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于國内版本的譯名“利刃出鞘2:抽絲剝繭”,我更喜歡導演原本設想的名字“玻璃洋蔥”,畢竟有這麼多的設計在裡面放着,更有那麼巨大的一顆洋蔥頭放在那裡,放棄這麼一個有明顯設計存在的名字而不用,實在是暴殄天物。當然我也明白,作為系列作,宣發方面的一些需要,必須要把“利刃出鞘2”加上,萬一反向引流給第一部呢?但是我覺得,系列作為什麼就一定要名字統一呢?系列作,系列的是人物,是故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設計的名字,所以用了系列格式化的命名也就算了,偏偏又有這樣一個明顯更好的名字在,隻能說讓我非常的遺憾。

關于影片劇情的部分,我不想說太多。想寫這個評論,實在是因為,我發現很多看完的朋友,反饋出來的内容,是隻看到了這一部不足的地方,而沒有看到它精巧設計的内容,甚至還誤讀了一些設計的東西。我覺得是在太可惜了,所以把我發現的内容,我想到的内容寫出來一些,希望能夠讓一些朋友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接下來到了劇透部分了,前方大量劇透預警!

免責:以下所有評論、評價、觀感等,全部基于個人的知識架構、認知了解及性格等不知道什麼東西之上,可能存在讀者的過度解讀情況。歡迎友好讨論,但如果你要擡杠,那就是你對!

首先,我要說的是,“利刃出鞘”最吸引你的點是什麼?是黃金時代的風格嗎?是推理劇情嗎?是角色演技嗎?我的答案并不是,準确的說并不全是。我更看重的,是導演在劇情呈現中着重刻畫的另一個東西——反套路。無論“利刃出鞘”還是“玻璃洋蔥”,他都将反套路嚴格進行到底,就是讓觀衆有期待,然後直接把你的期待打破,吸引你去看他會怎麼講這個故事。

而反套路的手法,除去作為吸引觀衆、推進劇情的手段,我覺得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針對于推理小說、推理懸疑類作品名的解構(注:對于解構主義了解膚淺,不好深說,隻是借用解構來表達我的個人思考,如有偏頗見諒)。

我相信看過“利刃出鞘”的朋友,尤其是推理小說的愛好者,都會明顯的感覺到,導演對于推理小說,尤其是黃金時代的推理小說是了解,甚至可以武斷的說,一定是熱愛的。這種觀感和“唐人街探案”是明顯不同的,陳思誠導演隻是借由推理的殼達成他的目的,我都不敢說他是不是看過推理小說,但是萊恩·約翰遜是一定看過且看的不少的。“利刃出鞘 ”那篇那個潮濕陰暗的天氣、那座莊園,甚至是那兩條狗,所有人一定都驚呼,這就是黃金時代!我甚至在影片前十分鐘時候,一直很恍惚,這片子到底拍的什麼時候的事情?

而“利刃出鞘”全片都在不斷解構,不斷展現出推理小說應該出現的樣子,然後一個反套路把觀衆晃倒:記錯監視器的範圍而又當面破壞了錄像、狗狗叼來破碎的圍欄而又随手被扔掉、泥濘的後院留下了腳印當面堂而皇之被破壞……一次又一次讓我們為女主角揪心,然後直接一腳蹬空。這種解構的目的告訴我們,這些都不重要,即便沒有這些,布蘭克也會解決一切,畢竟是“Google排名第一的偵探”。而這些解構設計,同時還要塑造的一點,就是在“利刃出鞘”最開始,布蘭克給與觀衆的觀感,其實不是一個神探,而更像一個技術完全不過關的笨偵探,而這一點,也是為了最終結尾處反轉做好了鋪墊。

說回“玻璃洋蔥”,布蘭克的神探形象借由“利刃出鞘”已經立住了,所以笨偵探的反轉解構已經用不了了,這和“城塚翡翠”面臨的是同一個問題,都是用了一個隻能用一次的戲法,而接下來故事該怎麼發展呢?

開場,所有人受到來自于富豪邁爾斯的禮物,巨大的沒有接縫的盒子。這個盒子絕對是我最近十年看電影最想要獲得的周邊,沒有之一。而借由這個盒子,把所有相關角色的身份、形象逐一串連:州長、網紅、科學家、模特,這些完全天差地别的人,居然是朋友,甚至還有一個獨特的“核心圈”。所有人開動腦力,解開了精巧的機關設計,然後第一顆玻璃洋蔥把邀請函呈現在所有人面前,謀殺遊戲的邀請函。接下來,解構來了,地下室裡穿着睡衣的安迪,掄起錘子把盒子打了個粉碎。解什麼謎?故弄玄虛!

百無聊賴的神探布蘭克正泡在浴缸裡和朋友玩“amoung us”,而且還被朋友們嘲笑太菜了。沒有案件就完全沒有精神的偵探,這種标準神探性格設定,讓人驚呼太福爾摩斯了!而布蘭克也收到了邀請,雖然他并不認識這個富豪邁爾斯。

接下來碼頭登船的戲碼,将偵探和衆人介紹到了一起,以及經典的那個登船梯的斜向構圖,直呼阿婆的感覺回來了!而衆人望向的,是一個本不該參與這次活動的人,已經和所有人鬧翻了的安迪也出現在碼頭上。

接下來詳細劇情不再贅述,簡單說就是偵探上島之後,發現自己并不是邁爾斯邀請的,但本着既來之則安之的原則,就留了下來。順便開始各種跟蹤偷聽,發現這個核心圈的朋友們,其實每個人都有對于邁爾斯不滿的地方,也就是都有“動機”。還展示了一下浮誇大廳裡的現代藝術,以及那幅《蒙娜麗莎的微笑》。晚餐時間,邁爾斯宣布“謀殺遊戲”開始,布蘭克開玩笑式的要了個獎品,然後用1分鐘就把邁爾斯的遊戲破解了,讓人驚呼神探。

邁爾斯一副吃了屎的表情,而在回到房間,布蘭克告訴他,你是傻子嗎?我在救你,這屋子裡每一個人都有殺你的動機,你現在又把一個殺人機會擺在他們面前,你是覺得自己死的不快嗎?!邁爾斯本沒有在意,但回到大廳後,杜克就死在了他面前,用的還是他自己的杯子。邁爾斯恐懼了,黑暗的十點鐘來了,衆人四散逃跑。而布蘭克在建築前遇到了安迪,安迪中槍倒地。

故事來到這裡的時候,賦格曲開始了(開篇客串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專門解釋了賦格)。依舊是真故事和假故事的套路,整個故事從頭講了一遍。安迪死了,拿到箱子的是妹妹海倫,為了給姐姐讨回公道,拿着自己砸碎的箱子和邀請函,找到了布蘭克。本來是委托布蘭克調查,但卻被布蘭克假扮姐姐的計劃綁票在這次調查之中。我不得不說,看到布蘭克說出計劃是興奮的眼神,我驚呼我愛死這個瘋子了!在真故事的再次講述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假故事裡隐藏着的那些信息。來到黑暗十點鐘,海倫中槍倒地,子彈卻擊中了姐姐的筆記本。布蘭克決定将計就計,讓海倫假死之後去邁爾斯的房間找線索。

謎底揭開,海倫拿着證據與邁爾斯在大廳對峙,又一個反套路邁爾斯直接擡手燒掉了證據。接下來就是注明打砸環節和“燃燒的蒙娜麗莎”。

看到了什麼?反套路,反套路,還是反套路。不斷用反套路的玩法破壞觀衆預期,讓觀衆跟着導演的指揮向前走。

而實際上,片子最大的反套路還不在這裡。記得最開始的機關盒子嗎?這個盒子的劇情除了串聯人物、背景介紹還有什麼作用?那就是立人設,一個個稀奇古怪的謎題,把衆人的聰明人設一開始就立在觀衆面前,而做出了這個機關盒的邁爾斯又該有多麼聰明?但這才是最大的反套路,這樣一群人都是白癡,而最核心的邁爾斯更是白癡中的白癡。

當偵探說,我的盒子不是你送的是誰送到?難道有人重置了自己的盒子送給我?邁爾斯理所當然就順着說,一定是這樣!我當時就是一臉問号,那個盒子還有重置功能?這個高科技嗎?

全片下來,到處都充斥着反套路的點,告訴觀衆邁爾斯是白癡,從扔了麥卡特尼的簽名吉他,到“謀殺遊戲”的謎題,再到剽竊了偵探的殺人創意,甚至于那個“bullshit”的玻璃碼頭。不是一般的白癡都集不齊這麼多的要素!

我能理解很多推理愛好者對于“玻璃洋蔥”的不滿,因為他們是希望看到一個古典派的,邏輯流的燒腦推理電影的,而這個解答自然會讓觀衆不滿。但客觀地說,“利刃出鞘”的謎題很複雜很燒腦嗎?至少我不覺得。在他講故事給女主角拿藥瓶的手部特寫的時候,我大概就猜到他想要玩什麼了,區别就是怎麼講這個故事而已。

而為什麼兩部落差這麼大?因為底的核心重點。“利刃出鞘”雖然反套路,但是底的重點落點仍舊落在了推理上,兩個要素線落腳于一處,所以推理愛好者狂喜。而到了“玻璃洋蔥”,最終的底隻落在了反套路上,而沒有落在推理上,甚至于展現了偵探的局限和無助,這自然就不被推理愛好者所喜了。

但是反過來說,正式因為邁爾斯是個白癡,所以故事才是這麼講的。因為反套路,因為解構,所以最終的結果才這麼簡單。這個簡單不是因為能力不足的簡單(點名鞭屍唐人街探案3),而是因為這個故事就是這麼設計,這個故事就該這麼講下來!

額外說一點我所喜的小點,講故事的節奏。确實,“玻璃洋蔥”的賦格模式,因為隻有一個故事,造成兩次講述太長了,節奏有影響,表現和觀感不如“利刃出鞘”每個人一個三五分鐘的真假故事交替,造成的節奏變速。但這是故事本身設計的原因,賦格講述本身就是故事的核心玩法。

我想說的節奏,是關于節奏的打斷。孤島環境,偏偏多了個借助的路人甲,還時不時就冒出來秀一下存在感。在緊張的節奏環境中,突然出現,打破節奏,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是值得學習的。而另一個點,就是所有人齊聚大廳時,衆人聊天過程中,背景裡不斷出現的蒙娜麗莎的安保設備關閉開啟的聲音,節奏不斷加快,既打斷了緊張節奏,又借由聲音的節奏,把劇情的緊張節奏向上推進。

除了推理愛好者,對于重心不在推理,偵探不能力挽狂瀾而不喜歡之外,另一個可能性,就是“我居然被一個白癡耍了”的心理。但被耍了就是被耍了,認賭服輸。有人說到,邁爾斯給杜克下毒的那個方法太兒戲,回看就能發現了。是的沒錯,包括偷槍的動作,回看也能發現。 我隻問一個問題,你發現了嗎?

這個故事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這群人都是白癡,邁爾斯更是白癡中的白癡。在這個基礎上,才會有這樣的故事。永遠記得這個前提,在這個前提下再看,你會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

至于這片子的緻敬内容實在誇張的多,無論是客串演員,還是緻敬橋段。記得邁爾斯的造型嗎?十年前是“木蘭花”的阿湯哥(有興趣去看看木蘭花,你就知道為什麼要用這個造型了),半年前是喬布斯的高領毛衣。這種橋段遍布整個片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扒一下,會很快樂!

“玻璃洋蔥”是我很喜歡的作品,雖然客觀講比起“利刃出鞘”要稍遜一籌,但我覺得,它不至于如目前階段的評價那麼不堪。我十分期待導演的第三部作品,對于第三部的期待,我仍舊是推理隻期待5分,過關就可以。我更期待他将如何解構一個故事,如何又用解構去講好一個故事。

順帶一提,愛德華·諾頓确實承襲了克裡斯·埃文斯的接力棒,片酬最高的那個是兇手。不過兇案不是孤島的謀殺案而是安迪被殺案。你看,導演沒有騙我們,他做到了!

結構精巧而又玲珑剔透,好大一顆玻璃洋蔥啊!