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課論文,哈哈)
一、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是19世紀末期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的一門學科,主要理論包括潛意識、心理結構、防衛機制、夢的解析等理論。精神分析治療是建立在潛意識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既适用于某些精神疾病,也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某些心理行為問題。精神分析理論不僅為心理學及心理治療技術方面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也對文學、哲學等學科産生了強大的效應。
二、精神分析視角下的母女關系
家庭關系是大部分人最初的人生舞台,對其中很多人來說,母親是家庭中聯系最緊密的人。與母子相比,女兒和母親的關系更加親密,距離更近,然而在親密無間的親緣關系的表面之下,種種矛盾卻在暗潮洶湧。對于女兒來說,母親是生活中模仿的對象,也是自己未來生活的預示;對于母親來說,女兒既可以是自己過去的縮影,也可能成為理想中的另一個自己。女兒将母親看作生活的引導者,給母親的形象披上理想化的外衣,當母親做出不符合自己期待的言行時,或者自己的言行不符合母親的期待時,她可能會降低對自己的評價。母親則可能用鞭策自己的标準來管教女兒,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女兒的身上。期望與被期望的雙方很容易産生不可磨合的矛盾,看似和諧的親緣關系也會産生尖銳的問題。
英格瑪·伯格曼導演的電影《秋日奏鳴曲》中展示的母女形象将這種特殊關系中最尖銳、且最令人困惑甚至絕望的矛盾表現得淋漓盡緻。我想借電影中的母女二人并利用精神分析的理論來闡述這種至親間的矛盾。精神分析治療的原理是發掘患者或求診者潛意識内的矛盾沖突或治病的情結,将其帶到意識域,使就診者有所領悟,并在現實原則的指導下得到糾正或消除。電影中一句台詞是“對真實的感受,取決于天賦”,我認為這種真實可以被看作是潛意識中的本我所壓抑的本能和沖突。比方說在影片中,母親表面上裝作親近被病痛折磨着的二女兒,實際難以面對女兒的痛苦,并且回避自己早年抛棄女兒的事實,她壓抑着希望二女兒盡早去死的冷漠念頭,飽受焦慮和抑郁的内心糾結。
影片中的母女在潛意識中都深深恨着對方,但在道德倫理的約束下,她們必須扮演社會贊許的母親和女兒的家庭角色。這種明顯的心理沖突導緻她們啟用了大量的自我防禦機制。她們都使用了反作用形成(reaction formation)這種機制,女兒恨母親早年沒有給她足夠的關愛,母親恨女兒攪亂了她的鋼琴事業,但她們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愛着對方的。我認為片中貫穿女兒一生的防禦機制是退行(regression),她從小沒有得到母親的關愛,成年後聲稱自己不會愛他人,完全放棄了成年人的責任,在嫁給牧師之後完全依賴他。在自己兒子去世之後她使用的機制則是幻想(fantasy),她總覺得兒子就在身邊,自己可以用他的思考方式生活。母親使用的機制有否認(denial),她不承認早年抛棄家庭抛棄女兒的事實。她使用反作用形成的例子還有:當她不耐煩并組織進攻的時候,她稱呼丈夫“我最親愛的”,稱呼女兒“我可愛的孩子”。母親退行的例子則是她說“我得到了記憶和經驗,但在軀殼内的我,可以說還沒有出生。”
在這裡,我想補充在生活中我母親實際使用過的心理防禦機制。這是我在看過電影後,結合精神分析理論以及霍妮《我們内心的沖突》這本書突然意識到的現象。在我大概小學階段,我母親沖我發火時最愛說的一句話是:“你是我媽”,小時候我很困惑,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做我母親的媽媽,現在我明白她使用的機制很可能是投射(projection)。我的母親在情感上很依賴我,她需要我來安慰,在她無理取鬧的時候包容她,在她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做聽話的受氣包,我是她生活的傾聽者。将母女關系倒錯的人是她,她無法接受自己不能做一個稱職的母親的事實,所以她将這種情感壓抑到潛意識層面,并投射在我身上,一遇到母女關系不和的情況,她的真實想法就從嘴裡蹦了出來。感慨:精神分析可以讓一個人對待過去啼笑皆非,百感交集。
三、反思與讨論
電影最後,母親離開了兩個女兒,依舊以無情的形象示人,她愛的還是鋼琴和研究了一輩子的奏鳴曲,然而女兒吞咽掉童年的創傷和悲痛選擇原諒母親。藝術來源于生活,導演借一個憂郁的故事講述了母女間深刻的愛和恨的矛盾。在精神分析的視角下,我們得以清晰地看到了矛盾如何産生,以及沖突如何在不毀滅人的情況下保持自身的存在。防禦機制以不健康的方式維持一個人的自我和本我間的平衡,隻有看清所壓抑的本能才能認清自己。
母女關系矛盾的複雜性難以名狀,即使是發展至今的精神分析理論也難以解釋各種各樣的情感。但借助心理咨詢的各種理論和技術,在回顧過去的時候,我可以更為客觀地分析讓我難過的事件,取代以往沉溺于情緒反刍的方式。并且我能夠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人格、人際關系以及我自身,我相信人是可以通過主體的努力達到以往所不及的層次,并且能夠修複至親間的關系,或保持穩定的親密關系,使生活達到有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