在是領先太多太多。。。我在近十年都沒再看到過類似文學功底深厚的作品。包括現在大熱的大秦帝國等等,其文學造詣但凡多讀過幾本書的人都知道是及其有限的。

2.關于人物關系。

四爺和邬思道的關系書裡比劇裡更加的緊密。四爺比劇裡更加依賴邬思道,邬思道也更加神,但是基本的關鍵劇情劇裡都拍出來了。隻是劇裡無法展現書裡那麼多的細節。在劇裡,應該大家随便一看就會覺得,十三爺和四爺才是主cp(不是),但是書裡四爺和邬思道也可以争一争這個位置哦~有時候邬思道還嗑413.哈哈。還有一點就是,書裡的邬思道非常非常的忠心。劇裡的拍出來總有點老奸巨猾或者多智而近妖的感覺。但是書裡的邬思道除了聰明,真的非常非常忠心。好幾次四爺已經灰心,都是邬思道大聲慷慨激昂陳詞,讓大家振奮。緊急關頭,四爺不知所措,也是邬思道招呼所有人做事,很有領導力。但是劇裡感覺不管是四爺還是邬思道都沒有顯示出這種魄力來。

然後是413。書裡的感覺比劇裡更加的複雜,更加符合曆史。十三爺一開始能感覺到僅僅是志趣相投而和四爺在一起做同事,并沒有說一開始就投到四爺名下。這樣感覺書裡似乎兩個人關系更加疏遠?并不!劇裡感覺兩個人就是鐵打的親兄弟,就應該天天在一起。但是書裡兩個人的感情更加隐秘,糾纏和拉扯。似乎兩個人一開始并不是命中注定就在一起的,但是因為互相的欣賞而不得已違抗了現實情況而在一起。。。而且也不敢太過于表現自己的内心,以免交代的太早被對方利用,所以還得說場面話,但是眼神已經在不停的打量對方的臉。。。在外人面前(兩個人一直身邊都圍着一大幫人)也不敢太過于表露心迹,隻能眼神交鋒加上言語暗示。。。而在劇裡兩個人就随随便便的牽手擁抱(不是),似乎過于明顯了哈哈哈。

3.關于經典情節。比如什麼gold,精靈副将馬國成,這些書裡都沒有。。。劇裡改的蠻好的,哈哈哈。但是書也很不錯了,大部分的對話,俚語,社會風貌的構建,整體的基調的奠定都還是原著給的。還有“四爺賞你一耳光”“難說”“堅剛不可奪其志”等都是原著的内容。

4.其實作者寫這本書感覺有點随意。或者說有意為之?很多章節都是從一個小人物着手,慢慢的靠近主線劇情。而且寫着寫着還有重複劇情出現,比如第一部已經寫了十四爺進京,後面又寫了一遍,隻不過從十四爺的角度寫的。這裡我想觀點輸出一下,我真的很讨厭十四爺!八爺如果是壞,那這人就是蠢且自以為是。進京的路上一直大罵雍正為什麼不給軍糧,為什麼不讓他帶兵。哦,給你軍糧讓你造反是不是?年羹堯和李衛是四爺的人,你今天才知道啊?想造反,四年在任上,怎麼不活動活動把這些人拉攏過來呢?怎麼不想辦法把這些人換掉呢?如果活動了發現換不掉,是不是要想一想這說不定是康熙的主意,就是不想讓你當皇帝呢?看了第一部邬思道等人對于局勢的分析,再看到十四爺這些天真又愚蠢的揣測,真的很讓人無語。事到臨頭了才來抱佛腳啊?自己把八爺的人策反了,還殺了,還指望人家在京城裡給你勤王保駕啊?自己是不是想造反,摸摸自己的良心。這裡就不說造反不造反的事情。成王敗寇,你已經丢了兵權,傻呵呵的跑進來了,你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