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安静的夜晚独自观看了林克莱特的这部《少年时代》,近三个小时,却不觉冗长,浮光掠影,几许年华,热泪盈眶,这种流泪不是类型片中单纯的催泪,而是一种心灵的共鸣,之前只在《天堂电影院》《爱在午夜降临前》《花火》《薄荷糖》中感受过。
我快16岁了,这部电影拍了12年,从男主的6岁到18岁,不知不觉间也快赶上,林克莱特用隽永的手法平静地描绘了青春少年的模样,不禁令我感慨万千,关于家庭、学业、成长的记忆一起涌出,在戏外与电影内形成了互文,或许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它是每个人的梦,给每个人造了一个梦。
林克莱特总能在平静生活中找到魅力,如《爱在》三部曲,几处散步,几段闲聊都能切近爱情的模样,这部亦然,散文诗式的刻画,平静地浮过生活年华的痕迹,追忆似水年华,隽永、平静、触动心灵。
如果我也要这样的一部电影,会是什么样呢,这带给我无限的遐思。
这就是电影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云淡风轻,没有高潮却让人沉浸其中,一个人的青春需要三个小时来记录,几乎超越《爱在午夜降临前》,成为我最爱的一部林克莱特。
向林克莱特致敬,一部电影勾画出我青春的模样,让我追忆过往,向电影致敬,造梦的艺术。
PS1:看着男神伊桑霍克逐渐衰老的面庞,内心不禁黯然神伤,想起了我父亲。
PS2:期待林克莱特今年戛纳新片《新浪潮》。《爱在》三部曲描述爱情,《少年时代》记录青春,《新浪潮》重现艺术。
几许年华,云淡风轻,隽永的青春散文诗——《少年时代》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