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從拍的時候我就很期待,但是成品真的不行,編劇邏輯不過關,導緻劇情連貫合理性還不如邊寫邊抄邊改的原著小說。
劇情的開始是魔神屠戮仙門,神女被迫回到500年前消除邪骨阻止魔神降世。黎蘇蘇剛剛見到澹台燼的時候,他隻是一個受盡欺淩的敵國質子,活得連下人都不如。甚至連黎蘇蘇面對這個未來會殺她滿門的人時都不由自主的産生了同情和憐憫,同時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就這樣一個瘦弱單薄的人會成為未來的魔神。
她在和澹台燼相處的過程中甚至對這個未來的大魔頭産生了感情,但依然毫不留情的将滅魂釘打入了澹台燼的體内,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澹台燼的惡,他的惡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因為他從出生起就是魔胎,就是為滅世而來。神女會因為他的悲催經曆可憐他,但卻絕不可能放過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神女清楚的看到了澹台燼隻是身為一個凡人的時候他就足夠惡,他這一路上的所做所為都讓神女堅信他不隻是眼前的瘦弱少年,而是未來滅世的魔神。所以她在消除魔骨才能沒有動搖,于大婚之夜将滅魂釘打入澹台燼體内,甚至失敗以後強行用傾世之玉修煉仙髓以命相搏。
可是編劇卻不舍得把澹台燼寫的太惡,甚至劇裡還寫他是個賢明的君主,百姓還誇他。真的太扯了,如果澹台燼不作惡的話那說明黎蘇蘇已然将他感化了,他有隐隐成為好人的趨勢,這樣一來黎蘇蘇必然是會猶豫掙紮的,她會想是不是曆史已經被她改變,澹台燼未來是不是不會成為魔神,那最終黎蘇蘇要把滅魂釘打入他體内必然是還發生了其他事,但是劇裡完全沒寫。
換言之就是劇本在改編的時候颠覆了前期的鋪墊,且未加入額外的情節,卻妄圖最終與原著有同樣的劇情走向。這完全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