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主角成長經曆分為若幹章節,其中種種隐喻基本圍繞着聖經展開,一個新時代的耶稣就此誕生。影片開始便以耶稣和猶大的隐喻故事展開了關于主角原生家庭的描寫,愚昧暴力的父親,陰險狡猾的哥哥,懦弱貪婪的母親,天性善良的小兒子,四人重現了耶稣受難的過程,從飯桌到狗籠像極了油畫《最後的晚餐》的故事,狗籠也是苦難的象征,苦難把醜與惡,美與善隔離成兩個世界。

...

而一切的開端便是金錢,金錢是萬惡之源,同樣猶大也為了金錢出賣了耶稣,這對于如今割裂的西方世界是極具嘲諷意味的。

我們就以金錢為軸展開讨論。第一幕,原生家庭的苦難。父親為了錢養了一堆狗準備開展鬥狗生意,為了狗更具攻擊性不給狗喂食。小兒子在善良的本性下偷偷給狗喂食,這一幕被哥哥(也是猶大)看到了,哥哥告密給了父親,并慫恿父親懲罰了弟弟,因此主角被關入狗籠中一起挨餓。懦弱的母親此時為了腹中胎兒選擇逃離,留下主角獨自守難,諷刺的是此時告密者将暴行冠以正義之名“the name of god”,當然僞神常常招搖過市,而真神往往隐匿于暗處藏于苦難之下——成為了“dog man”。

第二幕,心理咨詢師半夜被叫醒,同樣是苦難經曆者,為了幾兩碎銀,即便是半夜帶着孩子也要出工。

第三幕,戲劇與現實一樣真實。主角在福利院經曆了愛與被愛,當主角依舊沉浸在戲劇中時,現實已經缺打破了他的所有幻想,心愛的女孩因為金錢做出了她人生的選擇,而主角則從這一次認清了現實。

第四幕,關掉狗狗收容所,開始流浪。也是因為錢,政府要關掉狗場改建他用。這一次主角和狗一起被放逐,但是他們選擇了自力更生,找到了新家。主角開始找工作,次次努力面試卻處處碰壁,但是心中有愛的人不會因此憤恨社會,他找到了養活自己的工作,成為一名Drag Queen。

...

真善美或許隻存在于少部分人身上,反觀普世價值觀的僞善真是赤裸裸又惡果果。

第五幕,珠寶應該修飾美麗的靈魂而非肮髒的皮囊。狗狗們為主角從各地偷來昂貴的珠寶,而珠寶卻隻被拿來作為上台表演的道具。這一幕也極具諷刺凸顯高雅。

第六幕,好心助人卻被賣,黑幫火拼差點丢命。這一段同樣圍繞了錢而展開,黑幫收保護費,洗衣妹因為不想交保護費求助主角,主角為其出頭,惹怒黑幫,黑幫尋仇,主角被賣。又是何其諷刺的一幕!

最後一幕,主角全盤拖出自己的故事,做好了接受審判的準備。就如同耶稣被審判那時一樣,從警察局走向教堂,他心甘情願為自己的一生接受世俗和神的審判。這一刻,任何事物都不能束縛他,輪椅也不行,他是自由的。

呂克貝松終究是有着高盧人的血性,在如今割裂的西方社會,誰也阻擋不了一個想罵街的法國人。想想也是,法國人一不高興就喜歡打昂撒人出氣,他們又怎麼會容得了猶大騎在脖子上拉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