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生活中真的有這樣沒坐過雙層巴士、表情動作處處似小品的BBC主編與時尚雜志主編嗎?

創作者的短闆在于這些人物即便是在虛構的戲劇空間中也難以使人信服他們的行為與動機。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舒淇在自己第一次計謀失敗後為了表達對萱萱裝可愛的厭惡之情,在林然家門外誇張地模仿了萱萱的語氣和動作,并對着空氣尖酸地咒罵。且不說現實生活中難有這樣的異常行為(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人對着空氣咒罵,你會怎麼想?),即便是在虛構的戲劇空間裡,這樣來展示人物的情緒也是粗暴和簡陋的。
如果說《低俗小說》是通過将傳奇虛構人物的生活化來産生戲劇沖突從而派生幽默與立體感,那麼本片就是将一個現實中存在的人物刻意而做作的傳奇化來讓其更不可信。(生活中的殺手少,而時尚雜志的主編卻真正地存在)
關于這些過激的想象和對社會上層人士生活方式曲解式的創造,我覺得一個原因可以被用來解釋,那就是創作者的貧窮與不浪漫,即越是缺什麼越會誇張地想什麼,街邊乞讨的流浪漢肯定想過“如果有錢我就包一百個妞不穿衣服服侍我,開一百瓶好酒來一起喝”,事實上有錢包一百個性服務者并開一百瓶好酒的人絕不會這麼做,因為在他們的世界和視角裡有别的事要做。

所以,本片中難以令人信服的表演與台詞或許可以歸因于此(我不會說情節難以令人相信,隻要演員與台詞靠譜的話本片的故事還是有意思的):創作者實在對真正的上流社會缺乏了解,俗氣過度的浪漫隻有毫不浪漫的初中生才每天想象、對物質的強烈崇拜體現着相應的缺乏,正和乞丐與有錢人的對比一樣,真正的BBC體育主編和時尚雜志主編不會這樣行動、言談與生活。

當然,我不會完全說這是創作者low的體現,如果我們再繼續嘗試着歸因,可以看到這樣的影片會在文化市場上産生,觀衆對影片藝術要求的低下和對富有物質生活的向往所發出的市場倒逼動力是不可以忽視的,直白點說,想意淫“上層生活”的普通人太多了。而這其中最讓人不解的是,觀衆實在是可以看懂或者可以在培養下看懂更複雜的影片的,為什麼市場不斷地生産這些低幼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