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最極緻的浪漫,一定是藏在細節裡;我也一直以為沒有宣之于口的深情,才最值得稱贊。

看過《九重紫》後,我再一次從邬善身上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邬善,閣老獨孫,文采風流,為人清雅,是劇中難得的一股清流。

...

第一次見面時,他被窦昭離經叛道的想法吸引;第四次見面時,又傾慕于窦昭的俠義仁心,于是,在識破窦世樞故意設下的陷阱後,依然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為了免窦昭的足刑,承認自己就是與窦昭私會的情郎。

最後,邬善被朝臣們構陷,面對殺頭之罪,是邬閣老以閣老之位,換取了邬善的平安。

帶着滿腹的遺憾,邬善離開了,離開前,他與窦昭僅七面之緣。

《九重紫》大結局時,窦昭宋墨與皇後慶王一黨展開了決戰,皇後以宮宴的名義,廣邀命婦貴眷進宮赴宴,并将她們圈禁在宣悅殿中,意圖威脅官員,助慶王謀逆成功。

隻是,窦昭技高一籌,早就看透皇後的心思,将幾盞能夠爆破、制造混亂的宮燈,提前放入宣悅殿中。

用歌舞表演拖延至八點整,隻見宮燈連續爆破,蘇琰成功挾制皇後,放走了所有夫人,助窦昭離開,繼而醫醒皇帝,控制了大局。

...

皇後在被蘇琰挾持時,曾不敢置信地質問窦昭:這燈是你安排的,你的手已經伸到了工部?

其實,不是窦昭将手伸進了工部,而是邬善一直在工部。

邬善長于木工,可惜生于官宦世家,不被家人所容,隻能關在屋中,自娛自樂。

當初,皇帝饒過邬善的死罪後,貶邬善為工部員外郎,至荊門督修元佑宮三年。

聯想到大結局時,邬善升任工部侍郎,可以料定那盞宮燈就是出自邬善之手,也正是宮燈在決戰中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邬善才會在大結局時,被升調入京。

至于為什麼是八點,因為這代表着,窦昭與邬善的第八次見面。

看懂這些後會發現,邬善将對窦昭的所有愛意,都藏在了細節裡,不聲不響,又感人肺腑!

...

看到邬善最終因人人看不起的木匠手藝而位及高位,忽然想起很喜歡的一段話:

“如果你喜歡一匹馬,不要試圖追它,你肯定追不上。你應該去種草種花,等到草長莺飛的季節,馬自然會回來找你。如果那匹馬不回來, 沒關系,你有了草和花,有了獨特的魅力和資本,這匹馬不來,别的馬也會來。”

愛情也好,事業也好,從來不是等機會來再努力,而是在努力中,等風來。

若邬善是個不學無術的纨绔,即使想立功,可能都擠不到前列。

雖然,最終邬善沒有等來心愛的女子,可是卻等來了能夠創造自由的仕途之路,我想他想要的一切,應該都不會太遠了。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