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之後…其實沒有什麼很沉重的感覺。反倒是《奧本海默》+《切爾諾貝利的午夜》+普羅米修斯的隐喻三者加起來很像我近期的生活,讓我感覺跟這部電影很有緣。

日本排核廢水當天,我買了《切爾諾貝利的午夜》,不過漫無目玩手機、虛假工作和無所事事的摸魚占用了我大部分時間,導緻我19号才翻來這本書,也隻看了兩章,不過我和《奧本海默》的一點點緣分也在這前兩章裡。

(人啊,不應該一直這樣下去,最起碼這周,我應該把這本和我比較有緣分的書看完吧。)

因為對《奧本海默》有很高的期待,所以我一直沒有看各種影評,生怕被劇透一點,再加上我少得可憐的曆史知識儲備,進場之前我都在擔心看不懂這部電影。不過還好,書的前兩章讓我大概了解了原子被中子撞擊會産生核裂變、水和石墨哪個更适合當慢化劑還有各自的隐患。這些讓我在看電影的時候輕松了很多。

另外,書的第一章還描述了蘇聯在建造反應堆和核電站時多麼的形式主義、刻闆、刻薄、僵化、愚蠢,這些讓我在看奧本海默建立小鎮的時候腦海裡出現了一句話:蘇聯輸定了。

還有一點讓我覺得和這個電影很有緣分的,就是建立小鎮的部分。不管是書裡蘇聯建造的生活區還是電影裡奧本海默建造的小鎮,都讓我聯想到自己所在的項目部。

緣分的第三處就是普羅米修斯的隐喻。描寫切爾諾貝利的書裡提到了普羅米修斯。電影裡講奧本海默比喻成普羅米修斯。觀影當天打開微博點開的第一條熱搜:人人視頻字幕組多人被判刑。字幕組的人也被比喻成普羅米修斯。所以神話啊,他真的很靈。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出現普羅米修斯,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這麼需要普羅米修斯…

回到電影本身,我沒太感受到奧本的後悔和恐懼,不過一個人的自由和自負我倒是看出來了,科學家還是值得崇拜的。

我很喜歡前半段在各個大學裡的場景。為了汲取知識輾轉各地,會有教授幫忙推薦學校、指點迷津,會有人跟自己說:“去一個讓你能思考的地方吧。”

這才是上學的意義啊!!!

很羨慕科學家的生活,他們知道自己能幹什麼,知道能研究什麼,每天都在期待新的可能和新的突破,這樣活着才叫活着啊!!!

還有一點我不太明白:凱蒂為什麼不離開奧本。他很多次背叛她,在小鎮生活的時候也沒見他多重視她。他倆的孩子一哭我真的煩到不行,沒想到後面居然還生了二胎,凱蒂啊凱蒂,你糊塗啊!!

最後奧本任由那些人抹黑自己,說是在贖罪。他怎麼想的我倒是可以理解,不過電影确實沒拍出來…

科學家們在擔心核武器會不會讓世界毀滅,年輕人的聊天記錄裡多的是“希望地球爆炸”這種字眼。有點好笑有沒有!

電影散場了,我買了兩個肉松小貝,一份量很大的鍋包肉,還有兩個711的韓式辣醬炸肉串。

都吃完了,我很開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