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看了這部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All Shall Be Well),給我的初步印象是「很富有教育意義」。因為整部影片的重點并非讨論同性情感與世俗觀念的沖突,而是将焦點放在「同性伴侶」、「同性婚姻」和「同志平權」等議題上。當然,影片所處的情境——香港,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華人對于「家」的概念,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執念,畢竟儒家文化一直以來都強調以家為基本單位的生活秩序。所以,影片從一開始就講述了Pat和Angie的家對于維系她們與其他親屬之間的感情何其重要。相對地,阿成(Pat兄長)一家人卻要蝸居在逼仄的公屋,亦間接交代了故事發生沖突的關鍵背景。在香港這樣一處寸土寸金的彈丸之地,誰又不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安樂窩呢?影片也不過老調重彈,重申香港「惡劣」的住房問題罷了。
Pat的離世很突然,影片并沒有給到她太多鏡頭。但她的身後事,以及她所留下的遺産卻成了一系列沖突的導火索。同性伴侶(同性關系)在香港并沒有受到法律保障,即使生活在一起四十餘載,沒有一紙婚約,在法律面前,感情根本無法充當任何有利的證明。這是可悲又無情的一面,也是導演想傳遞給香港社會的思考。同性戀群體雖小衆,但本質上和常人無任何差異,誰都逃不脫生老病死,拘俗守常。隻是走到今天,這個社會仍然沒有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生存框架予他們。
然而,影片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當親情與利益擺在人性面前,我們又會如何抉擇?阿成一家人的生活處境,導演給到了不少鏡頭,也想讓觀衆明白「他們多需要錢,或者說多需要一套房,來解決他們一家四口的困境」。哪怕Pat和Angie曾帶給過他們一家人無數的溫暖與關愛,甚至包括金錢上的支持,可惜終究堵不住人性的貪婪與自私。我不知是因為香港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人變得愈發現實,還是人類總自以為是親情抵得過利益的誘惑。或許是因為Pat與Angie沒有受到《婚姻條例》的保障,所以才誘發了後續的遺産紛争;可假使她們早已在外國領證結婚,是否阿成一家人就會心甘情願将Pat所有遺産拱手相讓?
影片中三次出現城門水塘的場景。第一次是開頭Pat與Angie同行在主壩上,第二次是片中Angie獨自行走在主壩上的背影,最後一次是結尾她們坐在涼亭中擁吻的場景。我想熱愛去戶外徒步的觀衆,一定對這個地方并不陌生吧;那兒真是一個充滿美好回憶的地方呢,對我而言。言歸正傳,影片關于Pat與Angie之間的感情戲真的很少,因為這并不是重點。但導演很細膩,透過一些細節的拍攝告訴觀衆這對垂暮之年的「婦婦」情有多深。Angie在整理Pat的遺物時,在筆電中看到的那張「加拿大飛往香港的機票」,我想她應該深深記得Pat當年對她說的那句話:「回來吧,回到香港,我照顧你一生一世。」如果Pat沒有先走一步,也許她一定會兌現她的諾言。
老齡同志族群本就是一個相對稀缺的素材,繼上一次楊導演的《叔 · 叔》後,女同志族群的老年生活再次被搬上熒幕。我覺得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征,同時也讓人意識到老齡同志與普通老者并無差異,都需要被認同、被陪伴、被愛護,而不是被社會遺棄。片中Angie歸家那段戲令我印象深刻,她的父親對她說:「你的『老友』走了以後,你将來打算怎麼辦?」Angie懊惱地回應道:「我和Pat不單單隻是『老友』的關系。為什麼我說了那麼多遍,你們還是不能明白。」我才意識到同志族群或許終其一生都在奮力得到家人(或社會)的認同,隻不過是社會刻闆化了我們這僅僅隻是年輕同志面臨的困境。人到暮年,也許不再似年少時渴望别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但那些至親之人的理解,或許是陪我我們走向生命終點最安心的支持。
有情人相守到終老是被上帝眷顧的幸運,但伴侶分手或離世更是世間常态。沒能一同走到最後,不代表愛得不夠深或不愛了。當Angie看到那份Pat未簽字的遺囑時,其實她真正感受到了Pat給到她的那份似海深情。那層樓是否屬于她,她是否還能繼續住下去,沒有了Pat,也就失去了意義。唯一能盡力的,也隻是完成Pat的遺願:海葬,讓其肉身回歸自由。這也是作為伴侶,最應當堅持的溫柔。我想,當Pat看到那些飄散在海上的冥紙時,她也深深感受到了Angie的不舍之情。
人與人之間終有一别,無論以何種方式道别,都應當好好守護與我們相伴過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