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2021年新劇,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的43集電視劇,陳獨秀是中心人物,李大钊、胡适、陳延年、陳喬年,都是主要人物,魯迅、錢玄同、劉半農、毛澤東、周恩來,都在劇中出現,戲份不多。

陳獨秀和李大钊于1920年發起成立中國共産黨,是先驅人物,陳獨秀,聲望和影響力巨大,《新青年》雜志創辦人,活到63歲,複雜的曆史人物,一生取了三個老婆,1920年在上海發起成立共産黨,1929年被中國共産黨開除黨籍,随後加入托派。

李大钊、胡适等人,一起參加《新青年》,做同人編輯,推進新文化運動,李大钊熱衷革命,願意為理想社會,獻出自己的生命,後來真的獻身了,李大钊在1927年被捕犧牲,時年38歲。

胡适參與新青年雜志,他和陳獨秀、李大钊不同,胡适隻做學問,不談政治,更不去參加革命。胡适在動蕩的年代,安穩地度過一生。

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延年和陳喬年,是最令我敬佩也最令我感到悲傷的兩個人物。他們從小思考并探索最美好的社會模型,從最初信仰無政府主義,轉變到信仰共産主義。他倆都認為革命事業和婚姻家庭,不能兩全,他們為了革命理想,放棄婚姻,短暫的一生真的是完全奉獻給了革命事業。

陳延年(1898-1927),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被捕遇難時,年僅29歲。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時,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三)》紀念郵票一套5枚,其中第一枚是“陳延年”。

陳喬年(1902-1928),1922年發起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産黨,同年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被捕遇難時,年僅26歲,他說,“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非常優秀的兩個人,非常悲傷的命運,向他們緻敬!第一次,看到曆史人物,有種我真的不想忘也不能忘記他們的感覺。

在合肥有個延喬路,路的盡頭是繁華路,紀念陳延年、陳喬年。

人的一生将怎樣度過呢?觀察這幾位曆史人物,我發現,人的一生,大概率會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式度過,也就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追求來度過。

你看,陳獨秀搞革命幹的再投入,他也沒有說要為革命事業獻身,所以真的就沒有獻身;李大钊、陳延年、陳喬年,他們三個是更加純粹的革命者,他們随時準備着為革命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真的就是犧牲了;胡适,他是隻想老老實實做學問,他就遠離政治,不參與革命,收獲安穩一生。

所以,規劃和定義自己的追求和方向是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的。

所以,我們的人生,也是大概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