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歡!這次絕不是說謊。

春天的放牛班第73期觀影團來啦!本次共有12位成員參加,打出了8.7分的高分!是不是曆史最高還不知道,但幾乎已經可以鎖定今年十佳一席了!那麼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進入正題。

...
宮城良田不愧是本次劇場版的主角,穩站C位。

一、這部劇場版的艱難上映

大家都知道的是,井上雄彥作為原作者在1993年《灌籃高手》TV播出的時候,就對TV的制作相當不滿意。這也難怪,因為當時東映對待長篇動畫采取的大概是同一套制作策略,細數當時由東映負責的幾部長篇少年漫改編的動畫,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制作不盡人意、回憶殺多等等問題。而灌籃高手的TV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确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制作上肯定說不上多好,一到運動戰的時候畫面就是PPT來回平移,回憶殺讓動畫的節奏也被拖長,經常存在一場比賽要打好幾集,記得有一球甚至在籃筐那呆了三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井上作為一位非常有自己創作态度和個性的漫畫家,與當時的制作組産生了制作理念的分歧,并不再授權繼續之後的制作,而動畫到全國大賽之前也就突然結束了。可惜的是全國大賽中的山王之戰,湘北迎戰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對手——山王工高,這一篇章從故事完整度、分鏡、人物弧光之出彩都可以算是原作中最為震撼且水平最高超的一部分,TV在全國大賽前戛然而止,也成為了很多粉絲最為遺憾的一件事。

這次的劇場版制作消息,在2021年突然宣布,想必很多人都沒有想過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原作結局的劇場版動畫化,而且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原作作者井上雄彥宣布擔任劇場版的監督及編劇,所以此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在期待這個當時對TV版強烈不滿的原作者到底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而當時第一個預告片一出現,三渲二的畫風一下子讓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對這部劇場版瞬間涼了一截,因為和日本動畫一直都更多使用的2d動畫來說,三渲二确實是比較少見的一種制作方式。

...
三渲二的畫風讓很多人都擔憂

所以第一個問題我想先聊一下,井上為什麼會選擇三渲二的畫風。

1、3DCG制作對于本作的意義

井上選擇三渲二的畫風,是不是隻是因為他想與TV版做徹底的分割呢?實際上不是的,我覺得隻要看完了這部劇場版,應該都不會質疑三渲二的使用,或許它呈現出來的角色和記憶中角色的模樣存在些許差異,但三渲二帶來的更多是技術上的正向作用,事實上也證明3DCG的制作方式也可以更清晰準确地達成他腦海裡對于作品的構想。而且我認為這是唯一能夠滿足井上雄彥自己掌控作品動畫化的方式了,畢竟雖然作為頂尖漫畫家,也是隔行如隔山。而在2015年制作的《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同樣采用了方便從未制作過動畫的岩井俊二能夠完成這一切的制作方式——轉描。

...
轉描的本質,就是逐幀追蹤真實的運動畫面,然後将其描繪下來變成動畫,簡單來說就是把視頻墊在稿紙下描出來。

而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肯定無法使用轉描,因為本作首先是一部運動量極大的籃球競技動畫,大量的肢體動作會造成原畫師繁重的工作,所以井上和制作團隊使用了3D的制作方式。

而關于這一點,井上雄彥本人是這麼說的:

10個人每個人都在做不同的動作,雖然我不了解動畫制作,但如果是用手繪的話,我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我認為使用CG是必須的。

事實上井上的選擇是對的,如果是用傳統2D的方式來完成這麼一部劇場版,首先在一個場景之中,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動作這件事就需要相當高的時間精力成本了,而在觀看這部劇場版的時候也會發現,在比賽過程中每個人的動作都動得相當誇張。

有一個印象深刻的鏡頭是在罰球時候的替補席視角,在那個鏡頭裡面,十個人都在做不同的動作,在那個時候我就感受到了井上想要在這部劇場版中傳達出的效果。這次的3D同樣帶來的是相比于2D動畫更無法顧及到的那些關于運鏡的想象,鏡頭經常跟着運球中的人物出發,而随之迅速在半場之中運轉,鏡頭跟随着人物的眼睛随意流轉于球場之中,馬上就建立了臨場感與球場的空間感。而且相比于完全不懂的傳統2D動畫制作,3D能夠完成井上腦海中關于現實之中球場上的狀況呈現,而他也能用自己當漫畫家的分鏡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2、關于球場上的細節

這也是我認為為何使用3D是正确的制作方向,一個是因為我認為在本作中各種關于籃球比賽中的細節做得實在是太好了,各種反應情況都是現實之中自己打籃球會有的下意識反應和感受,比如重心的變化,比如球到手的瞬間,人的身體是怎麼樣的。而在比賽的時候,球員們在球場上的眼神交流同樣是我認為做得很好的一個細節。

舉例來說,最後的絕殺球赤木在底線發球階段,一開始是想要直接傳給宮城來控球的,但因為被包夾,無法觸球的宮城馬上用眼神指示,讓赤木把球傳給旁邊的流川,而在之前的暫停時間,宮城也把大家叫到一起并和流川說等下如果我拿不到球,就由你來控球。正因為有這時候的對話,後面的眼神交流一連串的攻防才能看得如此流暢。

...

3、關于音效

音效應該也是這次劇場版中做得最為出色的部分了,當身處困境的角色在運球的時候,球擊打在地闆上那重重彈起的音效,還有宮城良田主觀視角下的有意阻隔對手加油聲的音效,還有最後半分鐘神之一筆的噤聲等等,都在加強觀衆的臨場感,相信應該不是隻有我在最後一球的攻防上無意之間屏住了呼吸。

二、這次的回憶殺,它好嗎?

劇場版這次關于劇情的争議尤其突出,其實就是在上映之後部分觀衆一直诟病的回憶殺問題,我覺得這本質上其實是一個作為當年看TV動畫過來的情懷老粉所期待的東西和這次主要呈現的東西不對等的問題。老粉想看的是那些能馬上勾起記憶的東西,比如《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好想大聲說喜歡你和《世界が終るまでは…》直到世界盡頭這兩首歌,比如教練我想打籃球等名場景的複刻。

而這次井上雄彥選擇的是什麼呢,他有關于情懷的東西一個也沒選,他選了一條嶄新的、不受大家期待的路,宮城良田作為當時湘北五名首發中可能是人氣最低的角色。

當然這也和當年他的故事在原作中就是最薄弱的一個,大家對他的印象也隻是一個初期嚣張跋扈愛打架、自信滿滿說到自己要成為神奈川第一後衛的人,而到了漫畫後期,他作為一個168cm的小個子後衛,在球場上數次以自己的大局觀和速度幫助球隊的時候,觀衆會對他産生信賴,但實際上到了後期關于他的家庭關于他的那些個性,好像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我時常覺得一個富有魅力的角色身上一定是要有一些小小的缺陷的,事實上宮城良田好像在原作後期階段并沒有這些,而且關于他背後的故事也并沒有過多提及了,可能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人氣在五個人之中相對更低了。

...

這次灌籃高手劇場版在宣傳階段就已經說明将會把宮城良田作為主角來刻畫,而井上雄彥曾說:

“在所有角色中,我很想更深入了解宮城良田這個角色,連載時沒有完整描寫他的故事,這是我的遺憾。”

作為原作中空白的一部分,井上想要将其填上,也是人之常情,很多人也都認為宮城良田這個角色正是井上雄彥本人的自我投射,所以這次劇場版井上也是更多的在這個當初未能夠補完的角色身上傾注了相當多的精力。而且早在很久之前井上就已經出過一個番外短篇《耳環》,在那裡第一次描繪了宮城良田這個角色背後的故事。

...

...

對于如何創造這個角色的,井上在訪談中表示

我原本就有在關注一些特殊的沖繩籃球,因為受到美國的影響,小個子的球員運動量豐富,動作也相當快,平均身高169 cm的沖繩邊土高中,在全國大賽拿到第三名。他們非常有趣,因此在很早的階段,我就構想了根在沖繩,身高很矮的後衛角色,所以姓氏也選擇了沖繩很常見的「宮城」

而被很多人诟病的“回憶插入寸止”、“隻是想看一場完整的球賽”其實在我看來也是這次劇場版最大的魅力。首先回憶對于少年漫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回憶不僅僅是走過場式的爆發升級然後馬上擊敗對手,回憶對于湘北的五個人是來之不易的精神養分,是能夠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重要力量源泉,所以回憶的插入是有必要的,那麼回憶它插得好嗎?

事實上我在一刷的時候,也數次産生了這裡又回憶了的感覺,并未更多關注回憶與球場上的相互呼應,在我二刷的時候,立刻就明白且佩服回憶的插入時機的把控是如何地準确到位,回憶與比賽的交織也成為絕妙的互補,每一段的回憶湧入都在與比賽現狀形成呼應,回憶中的人被過去束縛之時,比賽場上的人也陷入了困境,而當宮城一家真正放下傷痛的時候,回憶與比賽形成了彙合,彙聚在宮城的突破中,達到了故事的高潮點,沒有一刻的回憶是沒有價值的。

而我也就馬上明白了為何這次選擇了宮城良田作為故事的主角來叙述,正是因為隻有他能夠和三井壽、赤木剛憲的回憶都重疊交織,隻有以他為主角,回憶才能夠發散到其他人的身上,将這股力量傳遞給其他人。接下來我将詳細叙述回憶是如何與比賽産生交互的。

...

影片大緻可以按照兩條線來區分,一條是宮城的回憶線或者說由宮城這一支點擴散的回憶;另外一條是比賽場上的局面。回憶與比賽的交織形成了一種絕妙的互補,每一段的回憶湧入都在與當下比賽現狀形成呼應,回憶中的人被過去束縛之時,比賽場上的他也同時遭遇着困境,在遭遇全場緊逼包夾,無法出球的時候,回憶中的宮城正值失去至親,球場上和家庭中都被冠以“無法代替哥哥”的頭銜,而當安西教練暫停,找到破局的方法的時候,回憶中的宮城在初一第一次遇到了三井,得到了他的指導。

回憶中高二的赤木苦苦支撐球隊,無法從縣内大賽中突破,遭遇了隊友的嘲弄。球場上的赤木因為對抗自己無法戰勝的敵人正在苦苦掙紮,被分球之後更是急于灌籃被判進攻犯規,重重摔在地闆上,這時候又進入了赤木的假想,嘲弄的學長變成黑色火柴小人戲谑着赤木一個人孤零零的,正是在諷刺赤木因為在球隊鶴立雞群得不到其他人的幫助,也是在嘲諷他做着争霸全國的夢想不切實際。火柴小人對他說“俯視别人的感覺怎麼樣”是因為身高的天生優勢,俯視其他人。也是因為夢想的高傲,與其他籃球社隊員可能隻是想混個日子,不自覺地在夢想上也俯視其他人,讓人覺得他對籃球的熱愛對于其他人是一種束縛壓力。

接下來切入一個赤木主觀視角的鏡頭,他因為躺在地上睜開雙眼之後眼前是四個俯視着他的隊友,那個一直俯視其他人的赤木,以這種方式被俯視之後,對于這場比賽的意義又有了重新的思考與理解,這是赤木從回憶中汲取的力量與對當下的意義。

...
河田是河田,赤木是赤木,而我是誰?

這句話在電影裡可能略有突兀,因為原作中是由赤木的老對手魚住純出面将對位河田苦苦掙紮的赤木喚醒,并告訴他河田是河田,你是你,通過這句話赤木理解了中鋒的含義,不需要在對位中一定獲得一對一的勝利,放心把身後的防線交給隊友,自己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就是團隊的勝利。

而這句話交給三井之後,有了新的含義,三井一直在追尋着自己的意義,他既是中學的MVP也是膝傷之後放棄籃球的小混混,更是永不言棄的三井壽。所以當他說到這句話的時候,他想起了與宮城天台鬥毆的時候,他看到宮城包裡掉出來的籃球鞋之後,捂着自己膝蓋,想起了自己膝傷可能再也沒辦法打籃球,所以三井更加憤怒把宮城的籃球鞋一腳踢了出去。而在三井依靠着強大的意志力依然通過三分球幫助着球隊的時候,他同樣想起了“教練,我想打籃球”之後歸隊的場景,他深深的鞠躬向着自己最崇拜的安西教練緻歉,他想起了自己打籃球的意義與決心,這是三井從回憶裡汲取的力量。

...

而且回憶線另一方面也補完了原作中沒有提及的關于三井壽和宮城良田之間兩個人的故事,他們是如何鬥毆的?宮城是如何受傷的?三井壽具體歸隊的細節又是怎樣的。而這些在劇場版中得到了很好的補完,并且關于這倆人的關系也有了更多一層的聯系,在初一時候三井壽指導了剛搬家的宮城,幫助那時候的他走了出來,而三井壽比賽中在已經擡不起胳膊的情況下依然投進了屬于他在這片球場上的獨特武器的時候,宮城腦海中也浮現的是當時與哥哥身影重合的三井壽。

在宮城的回憶線當中,同樣也有着從過去獲得鼓勵的時刻,在他被三井一行人狂揍一頓之後,他開着摩托車沖了出去,出了隧道之後他看到的是美麗的風景,而臉上本該擁有的傷疤消失了,猜測這時的他已經出了車禍其實是走馬燈。而這裡也對應了tv劇情,解釋了宮城歸隊之前受的傷到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在想要回一趟沖繩之後,他找到了原來藏在山洞裡哥哥的雜志,上面寫着打到山王,那時候的哥哥是家裡的驕傲,而現在的他隻會讓母親整天擔心,痛定思痛的宮城決心認真練球。這是回憶中的宮城從過去之物中得到的力量。

...

在比賽将要結束的時候,宮城再次遭遇被全場緊逼包夾,無法出球突破的時候,回憶線來到了我認為井上作為漫畫家最為發揮的一個段落。

宮城在出發全國大賽的前一天晚上在家過生日,吃蛋糕的時候把名牌捏碎,妹妹不經心談起已經離世多年的宗太,并且說出“明明早就超過了,可一直是大三歲”。這裡的超過,可以指年齡,也可以指成績或家裡的職責。而一直大三歲也是無意中勸解媽媽,一味地逃避是沒有用的,因為無論良田怎麼努力做得再怎麼好,也無法改變宗太會一直比他大三歲的事實。所以作為告别,母親看了家裡以前宗太的比賽錄像,卻發現可能之前并未關注到的地方,另一個兒子良田也一直存在,一直挂念的宗太已經失去,但是現在還可以珍惜當下的良田。

而在讀信一整段的演出,我認為真正是發揮了動畫這一載體的優勢,母親看着蹲在地上楚楚可憐的兒子,想要靠近他卻不知何時兩人之間已經豎起了一道圍欄,而被身後的女兒喚回卻發現兒子已經倒在地上。在腦海裡一直深刻存在的那個神社外,母親陷入了剛失去家裡父親的悲痛,兒時是哥哥走向了黑暗擁抱住了母親,這時候的良田已經能夠承擔更多的作用,于是他打破了過往,邁入了黑暗,通過腳部的轉場,童年的良田變成了當下的良田,他終于邁出了勇敢的步伐,擔當起了家裡的隊長。

這時候轉回比賽賽場,母親來到了比賽賽場,為陷入包夾的宮城良田加油,突破,意味着回憶中的家庭傷痛與比賽困境在此刻彙聚到了同一個動作身上,宮城在家庭中邁出了勇敢的一步,在賽場上同樣也邁出了同樣的一步。

于是至此三位隊員們的回憶都完成了。而且在此過程中,一個破碎的家庭也在彼此之中走出了痛苦,跨越了痛苦。

...

三、那些遺憾的地方

宮城的親情線成功的情況下,勢必要删改一些其他人本來很豐滿的塑造,比如櫻木和小河田的對位(那位眼睛同樣很小身高體型都更加高大的中鋒),他的出場事實上電影裡都沒有介紹,可能有人看完都不知道他是河田雅史的弟弟;比如魚住和赤木,還有赤木其他的回憶:全國大賽稱霸的夢想、賽前籃球名校來找他說隻要全國大賽能進入四強就能拿到特招生的名額;再比如流川楓的重要覺醒是來自于賽前一場與仙道的solo賽,也是那裡流川楓被點醒要如何正确使用三威脅,所以在電影裡可能隻剩下他面對強敵的嘴角上揚了。

但以上這些可能都是為了時長取舍的情節,但在櫻木的閃回中,被問是否喜歡籃球、兩萬次投籃、和晴子集訓上籃練習等等,但卻把接下來的一句對晴子說的“非常喜歡,這次絕不是說謊”給删了,實在是有些可惜。

...

正因為有這些過往的經曆和蛻變,才能有頂着背傷也要堅持上場的“我最光榮的時刻就是現在了。”如此熱烈又耀眼的熱愛,這也是我們愛SALM DUNK的原因,因為它足夠純粹也足夠單純。兩萬次投籃練習換來的是熟練的45°角投籃,換來的是最後的絕殺,如果在這裡發起的話,比賽就結束了,所以櫻木會在第一個沖出反擊,因為他知道比賽還有時間,就還有機會。

另外一個可能是原作漫畫最後的那個大合照和充滿遺憾的結局了,湘北在戰勝山王之後沒有像其他作品那樣一路拿下冠軍,而是因為體力透支,在下一輪馬上輸給了愛和學院,這個迅速收尾的結局同樣也是原作的精彩所在。

...

但同樣的,井上雄彥本人也表示過如果要拍灌籃高手劇場版的話,就不想再去重複做同一件事了。而關于這次主題的改變,也與他這麼多年來創作心境的變化有關,在連載灌籃高手的時候,井上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所以創造一個熱血的、遺憾的、熱烈的少年漫故事對他來說,似乎是容易達成的。但這麼多年過去,尤其是經曆了這麼多痛苦與不順心的事情之後,井上或許對SLAM DUNK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創造。

在一刷的時候,可能我也過度陷入了一種想要井上還原原作劇情的心理了,反而沒有好好靜下心去欣賞獨屬于這部劇場版的内容。于是在二刷之後我理解了一切設計的用意和那個我不太喜歡但是在這部劇場版很合理的結局。

所以我覺得對于井上來說這部灌籃高手的劇場版,代表着現在的他與過去的他分割的一部作品,在畫了《浪客行》和《REAL》之後,對于自己心目中的少年漫再一次重新演繹,他把他這些年的感悟放進了這部劇場版裡面。——“擁抱痛苦、克服痛苦、跨越痛苦”。

這就是這次灌籃高手劇場版的核心主題,那些經曆了傷痛的人即使懦弱,即使難過,也會接着往前走,往前踏出的那一步,才是本作的關鍵。所以井上會把高潮段落處理為宮城突破跨出的那一步,在神堂前邁出的那一步。我想這一步或許很艱難,但我們也要堅定的走下去。

...

友鄰評分環節:

Morning :8.5/10 劇本結構并不複雜,籃球賽穿插宮城良田的成長,母子之間的感情是比較複雜的,而且從畫風上,宮城的外貌氣質在母親的同框裡有一個邁向成熟的變化,包括宮城回到自己的老家,高于牆的頭,這是動畫的優勢,把比對做得更具體。這場比賽制作得很好,許多地方是真人影片很難達到的效果,整場比賽的鋪排展現得清晰和準确,從精神到細節都會讓人熱愛運動本身,更為優秀的是對于群像的塑造也在這個結構中錯落有緻的安排了,這裡不得不提到櫻木花道這個人物的塑造, 我們常說“交流”是塑造角色的重要工具,但櫻木的交流大部分聽到的是心裡的回應,從而寫出了他的精彩對白,這是尋常劇本中少見的。比賽最後一分鐘,因為動畫的性質我們是看得見人臉,的,眼神畫得很好,一場戲裡,眼神是最好打節奏的表演,這是個最佳示範的啟示,總之這是一個展現了純熟技藝的動畫。

野凡 :8.5/10 不是販賣情懷,而是成全情懷。 用一場比賽貫穿全片,散裝叙事,穿插一段段事件塑造人物性格,自然連貫。兄弟的羁絆,成長的湮郁,親情的救贖,皆深刻且細緻。賽場上巧妙的分鏡與流暢的調度,從劇情到人物再到比賽呈現,完全是最好的那一類運動電影。 《灌籃高手》不是我的青春,但看着那些而今韶光已遠的面孔淚灑影院,我卻依然頗為動容。 人生就是這樣,懵懵懂懂地前行,不知道從哪天起,青春就這樣陡然消失了。或許青春年少,人們都想成為流川楓或櫻木花道,但當你回過神來的時候,生活已不再允許你做年少輕狂的夢。 為學業,為工作,為生活,人們已很少有時間緬懷青春。但在這一部電影,兩個小時裡,我們可以暫時放下一切,重新感受當初的那份熱愛與熱忱,恍惚間,仿佛重又回到了那段再也回不去的歲月。我想這或許便是影像藝術無可比拟的魅力。

要丸 :9/10 井上親自監督的灌籃高手就是跟TV不一樣,沉重寫實,這才是井上漫畫所傳遞出來的淩厲感吧。以一個人物(宮城)為核心來講訴故事這點非常妙,情感的代入讓時間線的演變合理化,更能讓我們置身其中。影片節奏在回憶與比賽的交叉剪輯中張弛有度,别具力量感,這種時間線的前後呼應真的很難不讓人熱血沸騰。青春就是為了什麼去放手一搏,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我們在其中得到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沒輸過的澤北在敗給湘北五虎之後何嘗不是收獲了許多呢? 這次劇場版的刻畫意義就在于:我們明知道之後湘北會被淘汰,但這一場拼盡了全力的戰鬥,就是青春記憶裡最動人的閃光。就像櫻木說的,我最光榮的時刻是現在!趁年輕,去熱愛,去閃光吧!

理易封 :9/10 井上欠我們的終于還了,他找到了最好的方式,我們看到了最好的青春,這次沒有遺憾!精彩的半場比賽,當在大銀幕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角色和他們的成長,好像不激動都不行呢,從櫻木腦海中回想起過往種種開始到世紀擊掌,絕對令人瘋狂的觀影體驗。至于宮城,這是井上對原作的補全,對于原著黨來說也是新的冒險,可以感受到這個小個子無比的能量,但結尾也确實大可不必

Minamifans :9/10 比賽的最後三十秒,整個電影院從無聲轉到心髒的跳動聲,我的腦海裡開始浮現了那個練習兩萬次投籃的身影,那個自信滿滿勢要稱霸全國的身影,那個浪子回頭的身影,那個冷酷傲嬌的身影,那個給母親寫信的身影,等等。也許是因為背負太多,幸運女神讓他們越過這一關;也許是因為知道結局,屏幕外的我眼眶開始濕潤。無論如何,我人生的某個段落就此劃上了句号。天賦,純粹,熱愛,讓這一切就留在江之島的電車外,留在神奈川的海灘邊,留在那個回不去的夏天。

Fairy???? :6.5/10 籃球的部分特别好看,無論是慢鏡頭、特寫還是每個踩着點擲地有聲的跳動,都是精彩的。 電影是經典的“最後一分鐘營救”,你知道結局如何,但還是會被最後30秒無聲的悸動牽動着。 然而影片選擇三分打球,五分回憶的插叙模式,還是很容易讓觀衆感覺洩了氣,宮城的回憶還是太多了。我對這些角色沒有感情,但明顯感覺到了櫻木花道的部分會更好看些。我覺得灌籃高手好就好在那些孩子們對籃球的愛都很純粹,可以不顧一切無懼阻礙,所以影片其實還是再簡單些,宮城的家庭線沒有太多的加分。 作為路人來說,觀感尚可。可以理解打高分的朋友對這部影片的鐘愛,我始終覺得學生時期的體育比賽比任何專業賽事都好看,熱愛好過技巧的比賽。電影中的人物都很可愛,喜歡灌籃高手的人也很可愛。

奔兔吉爾 :8.5/10 并不願止步于漫畫情節重現,而是大膽切入不同視點進行新編,大刀闊斧擁抱全新元素(配樂、配音、故事),另辟蹊徑诠釋個體價值。逝者的精神如何通過打籃球這件事得以延續?需要團隊協作的運動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各自發光?心魔的誕生在于背負太多,而破解之道則在于放下執念,原來走到這裡,彼此早已用盡全力。賽場與回憶交織,動靜節奏的交替并未削減熱血,反而始終在強調達成這一局面的來之不易,時間在倒數,心在砰砰跳,「我最光榮的時刻——就是現在」,櫻木如是說。

負一級特工 :9/10 還沒等到《蜘蛛俠:縱橫宇宙》,卻先被《灌籃高手》沖昏了頭腦。畫面和運鏡十分流暢,尤其是開頭簡筆畫過渡到跳球開始以及最後的屏息時刻,實在是太絕了。劇情和節奏更是非常優秀,整部電影可以看做是井上雄彥vs觀衆觀感的一場籃球賽,湘北和山王你追我趕的場面是正面對抗,而全國賽之前幾段人物的背景插叙則是一次次關鍵暫停,在這一來一回之間,觀衆仿佛已經坐在湘北觀衆席并為湘北隊加油,見證并享受着由精疲力盡但三分依然穩穩命中的三井壽、經曆自我懷疑但後半程穩住心态以及内線的赤木剛憲、永遠在鼓勵隊友并頂着背傷完成絕殺的櫻木花道、狂奔了一整場并送出連自己都沒有想到的絕殺助攻的流川楓,以及被多人逼搶限制了整場,最終用自己的運球晃開空擋完成對山王以及心魔的突破,并傳出湘北最後一次進攻的宮城良田帶來的精彩勝利!

wild life :9.5/10 決勝球投出的那一刻手心都攥緊了 作為隻看過劇情視頻速通的小白,電影版簡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它不僅讓你沉浸式體驗比賽的緊張刺激,時而穿插着宮城良田的家庭回憶,補全人物的同時讓最後的大高潮直接一飛沖天,三渲二畫風寫實又淩冽,相當精彩。 看到最後才明白标題中的“the first”的意義,不僅在于湘北第一次打進全國大賽,也代表着那些第一次來看灌籃高手的人,這個“第一次”讓人目瞪口呆,但它毫無門檻,井上雄彥雖然是初次導演,但強大的掌控力讓個人風格無處不在,五個人物成長都有一個非常大的弧線,一人一個困境能在兩小時内講完真的不服不行。 唯一可惜的可能就是一些情節上的改動吧,以及山王隊人物描寫太少,導緻前期壓迫感較小,除此之外這就是體育動畫巅峰之作了。

大寶魚 :8.5/10 被直男充滿自信又迷惑的發言氣暈,怒打五星平衡一下!

葉底藏花 :9/10 “我最光榮的時刻,就是現在”,應該是最好的籃球電影。井上雄彥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籃球何為一項迷人的運動,不僅僅是比分上的犬牙交錯,有個體的執念,有團隊的信任,有絕殺的戲劇性,有觀衆的呐喊歡呼,也有教練的鬥智鬥勇與心理按摩。在大賽中穿插回憶沒有切碎節奏,反而讓湘北五虎的形象足夠豐滿:正是因為過去的種種才讓我站在這裡。選擇宮城良田作為主線,他所背負的和所解脫的,都令人極為動容。最後的最後全場寂靜無聲,經典的拍手畫面,讓我明白了為同一個目标努力的那份感動。

尾聲

還是感謝每一個能夠看到這裡的你們,實在是寫得過于長了,很怕會有人說我寫得流水賬了。但關于灌籃高手,我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話想說,無論是TV、原作、還是這次的劇場版。無論如何,還是感謝井上雄彥能把這部我目前最喜歡的漫畫帶到這個世界來,也謝謝他能夠時隔這麼多年創造出全新的《SLAM DUNK》。因為這一部劇場版是他當下的總結,也是帶給我們的快樂。

希望下次還能有這麼一部讓我如此有創作欲望的作品,因為當我第二次看完這一部劇場版的第一個念頭是“感謝電影” 。感謝電影帶給我如此多精彩美好的瞬間,也感謝電影讓我和同樣熱愛電影的你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